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本航空母舰带来的巨大威胁,蒋中正下令征集20名敢死飞行员,袭击日寇的航空母舰,并宣布凡炸沉一艘可得赏金20万元,被授予勋章。
20万元奖金对于月工资一百元的飞行员们来讲固然是一笔巨款,但轰炸日寇航空母舰,无异于亲赴龙潭虎穴,九死无生。
但令周至柔等航空委员会干部都没想到的是,征集居然仅开始了一个小时就报满了。
8月16日清晨,台风刚刚停止了一刻钟以后。
中国空军第六大队第三中队长孙省三率领8架美国产“道格拉斯”轰炸机从苏州临时搭建的觅渡桥军用机场起飞,逼近航空母舰时突遭敌机袭击。
两名飞行员中弹牺牲,但依旧顽强把飞机降落在了中国阵地后方,第一次袭击日军航母的计划遂告夭折。
陈怀民后来读到军中报纸,看到两名牺牲的飞行员一名叫桂运光,一名叫黄文模,并不是他的好友李岳龙。
他暗暗松了一口气。
但这样的幸运又能维持多久呢?
当天,日本海军航空母舰“龙骧”号与“凤翔”号出于对我轰炸行动的报复,疯狂起飞,轰炸嘉兴、虹桥、龙华等机场。
中国空军为配合地面部队反击,不计血本也每天频繁出动,轰炸日军在虹口的阵地与黄浦江中的日舰,更与日机在上海上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到8月16日为止,鹿屋航空队就损失了5组机员,最先进的18架95式攻击机仅剩10架完好。
木更津航空队更是凄惨,损失了4组机员,20架飞机仅剩8架能够飞行。
日本海军部根本没有想到,开战三天,第一联合航空队就损失了机员65名,占总数的23。
最新型的95式攻击机损失了12架,占总数的32。
远超他们想象的战损,让日本侵略者也害怕起来。
因为鹿屋航空队损失惨重,日本海军紧急抽调本州大凑航空队全体中下级军官补充血液。
木更津航空队则优先得到从本土补充的新飞机。
从16日后,日本海军部颁布军中密令,严禁95式攻击机单机行动或低空作战,必须用集中编队方式进行掩护,并鼓励采用夜间袭击的方式。
8月17日黄昏,经历了一天的血战,回到笕桥机场休息室的陈怀民。
他脱下航空服,正要解开自己脖子上系着白色丝带。
忽然,他看到了休息室阴影里有一个熟悉的人影。
他穿着跟陈怀民一样的航空服,身材高大。
他此时却蜷在休息室的椅子上,身体像大虾一样缩成一团,发出隐隐约约的抽泣声。
陈怀民好奇地走上前去,认出了那人居然是自己的室友,东北糙汉——巴清正。
没等陈怀民开口,巴清正也看到了陈怀民。
他终于“哇”地一声,痛哭了起来。
陈怀民这才看到巴清正的手里拿着一张合影照片。
自己居然也在那一张照片上。
巴清正抽泣着呜咽道:“怀民,怀民!”
“海文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