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开口介绍道:“这位是奉国公府三小姐纪婉清,年岁小,大家可唤一声清儿妹妹。”
贵女们未料,如此亲昵挽着县主的,竟不是她的救命恩人,一时面面相觑。
奉国公府是有位庶出的三小姐,可似乎不大在外走动,竟是无一人识出她的身份。
论出身,也还算过得去,可这小家子做派,还霸占了县主身侧的位置,实在让她们看不上眼。
便只客套地和纪婉清见了礼,道一声,纪家三娘子。
“县主,那位林娘子难道今日没来?大家可都好奇,是怎样的奇女子,救了咱们县主呢!”
几乎转瞬,她们就把纪婉清抛之脑后,嬉笑着追问林窈何在。
原本还想主动融入柳婧雪交际圈的纪婉清,感受到了忽视,笑容渐收。
又是林窈,出了国公府,也还要和自己作对!
听见有人提起自己,林窈上前一步,站到了柳婧雪的另一侧。
大大方方同在场众人见礼,“青州林窈,见过诸位娘子。”
顶着一瞬加诸于身的目光,林窈神态自若,连眉毛都没动一下。
俗语有言,先敬罗衣后敬人。
她今日穿戴,并非出自纪婉清的份例,而是早早为上京而备的。
以崔氏抠门的性子,对庶女的穿戴怎会用心。
这番精心准备,果然没有被平日里,将吃穿用度研究入骨的京城贵女忽视。
“这料子,是西洲锦!锦绣阁就进了两匹,我都没抢到!”
“衣服不过时兴,难得的是她所佩首饰紫翡簪、海珠坠、珊瑚串,无一不精。”
眼光最毒辣的,先道破了她一身衣饰造价不匪。
比起银钱价值几何,她们更看重的,是所用之物是否足够稀缺。
物以稀为贵,越珍稀之物,越能标榜不凡的身份。
罗衣在前,她们才对林窈的关注,从县主的救命恩人转为她本人。
“不知林娘子令堂令尊,是何出身?”一个圆脸娘子主动上前与她攀谈,笑容真诚了不少。
“家父任青州知府,家母出自陇州崔氏。”林窈不卑不亢,礼貌回应。
听了崔氏二字,众人恍然。
世族之中,崔家榜上有名,虽居近边境的陇州,可世代积累,不仅富甲一方,而且也出了不少从仕之才。
“听闻崔家祖上以商起家,后来才转为从仕,难怪林娘子穿戴如此精致。”有同样世家出身的娘子解惑道。
“可说崔家出身的,那奉国公府的国公夫人不也是。”有知道京城各家内幕的,隐隐挤兑了一句。
“怎得,纪三小姐,穿成那样?”
“这我知道,奉国公府的崔夫人,是崔家庶出。听闻当年崔家同嫁二女,庶出小姐许了国公,嫡出却嫁给了寒门出身的进士”
当着林窈和纪婉清,说话人压低了些声音,可也没什么避讳。
“可见好东西,还是留给了那位低嫁的崔夫人。况且,纪三小姐,不也是庶出么。”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是贵女,和寻常嚼闲话的百姓也无甚差别。
柳婧雪似是习以为常,并未阻拦,只对林窈笑道:“她们就是话多,你别嫌吵。咱们先去听戏。”
“诸位娘子热情好客。”林窈微微一笑。
戏还未开锣,戏台之下便先唱了一出——下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