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局长昨天找到我们,说这事只有您能办。”
一位母亲哽咽着补充,“他说
他说您是青天大老爷,只要肯跟他认个错,赔礼道歉、说说情啥的,他就跟公安局交代一声,放孩子们出来”
“贾局长当真如此说?”苏挺问。
“真的,没错。”
几个人纷纷证实。
苏挺心头火气升腾,但又很快压住,起身给众人倒了水,语气平稳如旧:“大家先坐。我当晚说的话,每一句都算数。孩子们不会被刑拘,也不会影响高考。”
王建国猛地抬头:“可贾局长说”
“他说了不算!”
苏挺的目光扫过众人,“大家别慌,越慌越容易被他们拿捏。”
他拿起那份传唤通知书,指腹划过
“故意伤害”
四个字:“我是乡镇父母官,又做出过承诺,一定帮你们讨回公道!”
家长们的哭声渐渐停了。
赵老实闷声道:“我们信您,苏镇长。从您修通镇上的路那天起,我们就信您,可孩子们”
“三天。”
苏挺打断他,指尖在桌面上叩出清脆的响,“给我三天时间,我保证让孩子们安安稳稳回教室。高考在即,谁也别想耽误他们!”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极轻的响动。
陈可卿和摄影记者王捷正站在走廊尽头。
王捷手里的相机镜头盖斜斜挂着,显然刚拍完东西。
他们已经在这儿站了十多分钟,从家长们带着哭腔的控诉,到苏挺压着情绪的安抚,一字不落地听进了耳里。
陈可卿今天穿着一件浅灰色单西,袖口规规矩矩挽到小臂,露出细白的手腕,手里捏着人民报的采访本,牛皮封面被摩挲得发亮。
最惹眼的还是那双桃花眸,眼尾微微上挑,却在看向办公室时,眸光沉静得像落了层细雪,没有半分多余的波动。
等到家长们都离开后,她轻轻走进来,采访本自然地抱在胸前:“苏镇长,上午按您给的线索,到三所学校食堂拍了些素材,也采访了家长、学生和学校的负责人。
教育局的分管领导贾渝拒绝接受采访,态度很不好。不过素材够了。情况确实比较严重,有所小学,国家每个学生每天补助4元营养餐,但一分都没有到用在学生身上。”
王捷适时翻开相机,液晶屏上闪过几张照片——发霉的米饭粒粘在餐盘上,冻成硬块的鸡块裹着冰碴。
“这些素材我们先带回报社,会同其他县的案例整理成文字稿,明后天就可以见报。”陈可卿说,“今天特意过来,跟苏镇长打个招呼,表示感谢。”
苏挺抬眼时,正撞见她眼底的光,敏锐、笃定而温柔。他微微颔首:“辛苦你们了,喝杯茶再走吧。”
“嗯,谢谢。”她乖巧地嗯了一声,落落大方地坐在了客座沙发上,然后扭头看着王捷说,“王捷,你去车里帮我把笔记本电脑拿上来,谢谢。”
王捷就这么被明目张胆地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