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重生六六年:赶山致富,把妻女宠上天! > 第135章  拖拉机手王卫国

王卫国成了村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拖拉机手。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开着拖拉机,后面挂着几个巨大的木桶,一路“突突突”地奔向几十里外的连江。
装满水,再“突突突”地开回来,浇灌那些快要渴死的庄稼。
一天下来,人就像是从土里刨出来的,浑身都是灰,耳朵里全是发动机的轰鸣声。
青石村的旱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解了。
地里的玉米苗,终于喝饱了水,重新挺直了腰杆,焕发出勃勃生机。
看着自家地里的庄稼得救,附近的几个村子眼都红了。
刘家村、李家村的村长,都提着自家酿的土酒,找上了门。
王卫国也没拿乔。
大家都是一个大队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前提是,柴油,你们自己负责。
于是,王卫国更忙了。
白天给自家村子拉水,晚上就帮着其他村子拉。
拖拉机几乎是连轴转,人歇车不歇。
这么连着开了几天,饶是王卫国铁打的身子,也被那拖拉机颠得快散了架。
他干脆把村里几个脑子灵光、胆子又大的年轻人,像沈军、沈富国他们,都叫了过来。
“都学学,以后轮着开。”
他言简意赅地教着操作要领。
“离合踩到底,慢慢挂挡,油门别轰猛了。”
年轻人们学得很快,一个个兴奋得满脸通红。
能开上拖拉机,在这年头,可是件能吹嘘半辈子的事情。
这天,王卫国刚教会一批新人,正靠在树荫下喝水歇气,一个愁眉苦脸的身影,出现在了村口。
是赵家村的村长,刘国华。
他手里提着一瓶酒,一包糖,脸上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踟蹰着不敢上前。
村里人看见他,都像没看见一样,各干各的,连个眼神都欠奉。
刘国华在村口站了半晌,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走到了王卫国面前。
“卫国……同志。”
他把东西放在地上,搓着手,姿态放得极低。
王卫国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那眼神很平静,却让刘国华感觉压力巨大。
“我们村……实在是撑不住了。”
刘国华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恳求。
“能不能……也借我们用用拖拉机?柴油我们自己出,双倍!”
王卫国拿起水壶,又喝了一口水,这才慢悠悠地开口。
“刘村长。”
他喊了一声。
刘国华连忙点头哈腰,像个等待宣判的犯人。
“我不是针对你啊。”
王卫国语气平淡。
“我是单纯地针对赵家村。”
“帮忙是不可能帮忙的。”
他放下水壶,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
“你还是去找大队长吧,我记得大队还有一辆拖拉机。”
说完,他便不再看刘国华一眼,转身招呼着沈军他们,准备再去拉一趟水。
整个沈家村的人,都用同样冷漠的眼神,看着这个可怜又可悲的村长。
帮其他村可以,帮赵家村,绝对不可能。
刘国华提着东西,在原地站了很久,最终只能佝偻着背,失魂落魄地离开了。
他心里清楚,自己被安排到赵家村当村长,这辈子,怕是再也没有出头的日子了。
一晃,时间来到了七月。
抗旱的战斗,总算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地里的玉米,已经长到半人高,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就喜人。
这天傍晚,陈东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进了村。
“卫国哥!”
他从怀里掏出厚厚一沓用手绢包着的票据,递给王卫国。
“这是我这段时间攒的,你看看。”
王卫国接过来,大致翻了翻,工业券、布票、粮票,五花八门,很是齐全。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按市价付了钱。
陈东走后没多久,马方鸿也鬼鬼祟祟地找上了门。
他瘦了不少,也黑了不少,但眼睛里却闪着精光。
“哥!”
他献宝似的,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套崭新的自行车票。
“你瞧瞧!我给您弄来了!”
王卫国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这小子,还真有点本事。
“不错。”
他点了点头,算是认可。
马方鸿嘿嘿一笑,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
“哥,你看……上次说好的一百二十斤肉……”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能不能……给我换成腊肉?我得寄回城里去,给帮忙弄票的叔叔。”
他小心翼翼地看着王卫国。
“那位叔叔说了,只要东西到位,以后有啥票,都能帮着想想办法。”
王卫国闻言,心里一动。
又多了一个稳定的票据来源。
“行。”
他一口答应下来。
“你等我几天。”
第二天,王卫国便再次进了山。
今年的干旱,让山里的野兽也熬不住了。
许多原本在深山里活动的野猪,都开始成群结队地往山外跑,目标直指山下那些长势喜人的庄稼。
王卫国运气不错,刚进山没多久,就发现了一群野猪的踪迹。
他没有硬拼,而是利用之前挖好的陷阱,轻轻松松地就解决了三头膘肥体壮的大野猪。
他没有卖,而是叫上沈军和沈富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三头野猪全部弄回了村里。
村长沈红星一看这三头大野猪,眼睛都亮了。
王卫国直接拍板,三头野猪,全部留下,做成腊肉。
一部分给村里分了,剩下的,他全要了。
这边靠海,盐倒是不缺。
王卫国懒得自己费事,直接让大嫂张莲,通过供销社的关系,低价买了一大批粗盐回来。
整个沈家大院,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肉香和盐味。
野猪下山,不是个例。
很快,连山大队下辖的好几个村子,都发现了野猪在外围活动的痕迹。
这天,大队长孙连城亲自找上了门,表情严肃。
“卫国,情况不对。”
他递给王卫国一根烟。
“今年的野猪,比往年多,也比往年凶。我寻思着,得把民兵队再组织起来,好好清剿一下,不然等秋收的时候,非得出大事不可!”
王卫国点了点头,这正合他意。
很快,连山大队下辖各村的民兵,便在青石村的晒谷场上集合了。
还是老规矩,五十人的规模。
沈青阳去了机械厂,青石村空出了一个名额。
沈青海那个不着调的家伙,又死皮赖脸地凑上来,想加入民兵队,混点油水。
王卫国看都没看他一眼,直接把名额给了知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