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硝烟之下,江南小城里那一对曾经的青梅与竹马,心照不宣地告诉了彼此一些故事,又隐瞒了不少的事情。
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不希望对方担心。
仅此而已。
9月25日的大清早。
陈怀民的房门忽然被杨惠敏用力推开,她激动地大声喊着。
“陈怀民,陈怀民!”
“你快看报纸啊!报纸上登了——平型关大捷!”
陈怀民蓦地从病床上站了起来,但他立刻意识到,平型关在山西省,并不是淞沪前线的地点。
日寇在制造“8·13”淞沪事变前,通过“7·7”事变在华北也发起了侵略战争。
平型关应该是华北战场的一场大胜。
听到不是淞沪前线的捷报,他略微有些失望地垂下头来。
此时,杨惠敏激动地晃着报纸,大声念道:“9月25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第5师团第21旅一部,日军被歼灭1000余人,八路军伤亡4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增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此战堪称是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的典范,足以为全中华民族自豪。”
杨惠敏激动地念道:“陈怀民,你看,不止你们空军在奋战,就连共党的八路军也在奋力打鬼子呢!”
听到杨惠敏的话,陈怀民顿时激起了兴趣。
虽然他知道国民合作的事情,但他也知道,国民政府手上沾满了共产党的鲜血。
别的不说,空军当初在南昌三家店机场时就沾了大量共产党人的鲜血。
井冈山三骁将之一,红三方面军军长“黄公略”就是被国民政府空军给打死的。
国民政府在达成国民合作后,对改编的八路军、新四军也十分苛刻,压缩他们的编制,拖欠他们的给养与军饷
这在军中都不是秘密了,连作为空军基层飞行员的陈怀民都知道了。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八路军最精锐的115师居然敢全力出击,不计代价地去跟不可一世的日军第五师团拼命。
为的只是阻击日军侵略太原,保护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的老巢。
这与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国民政府军队形成了彻底的反差。
“想不到,中国的共产党真的可以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彻底放下与国民政府的血债血仇,全力抗战”
“真是让人钦佩啊!”
陈怀民不禁感慨了一句。
杨惠敏跟着也说道:“对啊,以前的报纸上把他们说得跟‘吃小孩’的魔鬼一样。”
“到底谁是魔鬼,还真不好说呢!”
“其实共党的人哪有这么坏?”
“他们不但不坏,还好着呢!”
听到杨惠敏连续说了这么多好话,陈怀民忽然开口问道。
“你也是他们组织里的?”
杨惠敏摇了摇头:“我在上海的时候,认识不少加入共党的工友。但他们人都挺好的”
她有些害羞地低下头来:“我我哪够格加入共产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