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秋去春来,1935年春天来了。
陈怀民所在的第五批学员也顺利完成了中级培训班的学习,升入了高级训练班。
第六批学员们也通过了入伍训练,来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中央航校。
醒村的林荫小道上,顿时多出了许多的新面孔。
他们如当初的陈怀民等人一样,激动地在航校的校训前面合影留念。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其中有一个小伙子住到了他们对门的宿舍里。
对面宿舍的学员沈华栋,在航校训练时坠机殉学,多出来了一个床铺,所以给派来了一个第六期的学生。
那小伙子接近一米八的个头,人高马大,眼窝深陷,有着汉族标准的单眼皮,却是个满族青年,叫做闫海文。
虽然他的家乡在辽宁北镇,跟巴清正的老家吉林宾县相距接近千里,相当于陈怀民从杭州回老家镇江可以跑两个多来回
但还是在住过来的第二天就被巴清正同学正式认证为了他“亲爱滴老乡”。
小湘西陈锡纯撇了撇嘴:“是不是过了山海关的,都是你老乡啊?”
“那列宁是不是也是你老乡啊?”
阎海文虽然是巴清正的“老乡”,但在103寝室里最受他崇拜的人,反而是室长陈怀民。
原来,陈怀民的传说轶事在第六期学员们入伍训练的时候就已经传开了。
尤其是陈怀民带着第五期学员打赢了欧美教官的那场篮球赛,更是神乎其神。
第六期学员们都说陈怀民能跟一米九的欧美巨汉抢篮板球,还有说他学会了大侠霍元甲的迷踪步。
虽然阎海文在看到温文尔雅的陈怀民之后,知道这些说法都不靠谱
但能够阴差阳错与偶像在一个屋檐底下,还住得门对门,依旧让阎海文这个“迷弟”激动不已。
虽然升入了高级班,但陈怀民也不是没有烦心事。
他被战术教练史若怀在“战术思想”这门课上打了全班最低分,并且执意将他分到了侦查组。
对,就是开侦察机的那个组。
高级训练内容是实际的战斗技术,分为侦察、轰炸、驱逐三个组,使学生学会诸如侦察、轰炸、战斗等各种专门的实战技能。
一般情况下,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会被分到驱逐组,驱逐组的组长正是鼎鼎大名的东北飞鹰高志航,教官里则有同样如雷贯耳的李桂丹。
几乎所有人都猜测陈怀民一定会在驱逐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