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荣矩学成后任空军第五大队第十七中队少尉三级飞行员,其作战风格刚硬迅猛,屡次给日寇以重创。
1944年,戴荣矩在长沙上空时,与日军激战,击落3架日机后他的飞机也严重受损。
戴荣矩爱惜军机,不愿跳伞逃生,想将飞机开回基地,不幸机毁人亡。
后者则热心于革命工作,成为了一名共青团员,开展地下工作迎接了镇江的解放。
虽然后来被错划为右派,但他依旧党心不改,在93岁高龄成为了镇江历史上最年长的新党员。
90岁的时候,何以范依旧对陈怀民返乡一事念念不忘。
“我记得大概十一岁左右的样子,暑假期间,陈怀民回来,就是他骑了个摩托车回来,我就坐在他后面,就从白莲巷这个地方出发,走大市口兜了一圈。”
“他家出个飞行员,我们是非常佩服的!”
30年代的中国,一粒火种就可以点燃燎原的星火,一个站起来的榜样就可以带动一群为国捐躯的勇士。
暑假很快过去了,陈怀民也回到了中央航校。
103宿舍的四个人一起升入了中央航校的中级班。
与此同时,中央航校第六期学员也已经入学了。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第六期的学生要现在南京参加军事基础训练,合格后才会转来杭州笕桥中央航校。
所以,陈怀民所在的第四期航校生,还是整个中央航校里资历最浅的“小弟弟”。
虽然他们是资历最浅的一届,但名人已经不少了。
尤其是陈怀民所在的103宿舍。
“小湘西”陈锡纯在学习上是有名的拼命三郎,对航空知识的渴望简直无穷无尽,下课时间几乎都泡在图书馆里。
用美国教官的话讲,就像是“饿死鬼见到了面包一样。”
东北小伙巴清正则是校篮球队的大中锋,是球场上的拼命三郎,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主力了。
吴鼎臣出名则是因为他家境贫寒,有点“赤化”,曾经被举报看红色书籍。
政训处的蒋坚忍处长一定要他“退学”,被黄毓沛处长给保了下来,事情闹得很大。
当然,最出名的就是103的“室长”陈怀民了。
陈怀民在航校学生里是有名的打抱不平,是美国教官眼中的“刺头”,让首席教官朱爱德又喜欢又头疼。
喜欢的是,这个家伙简直是生来属于天空的天才。
理论课程、飞行课程几乎全部满分,英语更是好得没话说。
头疼的是,这家伙能够跟航校的美国教官用原汁原味的美国俚语对骂的那种。
谁也不知道他哪里来那么大的美国俚语词汇量,骂起美国教官来简直熟门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