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大肉包子下肚,我和石铁终于从“濒死饿殍”状态暂时进化为了“勉强活着”状态。
石铁舔着油乎乎的手指头,看我的眼神简直在发光,仿佛我不是李思言,而是一尊会走路的、散发着肉包子香味的活神仙。
“李哥……厉害!”他瓮声瓮气地重复着这句话,词汇量贫瘠得令人感动。
我得意地一甩并不存在的刘海:“基本操作,坐下,都是基本操作。”虽然刚才修改药粉差点又把我掏空,但装逼的快感足以弥补一切。“走,下一步,找个地方落脚。总不能天天睡桥洞。”
揣着赵铁柱赞助的“启动资金”——一个小银角子和七八个铜板,我们开始了在青木城的“看房之旅”。
过程……相当坎坷。
第一间,城西漏雨的柴房,房东大妈用看苍蝇的眼神上下打量我们:“一个月五个铜板,先付三个月,押金两个铜板。”我还没来得及砍价,石铁一脑袋撞门框上了,咚一声巨响,房梁上的灰簌簌往下掉。大妈脸色一变,直接挥着扫帚把我们赶了出来:“滚滚滚!别把老娘房子拆了!”
第二间,城南毗邻猪圈的棚户,味道相当提神醒脑。房东是个抠脚大汉,倒是没嫌弃我们,就是价格谈拢后,他顺口问了句:“你们俩什么修为啊?俺这片儿不太平,没点本事可住不安生。”我试图解释我们走的是知识付费路线,他听得云里雾里,最后撇撇嘴:“哦,两个凡人啊?那得加钱,一个月多交一个铜板保护费。”我:“……”
知识就是力量?放屁!在这里,拳头才是硬通货!我悲愤地拉着石铁走了。多加一个铜板?那是巨款!能买两个大肉包呢!
就在我们灰头土脸,几乎要放弃治疗,考虑是不是真得去桥洞底下跟乞丐兄弟抢地盘时,我在一条偏僻小巷的尽头,看到了一张泛黄的招租启示。
“独院出租,清净雅致,价格面议。地址:青苔巷最里。”
独院?雅致?就这破地方?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拖着石铁走了进去。
巷子最里面果然有个小院,门板歪斜,墙皮剥落得厉害,院子里一棵老歪脖子树长得张牙舞爪。但……好歹有个院墙,门也能关上。最重要的是,它够偏,够破,大概率够便宜。
我敲了敲门。等了半天,就在我以为没人时,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一个满头银发、眼神却还挺清亮的老头探出头,疑惑地看着我们。
“老先生,我们想租房。”我赶紧露出最人畜无害的笑容。
老头上下打量我们,目光在石铁身上多停留了几秒,倒是没露出嫌弃的表情,只是慢悠悠地问:“你们……是读书人?”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这一身乞丐装,又看了看旁边人形凶兽般的石铁……我们哪点像读书人?
“呃,算是吧……主要是我,比较喜欢研究一些……呃……古籍文字。”我硬着头皮瞎编。
没想到老头眼睛微微亮了一下,把门打开了些:“进来看看吧。院子是破了点,但屋子还算结实。就老朽一人住东厢,西厢空着。你们要是安静,不惹事,租金好说。”
西厢房不大,家具就一张破板床,一张歪腿桌子和一把椅子,但至少不漏风不漏雨,比矿洞和桥洞强了十万八千里。
“多少钱?”我小心翼翼地问。
老头伸出一根手指。
“一个月……十个铜板?”我试探着问,心在滴血。
老头摇摇头,慢条斯理地说:“一个银角子,三个月。”
我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一个银角子三个月?这价格在这青木城简直是慈善家!赵铁柱给的那个小银角子刚好够!
“租!我们租了!”我生怕他反悔,赶紧把那个还带着体温的银角子掏出来塞进他手里,“老先生怎么称呼?”
“我姓洛,街坊都叫我洛老头。”他掂了掂银角子,揣进怀里,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西厢归你们了。灶房在那边,可以共用,柴火自己劈。没事别打扰我就行。”他说完,就背着手,慢悠悠踱回东厢房去了。
好运来得太突然!我和石铁面面相觑,几乎要喜极而泣。我们终于有家了!虽然是个破家!
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石铁力气大得吓人,一个人几乎包揽了所有重活,扛水、劈柴、把那破板床抬出来抖落灰尘,干得吭哧吭哧,毫无怨言。我则主要负责……指挥。嗯,语法学家的大脑是很金贵的,不能干粗活。
“对,对,那边角落再扫扫。”
“窗户纸好像破了?明天得想办法糊一下。”
“石铁你轻点!那桌子腿本来就不稳!”
忙碌了半天,小破屋总算有了点人样。看着窗外夕阳余晖洒在院子里,我心里涌起一股难得的安宁。
好了,温饱(暂时)和住宿(破旧)解决了,是时候干点正事了——研究我的《语法》天书!
我让石铁自己找点事做(他很快就蹲在院子里看蚂蚁搬家了),自己则关上门,盘腿坐在那张吱呀作响的破板床上,凝神内视。
意识海中,那本暗青色的《语法》天书依旧静静悬浮。
我尝试着将心神沉入其中。
这一次,不再是模糊的感应。或许是因为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我的心神格外集中。
书页缓缓翻动,依旧停留在第一页的【语法】二字。但这一次,我能看到,在这两个大字周围,漂浮着无数极其细微、比外界元文更复杂玄奥无数倍的青色光点。它们如同卫星,围绕着核心缓缓旋转。
我福至心灵,尝试着用精神力去触碰其中一颗代表【析】之意念的光点。
嗡!
一股信息流涌入脑海。
并非具体的知识,而是一种“方法”,一种如何更高效、更精准地“解析”元文结构的方法论!
我退出内视,迫不及待地实验起来。我集中精神,再次看向空气中那些漂浮的基础元文。
世界再次变得不同!
之前我看它们,像是看一个个独立的、散发着不同光芒的单词。
而现在,在我眼中,它们仿佛被拆解了!
那个【火】元文,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热源光点。我能看到它的内部结构似乎有细微的“笔画”顺序,哪一笔先“写”能更快激发,哪一部分结构负责“燃烧”,哪一部分结构负责“升温”。虽然依旧模糊,但已有了脉络!
那个【水】元文,也能看出其“流动”和“凝聚”两种特性的不同结构区域!
“这……这是元文的‘笔画’和‘偏旁部首’?”我激动得浑身发抖。
《语法》天书给我的不是直接的力量,而是一本《新华字典》和《语法详解》的合体!它教我认字,教我组词,教我造句的规则!
我沉迷在这种神奇的“解析”中,不断尝试着观察不同的元文,比较它们的结构差异,感受那细微的“笔画”顺序带来的不同效果。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精神力再次告急,脑袋发晕,我才不得不停下来。
虽然依旧无法驱动太多元文,但我对它们的理解,已然提升了一个巨大的台阶!如果说之前是文盲,现在至少是学前班水平了!
我兴奋地推开房门,想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却看到洛老头正站在院子里,仰头看着那棵老歪脖子树,手里还拿着一本泛黄的线装书。
听到动静,他转过头,目光落在我脸上,似乎微微闪过一丝讶异:“小伙子,精神不错啊。刚才在屋里……修炼?”
我心里一紧,打了个哈哈:“没有没有,就是……看看书,思考点问题。”我可不想暴露《语法》天书的秘密。
洛老头笑了笑,没追问,反而扬了扬手里的书:“年轻人好学是好事。老朽这儿别的不多,就是旧书杂书不少。有些上面的字迹都快磨没了,看着费劲。你要是对古籍文字真有兴趣,没事可以帮我整理整理,抵点房租水电也好。”
整理古籍?
我心里猛地一动!这简直是打瞌睡送枕头!
那些古籍里,会不会记载着更多关于元文、关于这个世界语法体系的信息?甚至……有没有可能找到关于我怀里那块石板的线索?
这可是个了解世界、提升“语法”水平的大好机会!说不定还能从中发掘出点什么“大生意”呢!
我强压住激动,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甚至有点为难:“这个……晚辈才疏学浅,只怕帮不上什么大忙。不过既然老先生开口,晚辈自当尽力一试。”
洛老头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那就这么说定了。明早你来东厢找我。”说完,他又背着手,慢悠悠地回屋了。
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
果然,知识就是力量!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语法修仙之路,看来得从给房东老大爷整理书房开始了!这起点……还真是别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