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大医诸天从笑傲开始 > 第六十七章 温良:私仇恩怨为轻,家国大义为重

旋即,殷天正大喊道:
“天鹰教教下各人听好,本教和明教同气连枝,本是一脉,”
“不过是因二十余年之前,本人和明教一些同袍不和,这才远赴东南,自立门户。”
“眼下明教有了新教主,且人人捐弃旧怨,群策群力,是以天鹰教也到了返本归宗之日,从今日开始,世上再也没了天鹰教,若再叫我一声殷教主,便是犯上叛逆。”
温良欣然点头:
“好,天鹰教与明教重归一家,便让本教反元大势再涨三分,无忌坚信有朝一日,我等不再是什么魔教妖人,而是再造天下的救世英雄!”
他顿了顿,再道:
“本教风评差,也因教众众多,难免良莠不齐,以致不肖之徒行为放纵,残害无辜,自今日以后,从我本人为始,教内上下都须得严守教规,为善去恶、行侠仗义。”
“你我大家皆为兄弟,务须亲爱互助,有如手足,不得自相争斗,由冷谦冷先生担任刑堂执法,凡违犯教规,和本教兄弟斗殴砍杀,一律处以重刑,哪怕是我也不例外。”
一贯话少的冷谦跨上一步,道:“奉令!
他虽只吐出两个字,但每个人都能从他语气中听出竭尽所能,奉行教主命令之意。
随后,温良便让金木水火士五旗分赴各地,继续抗元大业,让天鹰教化作的天鹰旗派人联络除少林之外的五大派,言明止战修好、一心反元之意。
翌日,一座大殿内。
明教高层皆在,杨逍对上首端坐的温良施了一礼:
“教主,你此番安排,该不会还想独上少林寻仇,会不会过于轻率?”
“人若带多了,只怕江湖六大派不会认为本教有止战修好之意,我打算只带少部分人,再请武当、峨眉等大派上嵩山,将成昆这个罪魁祸首点明。”
温良说完,周颠忍不住的道:
“若是教主还想报父母大仇,岂不是还要对上少林等大派?”
“今时今日,我总算是明白什么叫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温良叹了一口气,起身一副家国大义为重的姿态,道:
“倘若我还是武林中独来独往的江湖客,不曾做明教教主,我说什么都会找上那五大派,清算他们逼死我爹娘的血债。”
“奈何现今我是明教教主,怎能因为自己的私仇,耽误本教的反元大业。”
“所以,此番去少林,我只诛杀首恶,再在天下群雄面前表明,我教无意江湖纷争,唯愿驱除鞑虏,恢复山河。”
众人听完,无比动容,只觉自己选这位做自己的教主,着实没选错,这舍私仇而全大义之举,试问世上有几人能做到。
别说他还完全有能力报仇,却因念及天下苍生而放弃,在场的人越想越觉得钦佩不已。
于是,韦一笑率先请命:
“属下对轻功一道甚是拿手,愿随教主去往嵩山。”
杨逍、周颠等人也纷纷请命,温良沉思一会儿,便道:
“杨左使跟峨眉派颇有间隙,便留守在总坛,时刻关注天下动向,须知本教不仅被那些正道大派视为仇寇,亦是蒙元的眼中钉,肉中刺。”
“冷先生有要务在身,便也留守光明顶吧。”
“属下领命。”
大半个时辰后。
温良携殷天正、韦一笑等人下光明顶之际,就见一个年纪幼小,身材尚未长成,虽然容貌绝丽,却掩不住容颜中的稚气的少女快步上前:
“公子,我是小昭,是来报恩的!”
“杨左使之前就跟说过,言你曾得高人传授,身怀上乘武功,容貌还要比不悔妹子美多了,只不过故意弄成挤眼歪嘴的怪相。”
温良一边说,一边打量着少女,便见她双目湛湛有神,修眉端鼻,颊边微现梨涡,当得秀美无伦四字,其肤色奇白,鼻子较常女为高,眼睛中隐隐有海水之蓝意。
“今日见你真容,方知杨左使所言非虚。”
“小昭不是有意欺瞒杨左使,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我”
温良笑吟吟的打断:
“行了,我信你不会害我,想报恩就一起,等你什么时候觉得已经报完恩,再走便是。”
小昭一怔,道:
“公子,你就如此信任我?”
“你都是一副让我信你的样子,怎么我相信了,你反倒开始不信了。”
温良哑然失笑,紧接着不远处响起杨不悔的声音:
“无忌哥哥,等等我。”
她急奔而来,再气喘吁吁的道:
“我爹说只要你同意,便让我下光明顶,随你一起去嵩山。”
杨不悔说完,又是讶异又是愤怒看向小昭:
“我就知道她是个小骗子,原来以前都是假扮成那个怪模样。”
温良施施然的开口:
“行了,你若是保证跟小昭和平共处,我便带你去嵩山看热闹。”
杨不悔一听,立刻作无视小昭的模样,十分兴奋的道:
“那还等什么,我们快走吧。”
二十天后。
嵩山脚下百里外的一处集市。
一座客栈的客房内,殷天正对温良说道:
“武当、峨眉等派都言会准时抵达少林。”
接着韦一笑开口:
“教主,经过我这几日的踩点,我已查明圆真那个贼秃就在少林寺。”
“好,今夜你我就先上山,擒下圆真,省得到时候他偷偷溜走。”温良点头道。
深夜。
两道人影从嵩山而下,一人轻盈若飞絮,翩跹薄雾似轻烟,动若蝙蝠,形似鬼魅,一人一掠便是八九丈,手上提着一人宛如是一根稻草,且气息之悠长已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好似完全不用换气,本来那道动若蝙蝠,形似鬼魅的人影,轻轻一飘,便是十余丈,但渐渐地被反超,再被远远落在后面。
嵩山脚下。
“蝠王,你不愧是有当世无双的轻功,我还是生平第一次在轻功方面落于下风。”
温良提着一个身穿僧衣的和尚,笑呵呵的看着逐渐跟上来的韦一笑。
而韦一笑望着急掠而行的某人,还能够丝毫不受影响的出声说话,不禁抱拳苦笑一声,以示甘拜下风,自愧不如。
温良嘴角微勾,却是在跟韦一笑比拼轻功之际,看穿了他施展轻功时使力运劲的法门,倒是得出一个结论。
韦一笑的轻功造诣能至如此地步,固是因所使轻功极为上乘的缘故,但也出于天赋,对轻功一道天生异禀,从而旁人就算毕生苦练,也决计到不了这等境界。
不过他刚好在轻功一道上也天赋异禀,以至于速度和身法愈发的迅疾和飘逸,转瞬一掠便可达十一丈,看的韦一笑是既难言又觉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