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向国民党提交了《国共合作宣言》,宣言以团结抗日、实行民主政治为主旨,提出了取消苏维埃政府、改编红军为国民革命军等项具体建议,同国民党代表举行谈判。
7月17日,蒋中正根据谈判的结果,表示承认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合法地位,但由于蒋中正对日军侵华仍抱有“和平解决”的幻想,谈判未能继续进行。7月下旬,日本侵略者攻占平津。
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向上海大举进攻,直接威胁首都南京。
情势所迫,不再需要在南昌剿匪的中国空军也终于正式解开了自己的“封印”。
8月13日,淞沪会战正式爆发。
8月14日,上海附近海面挂起了一直不停歇的台风。
日本海军航母上的飞机多次起飞,均被台风摧毁,彻底失去了援助淞沪日军的能力。
这时,我们的空军显得地位格外重要了!
英勇的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在恢复工作的东北神鹰高志航带领下,强行起飞,顶着台风带来的暴雨,从南昌三家店直扑位于前线的笕桥机场。
陈怀民驾驶一架霍克3随行。
航路之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能见度甚至不足两公里。
每次一阵强风袭来,霍克3战机组成的编队集群就像是滔天巨浪里的小舟,一会被抛上浪尖,一会又被打下浪底。
这是稍不留神就会全军覆没的恶劣天气,也是日本航空兵连想到都觉得心头颤抖的飞行任务。
但英勇无畏的第四大队冒着雷电与暴雨,依旧在挺进着。
无线电里,中队长李桂丹大声下令:“所有中队听令,横队改为纵队,超低空跟踪飞行!”
“后面飞机盯住前面飞机的翼灯,一架跟着一架,不要乱飞!”
“到达杭州就是胜利!”
原本李桂丹是没有资格号令整个第四大队的,但他本身是中央航校的教官,又与第四大队官兵朝夕相处,亦师亦友。
几乎没有飞行员反对,所有的飞机自觉排成一排,像穿越雷电云层,呼风唤雨的苍龙,顽强地穿过雷电风雨,朝着笕桥前进!
当第四大队飞抵笕桥的时候,漫天大雨将所有人的衣服,浇得湿透。
霍克3战斗机的座舱是半封闭的,所有飞行员们被暴雨打在身上脸上,高志航为防止视线受阻,甚至要求所有人摘掉了护目镜。
有赖于他平时对第四大队的刻苦训练,就是这样近乎自杀的飞行方式,第四大队竟没有一架飞机失事,全部安全到达了笕桥机场。
可没等陈怀民等人走下飞机,换掉湿衣服,吃上一口热饭
笕桥机场的航空警报就响了起来!
进犯笕桥机场的是日军正是木更津空军连队,基地位于台湾岛的新竹。
台湾岛自马关条约被清朝割让给日本后,一直作为日本进攻大陆的前哨基地。
日本木更津航空队是日本帝国主义航空兵联队级部队之一,是日本所谓“王牌”航空兵部队。
因为上海附近的强烈台风,导致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不能正常起降,日军只能从新竹基地派出陆基航空队发起攻击。
但狂妄的日本航空兵已经被国内的正面宣传给彻底洗脑,以为95式攻击机真的是全世界最先进的飞机,以外自己真的已经世界无敌了。
所以,18架95式攻击机居然敢长途奔袭,袭击中央航校所在的笕桥机场,想要“毕其功于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