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重生六六年:赶山致富,把妻女宠上天! > 第167章  村里通电了!

看着林场民兵队那帮人垂头丧气的背影消失在村口的夜色里,沈家村的村民们才终于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声
几个年轻人兴奋地冲上来,想把王卫国抬起来抛向空中,却被他笑着摆手制止了。
“行了行了,再颠下去,我晚饭都得吐出来。”
王卫国喘着粗气,浑身肌肉酸胀,但心里却是一片通透的舒坦。
这时,被扶到一旁歇了半天的李青山,在两个手下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
他脸色还有些苍白,看着王卫国的眼神却亮得惊人。
那是欣赏,混杂着几分老前辈不甘心的郁闷。
他挥开手下,站直了身子,清了清嗓子。
“我要是年轻个十岁,肯定不输你。”
这话一出,周围的村民都善意地笑了起来。
李青山在这一带是出了名的硬汉,今天算是栽了个大跟头,嘴上却还不肯完全服软。
王卫国也乐了,他知道这老公安的脾气,也不点破,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行行行,你年轻时厉害,全公社第一。说吧,李队长,你这大驾光临,又是比试又是撂狠话的,到底来干什么?”
他这话问得直接,李青山那张饱经风霜的黑脸竟难得地泛起一丝不自然。
他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音,凑到王卫国跟前,像是生怕别人听见似的。
“卖两斤虎骨给我。”
王卫国挑了挑眉,故作惊讶地拉长了音调。
“喔呦——李队长,你可是帽子系统的门面,人民的卫士,怎么能违反纪律,搞倒买倒卖这种投机倒把的勾当呢?”
他那阴阳怪气的调调,让李青山的脸瞬间又黑了回去。
这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
李青山眼睛一瞪,也不废话。
反手就从腰间摸出了那副锃亮的手铐,在王卫国眼前“咔哒”一声晃了晃,压着火气道。
“你小子最近在山里干了什么好事,要不要我跟你好好算算?”
这赤裸裸的威胁,让王卫国哭笑不得。
“威胁我?李青山,你要不要点脸?”
他给了个大大的白眼。
“我这总共就剩下三斤虎骨,是留着自家用的。看你这把老骨头的份上,匀你一斤,不能再多了。”
李青山盯着王卫国,他知道这小子滑头,但看他那不容商量的样子,也明白这大概是底线了。
虎骨这东西,有价无市,能拿到一斤已经算是天大的面子。
“行。”
他干脆利落地收起手铐,仿佛刚才那个威胁别人的不是他。
王卫国转身回屋,没一会儿就用油纸包着一包东西出来了。
他把虎骨递给李青山,却摆手拒绝了对方掏钱的动作。
王卫国笑道。
“钱就不要了,”
“你一个公安队长,跟我搞金钱交易,传出去不好听。这样,镇上给我整几瓶好酒来,就当是换的。以物易物,不违反纪律。”
李青山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用力拍了拍王卫国的肩膀。
“你这小子,脑子转得就是快!行,这事我记下了。”
当晚,就着刘家兄弟从县里供销社内部渠道搞来的几瓶好酒,王卫国、李青山,还有闻讯赶来的大队长和几个村里长辈,在王家院子里摆了一桌。
酒酣耳热之际,之前个人之间那点不愉快早就烟消云散,只剩下男人之间不打不相识的豪气。
接下来的日子,王卫国彻底过上了清闲的生活。
山里的野猪被他收拾得差不多了,各厂暂时不缺肉。
他也乐得清静,正好养养上次留下的伤,恢复元气。
每天,他不再进山,而是慢悠悠地赶着牛车,帮着村里几户缺劳力的人家去河边拉水,日子过得平淡而惬意。
这天,他刚拉完水回到村口,就看到村里的大槐树下围了一大群人,大队长正陪着几个穿着蓝色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陌生人说着什么,气氛异常热烈。
“卫国,快来快来!”
大队长眼尖,看到他立刻招手。
王卫国把牛车停好,走了过去,好奇地问。
“叔,这是咋了?这么热闹。”
“大好事!”
大队长满面红光,指着那几个陌生人,激动地说道。
“供电局的同志!来给咱们村拉电网了!”
“拉电?”
这话一出,不光是王卫国,周围的村民们也都沸腾了。
“真的假的?咱们村也要有电灯了?”
“俺的娘哎,以后晚上纳鞋底,再也不用凑着煤油灯熏眼睛了!”
村里人是真的兴奋了,早就羡慕隔壁几个大队晚上亮起的那一片光亮,现在终于轮到自己村了。
王卫国心里也涌起一阵喜悦。
晚上那昏暗的煤油灯,烟熏火燎不说,光线还差,干点啥都不方便。
他比村里任何人都清楚,电,对一个村庄未来的改变有多么巨大。
虽然这年头的农村电网,主要功能就是照明,但也足够让人激动了。
供电局的同志被村民们的热情包围,一个看起来是负责人的中年男人笑着解释道。
“大家静一静,咱们这次来,就是做前期勘测的。电费是按‘包灯制’收,一个灯泡一个月一毛五,咱们推荐大家用十五瓦的,够亮堂,也省钱。”
一个月一毛五,对现在的农村家庭来说,咬咬牙也能承受。
一想到能用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电灯,这点钱花得值!
接下来的半个月,整个沈家村都沉浸在一种建设家园的火热氛围里。
供电局的技术员负责指导,村里的壮劳力们则成了主力军。
挖坑、立杆、架线……
一根根涂着沥青的木头电线杆,在村民们的汗水和号子声中,从村头立到了村尾。
电线拉好的那天,村里的供销社差点被挤爆了,灯泡、灯头、电线,成了最抢手的商品。
王卫国也买回来三个十五瓦的灯泡,动作麻利地在正屋和两个房间里都接好了线。
他特意给每个灯头都做了一个简易的拉线开关,这在当时还是个稀罕玩意儿。
傍晚,当村里的大喇叭通知统一送电时,几乎全村的人都跑出了家门,仰着头,屏息以待。
随着远处变电站一声轻微的“嗡”响,刹那间,一盏、两盏、成片的灯光,在沈家村的夜幕中次第亮起。
那温暖的、明亮的黄色光芒,驱散了千百年来的黑暗,也照亮了每一张充满惊奇与喜悦的脸。
“亮了!亮了!”
孩子们在灯光下欢呼雀跃,大人们则激动得眼眶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