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边关悍卒:八极镇天下 > 第146章  殿下安好

他顿了顿,又道:“就说眼前,西齐背信弃义,侵我疆土。我们为何能迅速回师,稳住阵脚?是因为我们道路修得好,消息传得快,后勤跟得上,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这些,哪一样离得开学问?若只知骑马射箭,不过一勇卒耳,如何统率千军万马?若不懂医理,如何救死扶伤?”
他拿起戒尺,却没有打下去,而是放在张朔手中:“读书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明其理,知其用。
今日罚你们,不是罚你们背不出书,而是罚你们学习态度不端,轻视学问。
朔儿将《劝学篇》抄写五遍,不仅要会背,还要写出你的理解。
璇儿既然不喜欢《女诫》,那就抄写《诗经》中的《蒹葭》和《无衣》各五遍,体会其中的意境与气概。
写不完,今日就不准去校场练习骑射和去找医官辨认草药。”
这个惩罚可谓戳中了两个小家伙的“要害”。
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比打手心难受多了。两人顿时苦了脸,但看着父亲不容置疑的眼神,只好乖乖接过戒尺和竹简,耷拉着脑袋应道:“是,爹爹。”
张墨这才露出一丝笑意,摸了摸他们的头:“去吧。午膳后我要检查。”
两个孩子如蒙大赦,赶紧抱着竹简跑回自己的座位,铺开纸笔。
张朔嘴里念念叨叨开始抄写:“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张璇则好奇地翻看《诗经》,发现比《女诫》果然有趣多了,小声念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墨江白看着这一幕,抚须微笑,眼中满是欣慰。张墨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比他单纯严厉的责罚更有效果。
墨月将参茶递给丈夫,轻声道:“夫君政务繁忙,还要为孩子们操心。”
张墨喝了一口茶,摇摇头:“家事国事,本就一体。他们若不成器,我等今日浴血奋战,将来又所为何来?”他看向窗外,目光悠远:“这天下,终究是他们的。”
孩子们的读书风波只是王府日常的一个小插曲。王府后院的生活,充满了各种琐碎却真实的烟火气。
厨房里,管事嬷嬷正为午膳的菜品发愁。王爷口味偏淡,喜欢北地菜式;王妃饮食精致,更爱江南风味;小主公活泼好动,无肉不欢。
小小姐近来对药膳感兴趣;还有老先生墨江白,牙口不好,需得软烂些,众口难调。
“今日有刚送来的黄河鲤鱼,甚是新鲜,给王爷清蒸一条。王妃那边,做个蟹粉豆腐,要清淡些。小主公今日受了罚,炖个羊肉汤给他补补,多加些萝卜。
小小姐前几日说想尝尝茯苓饼,试着做一些。老先生那儿,肉糜蒸蛋最相宜。”嬷嬷一边念叨,一边指挥着厨娘们忙碌,厨房里蒸汽腾腾,香气四溢。
花园中,墨月正在侍弄几株从南方移来的梅花。
侍女们小心地跟在身后。偶尔,她也会亲自教导女儿张璇辨认一些常见的花草及其药性。张璇睁着大眼睛,听得十分认真,还拿着小本子和炭笔像模像样地记录。
“娘亲,这朵紫色的小花真的能止血吗?”
“嗯,它叫紫珠草,捣烂敷在伤口上,是有止血之效的。不过用量需注意。”母女俩的身影在花丛中,构成一幅温馨的画面。
偏院里,四皇子赵琛的日子依旧平静。这一日,他在花园中偶遇了正蹲在地上观察蚂蚁搬家的张朔和张璇。
两个孩子看到他,停下来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殿下安好。”
赵琛看着他们天真无邪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羡慕。他温和地笑了笑:“你们在看什么?”
“回殿下,我们在看蚂蚁!”张璇抬起头,奶声奶气地说:“它们好厉害,能搬动比它们大好多东西!”
张朔则更关心军事:“殿下,你说要是我们的军队也能像蚂蚁这么团结,是不是就更厉害了?”
赵琛被这童言童语问得一怔,随即苦笑道:“是啊,团结是很重要。”他心中感慨,张墨的儿女,所思所想已与寻常孩童不同。
这时,管事太监又匆匆赶来请赵琛回屋。赵琛离去后,张朔对妹妹说:“这个殿下好像总是不太开心的样子。”
张璇眨眨眼:“可能他也没有朋友一起看蚂蚁吧?”
夜晚,王府书房。张墨处理完公文,墨月端来热水为他烫脚解乏。
“孩子们睡下了?”张墨闭目问道。
“嗯,抄写都完成了。朔儿的理解虽稚嫩,却也有几分兵法的影子了。璇儿竟能大致说出《无衣》中同仇敌忾的气势,还问是不是就像爹爹和将士们一样。”墨月轻声道,语气中带着骄傲。
张墨嘴角微扬:“朔儿像你,心思细腻;璇儿倒有几分我的倔强。”
沉默片刻,他又道:“今日他们又遇到赵琛了。”
墨月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孩子们天真烂漫,但愿没冲撞殿下。”
“无妨。”张墨淡淡道:“让他看看正常的孩子是什么样子,也好。”他的话语意味深长。
时光荏苒,转眼一年过去。北疆与西齐在边境的对峙依旧持续,小规模冲突不断,但大规模战事并未爆发。
北疆利用这段难得的喘息期,全力消化新得之地,整顿内政,积蓄力量。而在广阔的草原上,一种更深层次的变化正在发生。
在燕州北部水草丰美之地,背靠青山,面朝辽阔草原,一座崭新的道观已然竣工。
这座道观由德亲王府雏子,由青城山幻阁主持修建,规模宏大,气势恢宏,融合了中原道观的传统风格与草原民族的审美元素。
观内主殿供奉三清道祖,香火鼎盛。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偏殿一座格外雄伟的殿堂——梵天殿。
殿内供奉的并非传统神祇,而是一尊高达三丈、用整块白玉雕琢而成的神像。
神像面容威严而仁慈,身披星辰道袍,一手持书卷象征智慧,一手托举日轮象征力量,目光深邃,俯瞰众生。
其容貌,赫然与北疆之主——德亲王张墨有着七八分神似。神像底座刻有四个古朴大字:梵天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