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琴笑了笑说道:“若是彼此喜欢,不如做一对鸳鸯眷侣,毕竟这世上也未必都是孤孤单单的苦命鸳鸯。你看粹刚哥跟希麟姐不就挺好的?”
陈怀民知道乐以琴说的是空军第五大队,第24中队的中队长刘粹刚。
他是中央航校第二期,与李岳龙是同学。
他与妻子许希麟是整个空军最令人羡慕的一对神仙眷侣。
刘粹刚在1913年出生于辽宁省一个富庶的小康之家。
他自幼聪慧刚毅,好学不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辽宁省立第一工科学校。
“九一八”之后,刘粹刚觉得唯有加入空军,才能更好地发挥杀敌报国作用,于是报名应考入学。
与此同时,一位毕业于杭州高级中学师范训练班的女学生,由教育局派往附近的临平镇,担任镇立小学校长。这位不足18岁的年轻校长,便是许希麟。
许希麟系名门闺秀,其父早年在安徽广德经营许家祖传的事业,包括酱园、南北货、绸缎布庄、烟酒等,成为潮州、泗安、广德等地区的闻人,历任数届商会会长。
自安徽许家迁居杭州后,虽因连年战祸而家道中落,但排场犹在。
许希麟自小深得父亲和家人宠爱。她虽是个女孩子,许希麟的母亲则对她管教甚严,亲自督促她读古书,求其知书识礼。
家境富裕的许希麟,自学生时代到出任小学校长,追求她的自不乏人。
男孩们写给她的情书盈尺,有破160封而得不到片纸只字回音的纪录。
许希麟家在杭州,每周六必定准时搭乘下午4时开行的嘉兴到杭州的区间车回杭州,周日再搭乘沪班车回临平,从无例外。
1933年春,第一期飞行生完成初级训练,航校学生周末放假外出多往杭州市消磨,星期日也搭乘这列班车回笕桥。
刘粹刚和许希麟千里一线牵的姻缘,就在这段短短的车程上默默滋长。
刘粹刚常在车站或火车上见到许希龄,却不敢打招呼。许希麟虽也注意到了这位军装整齐、英气勃勃的青年空军飞行生,两人却总是彼此擦肩而过,未交一语。
不久,许希麟收到一封长信,写信人正是刘粹刚。他在信中吐露了对许希麟的倾慕之情。由于刘粹刚探听来的线索不甚准确,连心仪之人的名字“希麟”都误写成了“希龄”,许希麟看过此信后毫不客气地提起红笔,把它当成学生作业批改了一番。
她觉得刘粹刚这封有几个白字的示爱信,文笔普通、表达平平,并无过人之处,决定不予理睬。
刘粹刚并不气馁,仍将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情书寄给希麟,有的诉述思念,有的报告受训经过和心得,有的申论抱负,有的闲话家常
有一次,为博得许希麟青睐,刘粹刚甚至驾着航校的教练机,
在许家上空好好做了一回低空特技表演。
这一招还真打动了许希麟,她回了封信。
10月14日,刘粹刚收到许希麟来信:“先生诚意相交,待麟禀知家严慈后,倘蒙家大人许可,他日城站相逢,麟自以礼相待也!”。
短短几句话,让刘粹刚开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