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众所周知,1932年后国民政府为维持对日备战,开始推行“国难薪”,军官薪资普遍打折。
比如陆军普遍打六到七折,但空军不打折。
这使得空军将官的收入比陆军高的更加明显,甚至出现了“空军比同级高两级”的军界惯例。
形象地说,如果在战场上有一名才毕业的空军飞行员,他的实际地位相当于一名久经沙场的陆军中尉。
就连中央航校的学生,待遇都高到陆军眼红。
除被服、书籍、文具、用具等全由学校优裕供给外,每人每月发给津贴费18元,膳费12元。
还是学生,等于就可以拿上了陆军准尉的工资了。
准尉在陆军中一般相当于副排长,已经是管几十个人的军官了。
中尉那就是副连长,管上百号人了。
吴鼎臣与陈怀民家境都还算不错,完全是因为对飞行的兴趣,加入到了中央航校。
巴清正是东三省的汉子,9·18事变后,日本鬼子的松花江上无恶不作,他出于对日本鬼子的满腔仇恨,加入了中央航校。
但像小湘西陈锡纯这样,主要是为了赚钱,加入空军的人真的非常少见。
陈锡纯说着说着,忽然就讲到了抚恤金的事情。
“航校有规定,飞行人员若因飞行失事或积劳病故,都有抚恤金。”
“其中因飞行失事而伤亡的抚恤金最高,一般有1万元到2万元,最低也有5000元以上。”
另外三人躺在床上,听到陈锡纯的话,忽然心里一揪。
陈锡纯躺在枕头上,看着窗外的月光,仿佛在看着家乡的弟弟妹妹们。
“爹娘还有弟弟妹妹们,可以用这个钱建几间大瓦房,不光可以买鸡鸭了,还可以买几头牛跟老母猪养一养”
他的声音居然还带着一丝憧憬,让其他人都五味杂陈。
“这么多钱,还供弟弟们读书识字,给妹妹们准备嫁妆”
“要是,一下子有这么多钱,该有多好啊?”
吴鼎臣、陈怀民与巴清正面面相觑,整个宿舍里寂静得没有一个人说话。
他们看向躺在下铺的陈锡纯,心中不知道是悲哀还是酸楚。
累世的贫困,底层的绝望,居然让陈锡纯这样未来优秀的飞行员愿意牺牲自己的命去换一两万块钱,给自己的家人们换一个好过一点的日子
吴鼎臣把枕头垫高,对着下铺的陈怀民轻声说道。
“国民政府的四大家族锦衣玉食”
“谁想过底层老百姓的苦难?”
“怀民,这样的政府总有一天会被人民推翻的!”
陈怀民没有说话,他也在望着窗外的月亮。
他想念起了一位北上抗日的故人。
那个跟吴鼎臣说过类似话的青年朋友。
他戴着玳瑁眼镜,说话总是文绉绉的之乎者也。
他叫薛白。
只是不知道,薛白现在出了山海关没有
他到了东北没有,是不是找到了他想找的抗日组织。
也许,他也在同一片月光下,在林海雪原上与战友们一起,准备狙击落单的日本鬼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