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誓师靖难的宏大场面余波未平,但战争的走向并非一蹴而就。
尽管檄文传遍天下,声势浩大,但张墨用兵,向来谋定而后动。
他深知赵铎虽失人心,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朝廷在浑河以南、京畿周边仍有一定的统治基础和军事存在。
贸然直扑圣京,一旦受挫于坚城之下,或被断粮道,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北原已经不是心腹大患,但是西齐还在旁边虎视眈眈。北疆也于西齐接壤,若是北疆大军大举南下,谁也不敢保证西齐不会趁机攻打北疆。
因此张墨的战略清晰而稳健:先剪羽翼,再捣腹心。第一步,并非直取圣京,而是要先拿下京畿西北的重要屏障、混河沿岸的富庶大州——河内郡。
河内郡地处要冲,北靠太行,南临混河,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既是拱卫京畿的北大门,也是重要的粮仓和兵源地。
拿下河内,便可切断京畿与西北部分地区的联系,获得一个前进基地和充足的补给,同时极大震慑朝廷,鼓舞天下反赵势力的信心。
北疆大军的军帐内,巨大的沙盘上,河内郡的山川河流、城池关隘清晰可见。
“河内太守瞿俊,乃是赵铎在潜邸时的心腹,为人顽固,对赵铎忠心耿耿。
且河内郡兵约有三万,城防坚固,粮草充足,并非易与之辈。”官州都督周大彪指着沙盘上的河内郡治所怀州城介绍道。
铁横冷哼一声:“瞿俊?一个腐儒罢了。手下三万郡兵,多是没上过战场的乌合之众,岂是我北疆虎狼之师的对手?王爷,给臣五万精兵,十日之内,必下怀州。”
张墨目光沉静,并未立刻表态,而是看向负责情报的影牙和影子:“河内内部情况如何?瞿俊麾下将领可有何异动?民心向背如何?”
影牙躬身答道:“回王爷。据睚眦探查,瞿俊确如墨长史所言,顽固效忠赵铎,已下令全郡戒严,征发民夫加固城防。
其麾下主要将领,如都尉王焕、司马李贲,皆为其亲信。
但郡丞孙文远,似对朝廷多有不满,且与本地豪强关系密切,或可暗中争取。河内百姓近年亦苦于朝廷加税征兵,怨言颇多,对我北疆檄文反应积极者不少。”
张墨点了点头,手指在沙盘上怀州的位置点了点:“强攻可取,但非上策。河内乃南下第一战,需力求完胜,减少伤亡,更要收服人心,以为后续表率。”
他沉吟片刻,决断已下:“此战,需军政并用,双管齐下。”
“铁横听令。”
“末将在。”
“命你率八万精锐,其中两万铁骑,六万步卒,即日开拔,兵临河内。不必急于攻城,先扫清外围据点,形成合围之势,展示我军军威,压迫其军心民心。”
“末将遵命。”
“墨江风听令。”
“老臣在。”
“立刻草拟文书,以四皇子殿下和本王的名义,再次向河内发送劝降书,言明利害,承诺若降,官员原位留任或量才擢升,士卒编入我军,百姓减免赋税。
若顽抗,城破之日,严惩首恶。”
“老臣即刻去办。”
“影牙听令。”
“属下在。”
“启动河内所有暗桩,尤其是针对郡丞孙文远和本地豪强。许以重利,陈以利害,若能促成献城或内应,必有重赏。
同时,在城内散布消息,动摇军心,夸大我军实力,渲染赵铎败亡在即之景象。”
“是。”
一个融合了军事威慑、政治劝降、情报策反的复合攻势计划,迅速形成。北疆的战争机器,再次精准高效地运转起来。
北疆大军南下的消息,如同压城的黑云,迅速笼罩了河内郡。
铁横亲率八万大军,浩浩荡荡,一路南下。沿途县镇,望风而降者甚众。稍有迟疑者,在北军展示出强大的攻坚能力后,也很快开城。
北军军纪严明,对归顺者秋毫无犯,消息传开,更使得河内部郡人心浮动。
不过旬日,北军前锋便已抵达怀州城下。
八万大军扎下连营,将怀州围得水泄不通。无数旌旗迎风招展,一队队盔明甲亮的士兵巡逻警戒,庞大的攻城器械正在营后紧张组装。冲天的杀气,令怀州城头的守军胆战心惊。
太守瞿俊强作镇定,亲自上城督战,呵斥士卒,誓言与城共存亡。
但他苍白的脸色和微微颤抖的手,却出卖了他内心的恐惧。都尉王焕、司马李贲等亲信将领紧随其后,亦是面色凝重。
城外,北军并未立刻发动进攻。反而派出一队嗓门洪亮的士兵,轮番向城内喊话,宣读檄文和劝降政策,承诺优待降卒,不扰百姓。
同时,无数绑着劝降信的箭矢被射入城中。
更有巨大的投石车,抛射的不是巨石,而是一袋袋粮食和一块块腊肉,以及更多的传单,上面写着:“此乃四皇子殿下与德亲王殿下犒赏城中军民之食,勿再为暴君饿肚送死!”
这一手攻心之计,效果显著。城中守军和百姓看着城外军容鼎盛的北军,再看看自己手中粗糙的口粮,听着那些充满诱惑的承诺,军心士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滑落。
每晚都有士兵冒死缒城逃亡,虽被抓住一些处以极刑,但逃亡之风却愈演愈烈。
城内的睚眦暗线也异常活跃。关于“北军乃天兵天将”、“赵铎已弃都南逃”、“瞿俊欲拉全城人陪葬”的谣言四处传播,搞得人心惶惶。
郡丞孙文远的府邸,近日更是暗流涌动。
他接连收到了几封来自城外、盖有德亲王秘密印信的密信,信中详细分析了天下大势,指出了赵铎必亡、北疆必兴的结局,并许诺若他肯相助,事成之后,河内太守之位非他莫属,本地豪强亦可得保富贵。
孙文远本就对瞿俊的专横和朝廷的腐败不满,如今北疆大军压境,软硬兼施,他心中的天平逐渐倾斜。
他开始秘密联络城中几家颇有势力的豪强和部分对瞿俊不满的中层军官,暗中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