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陈任手中的700就可以加装护木以增加改装槽位。
但这种装镭射的方式未免太常见了,一点都不够奇葩。
因此,陈任为了增加奇葩值,选择了另一种能够加装镭射的方法。
那就是“多用途战术增高架”
在加装了“多用途战术增高架”之后,就能够在这个配件的顶端加装镭射了。
这个加装镭射的方式其实还是个十分实用的小技巧。
在性价比改枪中,那些高级武器的枪管或者护木一般都十分的昂贵。
鼠鼠们根本用不起。
但镭射加的开镜速度又不能抛弃。
这时就能通过“多用途战术增高架”来解决了。
举个最经典的例子,pk作为一个秒伤极高的武器,拥有极其稳定的弹道。
他的弹道永远是朝着左上角飘的,因此只要鼠标朝着右下角压就能够稳定压枪。
因此在改装pk时,后坐力控制和据枪稳定性不用拉的太高就能玩。
这样的特性使得pk这把枪被发明了许多性价比改枪,成为了不少玻璃大炮选手的首选。
但作为机枪,本身操控速度较慢,亟需镭射所增加的开镜速度,加枪管又太贵,这时候就可以装上多用途战术增高架来增加改装栏位。
可以说是非常的好用。
就这样,在陈任的“天才改枪”下,一把长相奇特的狙击枪装载在了威龙干员的手中。
这把“冲锋狙”在陈任极致的成本压缩之下,仅仅只装载了一个多用途战术增高架,一个镭射,一个弹夹,最终只花费了十六万哈夫币。
至于子弹,陈任自然是豪横的购买了一组的金弹。
说实话,陈任都觉得一组带的有些太多了。
毕竟“冲锋狙”也是狙,狙击枪本身耗费的子弹就不多。
某法国男人曾经说过:一发子弹一个敌人,应该够了吧?
而眼下放眼整个赛场也不过十五个敌人,一组金弹都足够陈任杀他们四轮了。
买完武器子弹,陈任还剩下六十万的哈夫币,想了想,便起了个四套。
四套的话,在第一局这样的强度之下,应该是足够抗揍了。
随着最后药品的购买完毕,陈任本次的起装正式结束。
说实话,这已经是陈任配装最慢的一次了。
由于没有教练在旁边出谋划策,陈任一般起装都是直接复制改枪码的。
这次陈任却是自己手动改枪,速度当然是要慢上不少。
但即便如此,陈任依旧是六支队伍中最快完成配装的那个人。
很快,起装时间到。
各个队伍都完成了他们的装备选择。
解说也照例在游戏加载时间开始在大屏幕上给观众们展示选手的出装。
由于陈任的出装总是不走寻常路,上次在比赛的第一局就选择了g18开局,因此观众们都比较期待他的出装。
而比赛方也很“懂事”的将陈任的出装放在了大屏幕滚动的最后。
这一做法无疑是吊起了观众们的胃口。
【靠,pai的出装怎么还不出来】
【这些职业选手不是制式套就是烂装,一点看头没有!】
【我要看pai的出装!】
【这解说真墨迹,赶紧说pai的出装是什么啊!】
【哈哈,oc这次怎么老实起装了?】
【被pai夺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