“兄台兼修了横练之法?”别参辰确实有被狠狠地震惊到:“着实了得。”
“没有。”
神谿摇了摇头:“天生神力罢了。”
山崖下千余道生亦看直了眼,包括考官,五花八门的手段他见多了,似这般纯粹靠肉身力量爆发,还是这么些年头一次见。
若非个人道术造诣实在太过一般,神谿也不至于这样,他已经做了取舍。
就算再如何天才,也无法在一个月内补足基础摆脱文盲头衔同时,于道术等方面取得足够亮眼的成就,时间与心力完全不够用,与练了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道生无法比较。
对他来说此番也算开了眼界,其余道生使用的道术,亲眼看过后,他有信心复原出来。
考核继续,随着越来越多道生通过,山崖上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被带到一座大殿内,其中陈列有一排又一排桌凳,上置笔墨纸砚,在道生入座后考官将第二关的考题依次分发。
既无人文,亦无历史,相较而言其实不难。
也就让补全一篇行气的法门。
‘简单。’
神谿提笔疾书,放下笔时,殿内大多人还在苦思冥想。
如果他还是文盲恐怕表现还不如他们。
实操是缺陷,理论却是神谿的强项,到底是云梦硕一手教导,还身负道真遗泽,补全简单的道门行气之法自是手拿把攥。
别参辰用了一刻钟才将试卷答完,放下笔抬头时看到,白衣少年板正坐在那里。
半个时辰后考官收卷,并当场给出结果,这一批道生离场换下一批道生入场,这一关最终淘汰了约莫三百人。
第三关,众人被带到一处演武场。
一名青年道者站在高台上,朗声道:“来自道真的道生,出列,你们直接去下一关等候。”
这一关的内容乃是实战。
然而道真一脉死伤远大于道灵、道玄,不能再淘汰,甚至连后续项目亦可免考,这是天心垣与道门三脉的共识。
神谿与别参辰颔首告别后与另外三名道生前往下一关。
实战除了检验武学,还会检验道术,对神谿而言能进一步增长阅历,但是,他还是选择遵守规则。入道门要学习的第一课就是守规矩,尤其是面对六一天心垣这种规模的势力,守规矩必然是很重要的加分项。
半刻钟后,第三关结束,实战直接淘汰掉十分之九的道生。
第四关考验心性,又淘汰三成,第五关的内容与前面四关完全不同,太清、上清、玉清各有考题,可以只答一份亦可三份全答。
前者目标明确,后者,则以分数最高的一份进行录取,相当人性化。
…………
数千人经过一轮又一轮筛选,最终只有数十人通过考核,能够在六一天心垣修行。这还是因为道真一脉伤亡惨重,天心垣与道灵、道玄亦需补充战力,所以此番考核相较从前有所放宽。
这是在考核正式结束后,神谿与别参辰交流复盘得出的结论。
别参辰有些讶异:“兄台当真将三宗试卷全答完了?”
“是啊。”神谿不紧不慢分享着此番所得:
“三宗对传道的理念不同。太清宗是主张将道法广传的道体派,先博后精;上清宗是主张先择品格优秀之人传授,循序渐进降低门槛的道用派,先精后博;玉清宗介于两者之间,主张每段时间按比例择优传授。”
此番考核相较以往有所放宽,但三宗试卷的深度,据说,要胜过上一次。
这么多道生不可能都是第一次参加考核,神谿也是听其他人讲。
别参辰闻言思索道:“但前任玉清宗宗衡在前段时间羽化,继任宗衡楚玄羲,不一定会延续该方针。”
“哦?”神谿饶有兴趣道:“有说法?”
别参辰摇头:“只是我的猜测。”
“那也得等将来他执掌大权,太清宗与上清宗乃是自古以来的‘体用’之争,玉清宗如果不向两者靠近,又能如何?”神谿对如今的道界局势其实不太看好。
世间万物,盛极而衰乃是自然之理。
先前,神谿对道界的了解很有限,此番参加六一天心垣入门考核,反而得到补充。
虽然想知晓全部历史仍需自己阅读藏书,但就已知的这部分,按照经验,十有八九能整出来点大事。
正常情况下报考太清宗的人自然最多;有底蕴的那部分人,如果考不上太清宗,就会选择上清宗;考不上太清宗又没能力考上清宗,才会选择玉清宗,堪称基层道生首选。
玉清宗让后起之秀担任宗衡,亦是释放出一种信号,甚至影响到此番三宗招收门人。
此时别参辰回过味来:“如今这般局势更有利于道界稳定?”
“至少从试卷来说,是这样。”神谿颔首。
贵气少年笑道:“早知道我也将三宗试卷都答一遍了。”
“那你可不一定能精准进入太清宗。”
“兄台呢?”
“我刻意漏了几句内容,保证自己能进去太清宗,只是,以你性格,不会这样做。”
“知我者兄台也。”
“到了。”
众人走了约莫十里方才从公共区域,来到太清宗所在。入眼所见,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
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
巍峨牌楼的匾额题有「太清宗」三字,一名丰姿英伟的道生候在牌楼下,见到众人前来,不由面露喜色:
“此番却是比上次人要少一些,垣主方登坛讲道,众人快随我入内。”
“有劳师兄。”
众人回礼,整衣端肃,随那名年轻道生进入太清宗。
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见那天心垣垣主端坐在台上,妙演儒道释,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台下两侧各有数十名道生听讲,或静听,或以纸笔记录。有人听到动静,回过头看,便见众人慢步于后方落座,并未上前打扰垣主讲道。
直到三个时辰后讲道结束,方才对新入门的道生做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