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环伺之徒 > 第6章
厂区外的公路被车轮碾出两道深辙,陆沉蹲下身比对脚印——是44码的工装靴,鞋纹里嵌着的红砖墙碎屑,与红砖厂房的砖色完全一致。脚印在路边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几道汽车轮胎印,胎纹里沾着的银灰色粉末,和仓库锁芯里的黄铜屑混合在一起,泛着冷光。
那辆黑色轿车就在三十米外的弯道处,车窗贴着深色膜,看不清里面的人。陆沉刚举起手机准备拍照,轿车突然引擎轰鸣,轮胎摩擦地面的刺耳声响划破寂静,车头调转的瞬间,他瞥见副驾驶座上有个模糊的人影,左手搭在车窗沿,手腕上露出半截金属链,末端晃着个东西,像极了蔷薇形状的钥匙扣。
“砰”的一声,轿车碾过路边的碎石堆,溅起的小石子擦过陆沉的裤脚。他盯着车尾的车牌号默念三遍,掏出手机记在备忘录里——“江A·63719”,数字末尾的“9”被撞变了形,像个扭曲的钩子。
回到书店时,老同事的电话已经等在手机里。“查不到。”对方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这个牌照登记在一家早就注销的建材公司名下,车主信息是伪造的,身份证号查无此人。”陆沉捏着手机走到窗边,正看见周深的白色轿车从巷口驶过,车牌末尾的“637”一闪而过,与黑色轿车的前三位数字惊人地相似。
他突然想起周深的建筑设计工作室,就在张磊建材店的隔壁写字楼。上周去送书时,曾在地下车库见过一辆无牌黑色轿车,车型与今天撞见的一模一样,车身上沾着的红泥,和废弃厂区的土壤颜色别无二致。
傍晚的雨来得毫无征兆,陆沉关窗时,发现窗台上多了个信封,没有邮票,封口处印着个蔷薇花印章。拆开一看,里面是半张烧焦的纸,与素描的边缘完美契合——上面画着仓库铁门的近景,蔷薇锁的钥匙孔里插着把钥匙,钥匙柄端刻着个极小的“周”字。
纸的背面用铅笔写着行字:“他在等你去仓库,3月17日下午五点。”字迹刻意模仿陆薇的笔锋,却在“周”字的勾画上露出破绽——那是周深独有的“回锋”笔法,他大学时帮陆薇改画,总爱用这种手法补笔。
雨越下越大,敲得玻璃窗砰砰作响。陆沉将两半素描拼在一起,完整的画面突然显露出隐藏的细节:仓库墙角的阴影里,站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手里举着打火机,火苗正舔向一叠文件,侧脸轮廓与周深年轻时的照片如出一辙。
“是周深烧了文件。”他指尖划过画面里的火苗,突然想起父亲的笔记本——当年不翼而飞的,或许就是记录着张磊挪用公款的账本,而周深,很可能是帮凶。
深夜的警局门口,陆沉撑着伞等陈警官。老刑警递给他一杯热咖啡,杯壁上的指纹印与周深留在书店书签上的完全吻合。“查了张磊的账户。”陈警官的声音压得很低,“十年前3月17日,有笔三十万的转账,收款方是个匿名账户,取款地点就在红星机械厂附近的ATM机。”
取款监控截图上的人影被雨雾模糊,只能看清穿着深蓝色工装,左手插在裤袋里,手腕上的金属表带在监控灯下闪着光。陆沉的目光落在截图角落,取款机旁的蔷薇花丛里,掉着半片焦黑的纸,形状与他手里的素描碎片一般无二。
雨停时,天边泛出鱼肚白。陆沉回到书店,发现昨晚被撬的抽屉里,多了本1998年的台历,3月17日那天被圈了红圈,旁边写着“三车间,账清”。字迹是张磊的,他在物业办公室见过无数次这种歪歪扭扭的“清”字。
窗台上的雨水汇成细流,倒映出巷口的景象:周深的白色轿车停在对面,副驾驶座上,一个穿深蓝色工装的人影正低头点烟,打火机的火苗亮起时,左耳后的枫叶胎记一闪而过。
陆沉握紧那把蔷薇钥匙,金属的凉意顺着指缝蔓延。他知道,3月17日下午五点的仓库之约,是个陷阱。但他必须去,不仅为了找到姐姐坠楼的真相,更为了看清那些藏在阴影里的人——张磊的贪婪,周深的挣扎,还有那个始终没露面的“陌生男人”,到底在这场十年前的旧案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台历上的红圈像只盯着他的眼睛。陆沉将完整的素描收好,突然在画筒的夹层里摸到个硬物——是枚厂徽,与素描里铁链末端的徽章一模一样,背面刻着个“3”,边缘的磨损痕迹,与周深钢笔上的划痕完全吻合。
巷口的轿车缓缓驶离,轮胎碾过积水的声音,像倒计时的秒针。距离3月17日,还有五天。距离那个仓库之约,还有一百二十个小时。而他知道,这场由半张素描、一串假车牌、一个匿名信封编织的网,已经将他牢牢困住,唯一的破局之道,就是沿着对方铺好的路,走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