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妙!"
赵云一声暴喝,忽见士卒飞奔来报:
"将军!城内起火了!"
即便以"龙胆"著称的赵云,见此情形也不由神色骤变。
此刻新野城内遍布硫磺硝石,遇火即燃。火箭来势汹汹,更兼今夜风向助火,正如诸葛军师所料。
谁曾想,军师妙计竟险些化作将士们的催命符!
"众将士听令,随我突围!"
赵云沉声喝道,银枪一振,直取城门。
赵云非曹仁可比,无论智谋武艺,还是胆识气魄,皆远胜之。
他心知肚明:此刻突围尚有一线生机,若困守城中,必被烈火吞噬。即便侥幸存活,城外数万曹军虎视眈眈,待天明火熄,必将屠城。
届时,必是十死无生!
赵云麾下皆是精锐,临危不乱。号令既出,立即策马相随。
按赵云所想,曹军此刻正忙于放箭,无暇逼近城池。只要行动迅捷,必能突围而出,最大限度保全兵力。
谁知刚出城门,赵云顿觉脊背发凉。
眼前赫然是密密麻麻的敌军!分明早有埋伏!
火把映照下,粗看至少有万余之众。
乱军之中突围已是难事,更何况要带着将士们安然撤退,简直比登天还难!
“哈哈哈,那小子!还不快来送死!”曹仁高举大刀,狂笑不止。
军师的计谋当真神妙,这般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烧得曹仁心中畅快不已。
然而转念一想,若非军师相助,此刻被烈火逼出、狼狈逃窜的恐怕不是那白袍小将,而是自己了。
愈想愈觉白岚深不可测,在曹仁眼中,他已然如神明一般。
“贼将受死!”
赵云毫不迟疑,见敌将出阵,双腿一夹,胯下照夜玉狮子如电疾驰,顷刻间逼近曹仁。
身后的骑兵亦视死如归,紧随赵云冲锋,喊杀声震天而起。
“垂死挣扎!”
曹仁横刀格挡亮银龙胆枪,却未料这一击力道惊人,震得虎口崩裂,鲜血渗出。
“好个骁将,报上名来!”
“常山赵子龙!”
赵云冷喝一声,银枪翻飞,周遭曹军纷纷倒地。
“赵子龙?何方人物?竟如此悍勇!”
曹仁眉头紧锁,虎口的阵痛尚未消散。
远处观战的白岚却丝毫不觉意外。
“赵云乃当世猛将,三国之中人气极高,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抚须沉吟,心中萌生一念。
若能将其收归麾下……
可赵云性情刚烈,要他归降,恐怕难如登天。
“可惜……”
白岚轻叹一声。此时曹仁自知不敌,退至白岚身旁指挥战局。
“军师,赵云身旁士卒几乎死伤殆尽,可他为何仍毫无疲态?”
曹仁焦躁不安,眼睁睁看着己方士兵如草芥般被赵云收割,忍不住发问。
白岚亦惜才心切。赵云与刘备、诸葛亮不同,他一身正气,令人不忍见其丧命。
此刻他总算明白,当年长坂坡上曹操是何等心情。
然而自己终究不是曹操,总不能下令停手,留他性命。
然而,蜀军并非仅有赵云一员大将。按理说,关羽和张飞早该察觉新野的
乱,火速赶来支援。
"赵云虽勇,终究孤身一人。传令下去,士兵不得盲目送死,眼下更需提防其他伏兵。若遭突袭,反倒误了大局。"
白岚轻声提醒。曹仁猛然醒悟:"不错!城中守军不过千余,必有埋伏!先生果然……"
白岚摆了摆手,曹仁立刻噤声,匆忙调遣兵马而去。看来这位曹将军的崇拜之情,是改不掉了。
白岚望向远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大耳贼,计策被识破的滋味如何?此刻你那副假仁假义的面孔,想必精彩得很。"
------------
"二哥,快看!"
等候多时的张飞终于按捺不住,指着新野城的方向喊道。
城中火光冲天,可关张二人埋伏许久,却连半个曹兵的影子都没见到。
"曹军兵力雄厚,或许还需些时辰。"
一旁的关羽丹凤微眯,面色沉静。
"哎呀二哥,急煞俺也!你这般淡定,若子龙有个闪失,大哥非责怪咱们不可!"
张飞气得直跺脚,丈八蛇矛重重
土里。
关羽斜睨他一眼:"三弟,莫要胡言!你与子龙交手数次,曹仁那等庸才,岂能伤他分毫?"
张飞撇了撇嘴:"俺自然信得过子龙。可俺信不过那诸葛孔明!装神弄鬼说什么妙计,区区几千人马,分明是让子龙和弟兄们去送死!"
关羽不再答话。他心中同样对诸葛亮存有芥蒂——一个仅凭口舌之利便赢得刘备信赖的谋士,如何比得过生死与共的兄弟?若非博望坡一役大破夏侯惇十万大军,关张二人只怕至今仍视其为招摇撞骗之徒。
"报——"
正当二人焦灼之际,探马疾驰而归。
"快讲!"
张飞一个箭步冲上前吼道。探子喘着粗气,慌忙禀报。
“将军,新野城有异动!属下刚接近,就发现我军
,赵将军下落不明!”
张飞闻言双目喷火,抬手重重扇了自己一记耳光:
“俺这破嘴!”
“诸葛孔明那厮真不是东西!大哥就不该听他的!”
“二哥,咱得赶紧去救子龙,新野弟兄怕是保不住了,至少得把子龙带回来。”
关羽神色凝重,沉声道:
“翼德,你带一千人马从右翼包抄,其余将士随我左路突袭,务必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
蜀军士气大振,决心拼死一战。
数千铁骑紧随关张二人,径直冲杀而出。
“二位将军去哪儿啊?”
刚冲出不远,一道清朗的声音传来,紧接着马蹄声四起。
“不好!”
关张二人攥紧兵器,戒备地环顾四周。
关羽心头一沉。
只顾着救人,他险些忘了己方处境不利。若曹军识破诸葛亮之计,必会料到附近有援兵。
只是没想到,曹军来得这么快!
那声音刚落,一名黑甲大汉策马自密林
现。
马蹄声越来越近,听动静,至少上万骑兵已将蜀军团团包围!
关羽举起火把细看。
来人正是此次围攻新野的主将——曹仁曹子孝!
“关羽,没想到你们那位‘神机妙算’的军师,也有失算的时候吧?”
曹仁占据优势,曹军堵死了所有退路,冷笑道。
“哼……”
关羽冷哼一声,虽形势危急,但他与张飞绝非贪生怕死之辈。即便面对上万骑兵,他也有信心突围。
“你们有诸葛孔明,我曹营亦有高人,你家军师的雕虫小技,早被我家先生看破!”
曹仁举刀直指关羽,放声大笑。
二人被曹军步步紧逼,原本兵分两路的蜀军被迫汇合,却已陷入重重包围。
次日,曹操府前。
“报!”
曹操刚起身,门外便传来士兵高声通报。
曹操换好朝服,挥手屏退侍卫。"传诸位大人上朝。"
他坐在案前用膳,抬眼望向匆匆赶来的荀彧:"荆州战事如何?"
"刘表已献城投降。"荀彧躬身禀报,"我军未损一兵一卒。"
程昱上前补充:"照此形势,平定江东指日可待。"
曹操不置可否地挥退二人。满朝文武激动难抑,唯有他神色如常。
"将曹仁将军的战报呈来。"
荀彧奉上血迹斑斑的帛书。曹操眉头微蹙——十万大军尚败于诸葛,五万铁骑岂能轻取新野?曹仁这莽夫偏立军令状,如今这
怕是凶兆。
他指尖摩挲着染血的战报。杀伐决断如他,此刻竟为堂弟生出不忍。荀彧偷觑主公神色,暗忖若曹仁兵败,该当如何转圜。
展开帛书时,殿内鸦雀无声。曹操眯眼细读,忽然抚掌大笑:"子孝啊,打了胜仗就不能换张干净纸?"
群臣顿时欢声雷动。谁能想到新野这块硬骨头,竟叫曹仁生生啃下。
"诸位可曾听闻..."曹操突然收笑,目光扫过众人,"一位姓白的隐士?"
“白姓?”
荀彧一时愕然,站在一旁,不知如何作答。
程昱等人亦是面面相觑,纷纷摇头。
“白姓之人,老夫闻所未闻……”
程昱沉吟道。
此言非虚,三国乱世,白姓之人寥寥可数,满朝文武恐怕毕生难遇。
更何况曹操所言的还是一位隐士,更是无从知晓。
“哈哈哈,有趣!这白岚,吾定要一见!”
见众人茫然,曹操抚掌大笑,神情畅快。
荀彧心中疑惑更甚。
记忆中,曹操从未如此喜形于色,何况此刻众臣在侧,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丞相更应克制。
可眼下,曹操的欣喜溢于言表,毫不掩饰。那白岚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让丞相如此失态?
方才荆州不战而降,曹操也不过神色淡然,未露半分欣喜。
“子孝战报中言,诸葛亮设下连环毒计,新野城内屋舍遍洒硫磺烟硝。”
“城中、城外皆埋伏蜀军,待我军撤退之际,便决水淹城,伏兵尽出!”
曹操缓缓念出曹仁战报上的内容。
程昱闻言,心中一凛。
好狠辣的计策!
竟以整座城池为饵,步步杀机!
诸葛孔明果然名不虚传,此计环环相扣,在场之人,恐怕无人能识破!
“如此毒计,曹将军
?”
程昱忍不住问道。
“这便是吾为何询问诸位是否识得白姓隐士。”
曹操低声道。
“子孝途中偶遇一名隐士,名为白岚,此人一见便道破诸葛亮的连环计,且将计就计,以火箭破城外伏兵。”
“随后另设伏兵,截击关张援军。”
“虽赵云脱逃,关张负伤突围,但蜀军伤亡惨重,十去其九!”
“什么?!”
荀彧素来沉稳,此刻亦难掩震惊,失声惊呼。
诸葛孔明的缜密计策,竟被此人轻易破解,更反设伏兵重创关张?!
关张之勇,众人皆知,武艺韬略胆识皆属上乘。
昔日出战,纵使敌众我寡,二人亦鲜有负伤。
诸葛孔明用兵如神,奇招迭出,这白岚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智谋?!
曹操面上喜色渐褪。
荀彧心下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