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太傅浅入浅出的讲完了苏末的问题,并未直接回答,苏末听得云里雾里。
她偏头看向赵珑,“四哥,太傅讲的你听懂了吗?”
赵珑抿唇,伸手拍了拍苏末的头,“妹妹不要问了,你放心四哥日后绝对不会成为那种男人。”
“我知道四哥很好。”
苏末听话的没有继续问下去,反正这辈子她有爱她的父亲母亲,她不执着一定要问一个答案。
“四哥,该吃饭了,吃过饭之后要学射箭了,今日三哥给我们上课吗?”
“嗯,三哥说了,今日他会来。”
而此时,他们两人口中的人正在御书房内同皇上对峙。
“皇伯父,母亲好不容易得了一个可心的人儿,也不知道怎么碍了你家嘉禾的眼,就这般瞧不上,撺掇着欺负她。”
赵瑀歪在椅子上,便是在皇上面前也是一副混不吝的模样,“您是没看见,给小姑娘欺负的眼圈都红了。”
“若是被母亲看见,母亲定然又要伤心了。”
“混小子,你在哪儿,还能让你妹妹被欺负?”
皇帝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若是不想帮,就想让朕出头。”
“若小孩子打架朕也要管,那御史的唾沫星子,你帮朕去顶?”
“侄儿可没有这等本事,改日若您想看哪个御史不顺眼,侄儿倒是可以去帮您揍一顿。”
赵瑀吊儿郎当的模样让皇帝牙根有些痒。
这混小子,一天不气他怕是皮痒。
“哼,那是你本该干的。”
皇帝才不上这个当,语气随意,丝毫没有被冒犯的模样,显然是对这样的赵瑀十分熟悉,也不反对。
说起来赵瑀这个世子还是皇帝亲封的。
当时北边边疆,异族来犯,秦王带着两个儿子正在边疆作战,战事焦灼,秦王妃担心丈夫和孩子,依然将赵瑀和赵珑留在家中,带着人上了战场。
后来边疆传来噩耗,秦王府满门失踪,可能全都牺牲了。
听闻这个消息,皇上六神无主,第一时间将两个孩子接进宫,并且将大一点的赵瑀封为秦王世子。
赵瑀和赵珑在皇宫待了一年多,也是那一年,赵瑀的性格变成了现在这副样子。
这也是为何赵瑀恶名在外还会是秦王世子。
后来秦王府的人没有死而是活下来了,但老大老二却残的残,病的病,并不能支撑起秦王府的门楣,这世子之位便一直在赵瑀身上。
后来赵瑀回到秦王府之后,皇帝便十分信任他,还将守卫皇城的千牛卫交给了赵瑀。
“皇伯父,我该干的我干便是,但我家小姑娘这委屈可不能白受吧!”
赵瑀绕来绕去又绕了回来,皇上不由的有些头疼,“那你该如何?”
“就嘉禾那性子,若是让她道歉,你家小姑娘日后可就没有安生日子了。”
“若是不到钱,那这补偿可就得皇伯父出了。”
赵瑀笑的精明,“皇伯父可准备好了?”
“哼,朕若是没准备好,你能不缠着朕?”
赵瑀摇头,诚实的说道:“不能!”
“那你还问!”
皇帝一巴掌拍在赵瑀的背上,“回去好好给朕教学生,朕就不留你吃饭了。”
赵瑀被推出御书房,走的时候还不忘喊道:“皇伯父,别忘了,若是散学的时候侄儿还没听到消息,那侄儿就要闹了啊!”
说完这话也不管皇上答不答应,转身就走了!
屋内,吴用瞄了一眼外边,感叹道:“这世子爷如今倒是有一副当哥哥的样子了,陛下您可以少操一些心了。”
皇帝摇头苦笑,“你看朕像不用操心的样子吗?”
“不过你说的倒是对了,赵瑀”
皇帝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
半响他指挥吴用铺上宣旨,拿起一根笔,挥毫泼墨,不过片刻便拟了一张圣旨。
吴用眼角的余光一瞥,看见了两个字,不由的倒一凉气。
皇上还真大气!
不管皇上大气不大气,下午的骑射还是要上。
当赵瑀来到靶场,他的眼神划过众人,扬声道:“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这射之一项也是十分重要的。”
“大家看我的示范!”
赵瑀伸手拿起一把弓,而后弯弓搭箭,正中红心!
有人开始鼓掌,大家都看着靶场上这一道笔直的身影。
明明这人没有比他们大,但站在那里却好似一座大山一般难以逾越。
这时候,有小太监走过来,低声的跟赵瑀耳边说了一句。
赵瑀便让他们自己先学,他则离去一会儿。
赵瑀一走,便开始闹起来了。
苏微兰看着苏末的样子,眼角泛出了红意。
她眼神闪了闪,凑了过去坐在苏末身边,“末末,你从来没有摸过弓箭,不如放弃吧,反正你也学不会。”
苏末不知道苏微兰哪里来的这么好的精力,刚刚的事情难道就忘了?
她躲开了苏微兰,站到赵珑的另一边。
苏微兰想要说话,却碍于赵珑在中间,一点机会也没有。
但这个时候,那蓝衣少年走到苏末身边,挑衅的看着她,“苏大姑娘说得对,若是有人学不会,那就不要出来丢人现眼的好。”
“如今骑射考试那是要分组进行的,就你这样的,我才不要跟你一组!”
“我也不要跟你一起。”
“我也不要!”
蓝衣少年的一番话,让他身边的几个人纷纷往旁挪了挪。
嫌弃之意十分明显。
苏末抿唇,“我也不要跟你们一组。”
心不齐的队伍要来还不如不要。
只是她真的不知道,骑射分组考试。
“哼,没人跟你一组,就赶紧!”
蓝衣少年眼中满是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