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存在作者个人私设,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传说和传说之下地域之诗)
宣德年间,有一位书生独自一人逆走阴阳。他从人间越过层层阻碍,来到六道轮回面前,只为问一个问题:
“何为生?何为死?”(好吧,这也许是两个问题)
六道轮回悬浮在空中,冷冷注视着这个扰乱阴阳、窥探生死的入侵者。它轻笑一声:“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书生微微一笑,说:“我已经证明了自已,我是第一个以活人身份来到你面前的人。一个凡人打破了伟大的六道轮回设立的秩序,这还不够吗?”
六道轮回难得沉默一次,它说:“只凭这个吗?”
书生笑容不变:“我还知道一个秘密,关于第七道轮回的秘密,你也不想让那位知道吧。”
……
六道轮回沉默良久,语气开始放缓:“这个问题我不能亲自告诉你,但我给你五百年,你自已去看吧。”
六道轮回让书生让了五百年的判官,让他看尽了人间生死。
五百年后,六道轮回召见了书生,问:“你找到那个问题的答案了吗?”
书生微微一笑,笑容中蕴含着五百年的沧桑与智慧。
他说:“我看尽了五百年间的人间生死、世事变化,也问过了我判过的无数人。有人说生死是因果,有人说生死是秩序,还有人说生死是轮回。一个传教士说生是人的原罪,死则是回归主的身边。一位哲学家说生是一个概率奇迹,而死是一个必然事件。一个科学家说生是熵减的过程,死则是熵减转变为熵增。他们都认为自已的答案是对的,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他们说的既对又不对,”六道轮回的声音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充斥着整个空间,“蝉鸣一世不过秋,凡人理解生死就如通盲人摸象一样可笑。一个盲人摸到了象牙(生死),他说大象是一支萝卜(因果)。一个盲人摸到了象腿(生死),他说大象是一个柱子(秩序)。一个盲人摸到了象尾(生死),他说大象是一根绳子(轮回)。你说他们说很不对吧,他们却切切实实摸到了大象。你说他们对吧,但大象既不是萝卜绳子,也不是柱子。”
书生对道:“所以我也是一个盲人,用五百年去摸遍生死这头大象。”
说完,书生微微一顿,接着说:“直到五百年之期结束时,我判的最后一个人给出了一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答案。”
六道轮回被勾起了兴趣,它问:“他说了什么?”
书生有些感慨的说:“他叫林墨,死因是为了准备一场大型考试而猝然长逝。当我问他你是怎么看待生死的,他用一句诗回答了我。”
“生命可以轮回,高考只有一次”
六道轮回沉默良久,整个空间陷入了一片死寂,但书生非常有耐心。他脸上笑容更盛,仿佛预料到了这一刻。
“此人不恋红尘,看破生死。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六道轮回给予了这位林墨极高的评价,话锋一转,“我的六道中没有他来世的位置。所以特许他可以不入轮回,免受来世之苦。”
书生微微摇头:“不入轮回?那他不只能魂飞魄散了吗?”
六道轮回说:“让他还魂吧!”
随后又补了一句:“如果他不愿意还魂就安排他进第七道轮回。反正其余六道没有他来世的位置。”
书生微笑,转身离去。
他的身影渐渐变淡,但隐隐约约可以听到他在吟一首诗:
“为探生死问六道,逆走阴阳不复还。”
“而今已过五百载,生死自在我心间。”
待书生的身影彻底消失后,整个空间只剩下了六道轮回的喃喃自语:
“生死是众生在轮回中痛苦的巡礼,但现在出现了一个有受虐倾向的意外。”
“林墨是吧?”
“有意思。”
“世间拥有决心的人很多,但没有目的的决心却寥寥无几。”
“并且,他给我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
“如此不规则的东西,为什么在我看来这么完美。”
六道轮回的声音逐渐消散在这个永恒不变的空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