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的春天,杭州西湖边的苏堤上春意盎然。
杭州火车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一道熟悉的身影。
林岳龙他戴着镶着中央航校帽徽的大檐帽,穿墨绿色呢子制服,英式立领上的风纪扣搭得紧紧的,左胸上缝制着中央航校的“飞鹰螺旋桨”图案,以及他的学员编号。
他仿佛长高了一些,在火车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身穿军装的林岳龙,不时吸引着周围人的目光。
陈天民看到了林岳龙,林岳龙自然也看到了陈天民,他朝着自己这位许久未见的同乡兼战友招了招手。
这一年,陈天民已经18岁,林岳龙则已经21岁了。
林岳龙走到陈天民旁边,为他提起行李箱,笑了笑说道。
“陈天民,几个月没见,你个头都窜得跟我差不多高了。”
两人上次分别还是1933年的春天,林岳龙先通过了南京复试,又通过了杭州的终试,成功入选了第二期中央航校。
至于是不是黄毓沛打的招呼“闹乌龙”,招了林岳龙这个镇江人,不得而知。
等陈怀民也来到杭州笕桥学习的时候,已经是第五期的学员了。
两人出了火车站,挤上了公交车。
售票员一看到林岳龙胸前的校徽,笑着热情说道:“你是航校的吧?”
“你们替俺们保家卫国,免票,免票!”
他看向女售票员,刚要开口。
林岳龙笑着说:“这是我的老乡兼学弟,第五期的航校学员,今天才到杭州。”
林岳龙身边,一名工人模样的男子,从口袋里取出十枚铜元,递了过去。
“他们俩的车费!我给了!”
工人模样的男子看向陈天民跟林岳龙,笑着说:“以后你们都是要在天上打小鬼子的好汉,保家卫国,还要靠你们呢!”
林岳龙似乎早已习惯了这一切,他朝着女售票员与那名工人点了点头,敬了个军礼作为感谢。
陈天民从没想过,航校的学员在普通的杭州市民当中居然有这么崇高的地位。
两人坐在公交车靠窗的位置,看着车窗外,热闹的杭州街道。
忽然,林岳龙拽了陈天民的胳膊一下。
“你看,西湖!”
陈天民顺着林岳龙的手指望去,只见车窗外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碧波万顷。
湖上有摇着橹的船夫,还有采莲的少女。
湖心有凉亭,还有三座石塔竖立在水里。
陈天民只看了一眼,眼睛就挪不开了。
“这西湖也太美了!”
“那湖心的石塔,就是传说中西湖十景里的‘三潭印月’,对吧?”
林岳龙笑了笑说道:“对,每个月十五的晚上来看,那才好看呢!”
“放心吧,到时候学校会组织来玩的,到时候慢慢看!”
陈天民顿时惊喜道:“真的假的?学校还组织这个?”
林岳龙倚在木质座椅上,笑着说:“每逢星期天,学校会组织校车去游西湖。你是不知道,杭州的姑娘们有多喜欢我们这些空军”
看到林岳龙的脸上有骄矜之色,陈天民把目光从西湖收了回来,笑着对他问道:“林岳龙,那你谈没谈个杭州姑娘?”
林岳龙的脸上露出一丝羞怯,他叹了一口气说道:“等你入学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