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边关悍卒:八极镇天下 > 第136章  我等该如何自处?

赵铎不再上朝,整日躲在深宫之中,酗酒、服食丹药,脾气变得更加暴戾无常,动辄打杀太监宫女,疑神疑鬼,觉得身边每一个人都想害他。
他甚至怀疑起了自己的皇后和皇子,认为他们也可能被北疆收买,图谋自己的皇位。宫内气氛恐怖到了极点。
这一日,几名还算忠于朝廷、试图做最后努力的老臣,鼓起勇气,联袂请求觐见。
在弥漫着酒气和丹药怪异香味的寝宫里,他们见到了形销骨立、眼窝深陷、如同疯魔般的赵铎。
“陛下,不能再如此下去了。”
一位老臣痛哭流涕:“如今人心尽失,四方崩离。唯有下罪己诏,承认……承认些许过失,遣使与北疆……与四皇子殿下和谈,或可挽回一二,保住宗庙社稷啊陛下。”
“和谈?罪己诏?”赵铎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发出尖锐刺耳的笑声:“哈哈哈,你们让朕向那个野种认错?向张墨那个逆贼低头?
休想,朕是天子,是真龙,朕没错,错的是他们,是你们这些无能的废物。”
他猛地抓起一个香炉,狠狠砸向老臣们:“滚,都给朕滚,再敢提和谈,朕诛你们九族。”
老臣们绝望地看着彻底失去理智的皇帝,知道最后一丝挽回的希望也破灭了。他们踉跄着退出皇宫,回首望去,那辉煌的宫殿仿佛已被不祥的阴云彻底笼罩。
出了宫门,几位老臣相视无言,眼中皆是悲凉和决绝。
“陛下……已不可救药了。”
“社稷倾覆在即,我等该如何自处?”
“或许……是时候为家族、为身后名考虑一下了。”
无声的交流中,某种共识已然达成。
当晚,其中一位掌管宫内部分禁卫的老臣,便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向城外的某位商人传递了一份密信。
信中透露了皇宫内部的混乱情况、禁军布防的薄弱点以及愿意在“适当的时候”提供“便利”的暗示。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赵铎的疯狂,正在亲手将自己推向众叛亲离的最终结局。而北疆的阴影,已然笼罩了整个圣京城。
云州,德亲王府。
张墨看着各地传来的好消息和圣京日益混乱的情报,神色平静。
他知道,最后的时刻快要到了。赵铎正在自取灭亡,而他需要做的,就是准备好足够的力量和完美的名义,去接收这一切。
秋意渐浓,北疆八州的金色原野上,丰收的喜悦与战争的肃杀交织在一起。
巨大的粮仓被填满,无数的军械物资从工坊中产出,通过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源源不断地运往各个预设的集结地点。
德亲王府的指令一道道发出,整个北疆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决心运转起来。这一次,目标直指帝国的心脏——京畿之地。
云州城外的旷野上,再次旌旗蔽空,刀枪如林。
但这一次,集结的规模远超以往任何一次演习或北伐草原。超过二十万北疆精锐,包括十万铁骑、八万步卒以及两万各类辅助部队,完成了最后的集结和战前准备。
军容鼎盛,士气如虹,冲天的杀气令秋日的阳光都显得有些凛冽。
点将台上,张墨依旧一身玄甲,猩红披风猎猎作响。但这一次,他的身边,多了一个人——四皇子赵琛。
赵琛身着特制的皇子戎装,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在宏大场面的映衬和北疆医官的精心调理下,精神看起来好了不少。
只是他的眼神深处,依旧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和拘谨。他知道,自己今天扮演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象征性角色。
点将台下,除了北疆文武百官、万千将士,还有无数自发前来观礼的百姓,人山人海。
张墨踏步上前,运足内力,声音透过铜喇叭之后,如同滚雷,传遍四方:“北疆的将士们,大越的臣民们。”
全场肃静,唯有风声和旗帜翻卷之声。
“暴君赵铎,弑父杀兄,篡夺大位,倒行逆施,祸国殃民,其罪孽滔天,罄竹难书。如今更是变本加厉,倒行逆施,致使天下崩乱,生灵涂炭,其罪恶,神人共愤。”
他声如洪钟,历数赵铎罪状,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也通过各种渠道,即将传遍天下。
“幸赖皇天庇佑,祖宗显灵。使先帝嫡子,四皇子琛殿下,历尽劫波,得脱大难,幸免于暴君毒手。”
张墨侧身,向赵琛微微躬身:“殿下仁德聪慧,深肖先帝,乃天命所归之真主。”
赵琛上前一步,按照事先排练好的,举起右手,声音虽然不算洪亮,但通过巨大的铜喇叭也能让前排将士听清:“暴君无道,祸乱家国!孤……心痛如绞。
今幸得德亲王及北疆忠勇将士护佑,必当扫除奸佞,光复社稷,还天下以太平。”
他的话,为张墨接下来的行动赋予了最高合法性。
张墨再次面向大军,拔出佩剑,直指南方,声音激昂澎湃:“暴君惧殿下正统,惧我北疆忠义,竟屡派奸细死士,行刺殿下。
此等丧心病狂之举,人神共弃。
殿下命我等起兵靖难,入京清君侧,正朝纲,诛杀国贼赵铎,匡扶大越社稷。”
“此乃顺天应人,吊民伐罪之师。凡我大越子民,皆当响应。凡有助纣为虐,负隅顽抗者,皆为天下公敌,格杀勿论。”
“大军开拔,必胜!”
“大军讨逆,必胜!”
“殿下千岁!王爷千岁!”
“必胜!必胜!必胜!”
山呼海啸般的口号声震天动地,将士们的热血被彻底点燃,战意直冲云霄。
赵琛看着台下无边无际、为他而欢呼的钢铁雄师,心情复杂到了极点。这力量是因他之名而汇聚,却完全不属于他。
他看了一眼身旁如同战神般的张墨,心中那点残存的幻想彻底破灭,只剩下深深的敬畏和一丝无奈的认命。
誓师完毕,大军如同决堤的洪流,开始向南开拔。铁骑滚滚,步卒如林,烟尘遮天蔽日。这场酝酿已久的靖难之役,终于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