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民只觉得心口骤然一揪。
巴清正手里抓着的那张照片,正是103寝室与阎海文这个编外成员的唯一合照。
航校第六期的阎海文搬到了103寝室的对面。
陈怀民在中央航校的事迹让他崇拜不已,当时就缠着陈怀民跟他拍了一张全家福。
照片上,巴清正最高大,穿着篮球队的无袖背心,站在众人最后。
吴鼎臣穿着白衬衫,领口扣子松开着,两手插兜。
陈锡纯个头最矮,手里捧着航校的教材,看向镜头笑着。
陈怀民被阎海文搂着肩膀,面对这个“社牛”的学弟,脸上带着一丝尴尬的社恐。
四个人都是便装,只有阎海文穿的是中央航校的校服,胸前缝着中央航校第六期的字样。
一年半的航校生涯里,其他飞行员只有出操才穿的校服,阎海文几乎天天都穿。
仿佛,他穿在身上的是荣耀的铠甲,与打回东北老家去的希望。
阎海文不止一次地在陈怀民他们宿舍里说过:“我是一个流亡者,我要打回老家去,要为东北的三千万同胞复仇!”
陈怀民清晰得记着,那小伙子接近一米八的个头,人高马大,眼窝深陷,有着汉族标准的单眼皮,却是个满族青年,他叫阎海文。
就像陈天民后来可以是陈怀民一样。
从此以后的阎海文,就只会叫阎海文了。
陈怀民愣了半晌,开口问道:“阎海文,他是怎么走的?”
因为日军封锁,中国空军得不到美国的原装配件进行修理,中国的霍克3故障率比美国本土高得多。
战时因飞行事故而殉国的飞行员比比皆是。
此外,被日军阵地的高射炮,军舰上的防空炮击落,也是常态。
真正在空中被日本飞机打爆的反而不多。
但令陈怀民没有想到的是,阎海文居然完全不在这几种之列,而且他的死竟是如此地壮烈。
8月17日,为配合地面部队作战,中国空军第五大队第25中队的副队长董明德率领8架霍克3战斗机从扬州出发,攻击位于上海的日军陆战队司令部。
日军陆战队司令部之前已被中国空军袭击过很多次,但每次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无功而返。
面对这九死一生的任务,董明德本来并不想让刚刚毕业没多久的阎海文参加。
但阎海文执意请战,最后董明德只好允许他担任自己的僚机。
有惊无险,第五大队完成了轰炸任务,正准备返航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日军的地面高射炮火突然袭击,阎海文的2510号战机被高射炮弹击中,机身受损严重,逐渐脱离控制,向地面坠去。
阎海文被迫跳伞,因风向不顺,竟降落到了日军的阵地上。
日军见中国飞行员落地,立刻包围,企图活捉他以取得战功。
面对包围,阎海文毫不退缩,迅速拔出随身携带的左轮手枪向日军射击。
然而,敌众我寡,子弹很快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