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毓沛开着“春达浦”三轮摩托车在中央航校里转悠。
陈天民虽然不是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乡巴佬,但看着花园式的中央航校,还是东张西望,像极了进大观园的刘姥姥。
蒋介石为了建立他的“新空军”,创办中央航空学校不惜从各方面予以优待,特别是物质生活,给以特殊的待遇,借以收罗一部份空军人员和青年学生,为之效命。
绝大多数的干部家属和美国顾问都集中住在笕桥新村,新村与中央航校相连。
笕桥新村都是新建的西式楼房,只有一部分平房。
校长、副校长、教育长和美国总顾问每家住一栋楼房。
处长、副处长、独立的科长、校长办公厅秘书和美国顾间每两家住一栋楼房。
其他科长、组长和飞行教官每四家住一栋楼房。
低级的一般官佐家属则住在新式平房内。
新村设有自来水,暖气设备,卫生设备等,科长以上的家中都装有自动电话。所有房屋四周,都栽有花草树木,形成园林化,相当美观。
另有一座大楼房,作为军队俱乐部,内设各种娱乐室、阅览室、招待所、中餐厅与西餐厅、浴室、理发室等。此外,还有一所子弟小学、一所幼儿园,设备都很完善。
要说这里是一个小城市,都不为过。
黄毓沛带着陈天民走马观花,介绍说道。
“航校里除了美国教官,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两个处室,一个是我带的教育处,一个就是政训处。”
黄毓沛开着车,从醒村公路两边的桃花林中穿行。
“教育处,下面设有教授科跟飞行实训科。后面那个归美国教官管,没什么好说的。”
“我这手底下的教授科长叫孙炎,他可是个有意思的人物”
陈天民不禁竖起耳朵听着。
黄毓沛继续说道:“他虽然是个河南人,但却是东北航空学校毕业的,曾经被选送去日本留学,是张少帅的旧部。”
“所以没有人比他更懂日本人的飞机与战术,这也是我让他做教授科长的原因。”
“教授科底下还分分发动机组,电气通信组,空中轰炸组,战斗射击组,侦察照相组,飞机装备和仪表组,体育组等。”
黄毓沛扳着手指头,如数家珍道。
“发动机组长饶国璋,江西人,留法学航空机械回国来这里任教的!”
“电气通信组长尤嘉璋,浙江人,上海无线电学校毕业的高材生。”
“飞机组长项惠民是法国留学生。”
“轰炸组长王卫民、战斗组长王清茂,侦察组长王再长,都是东北航校最优秀的学生,都被我们调来了!”
“体育组长徐汝康是中央国立大学体育系毕业的”
“都是我们精挑细选的好老师,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陈天民被黄毓沛这么一介绍,越发憧憬起即将开始的学校生活了。
“政训处,内设理论教学科和思想教育科。处长是蒋坚忍中校,他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毕业生,一直做政治工作。”
“政治理论教学科长徐鹤林,是个浙江人,理论教官张韶舞、周禧,其中周老师跟你是江苏老乡。”
黄毓沛的摩托车从蒋坚忍的小楼前停靠了一会,忍不住吐槽说道:“至于蒋坚忍处长,你过几天开学就会看到他了。”
陈天民不禁问道:“蒋处长亲自教我们?”
黄毓沛用带着广东口音的方言,愤愤不平道:“他一个搞政治工作的,偏要加入到第五期航空学校,来当空军。因未经过飞行体格检査和高中以上学科考试,在教务会议上被我们都给否了”
“但他还是正式入学了,据说他是蒋委员长的堂侄子,被蒋介石特批入学的。”
“堂堂陆军少将,来空军当中校,还跟你们一群年轻人当同学,他可真是不知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