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爱德的发问,毛邦初微微一愣,竟是突然有些答不上来。
虽然他是中央航校的首位校长,但在飞行一道上它并非特别精通
能够当上校长完全因为他的时候,是蒋介石的侄子,与是否业务精深,其实并无什么联系。
就在他尴尬愣住,焦头烂额的时候
一名身穿军装,脚踩皮鞋的青年将官,身子笔挺,他缓缓走了过来。
“朱爱德先生,我想你的问题,我能够回答。”
那名年轻将官接着用流利的英语,继续说道:“中国空军不比欧美各国,起步晚,底子薄。本国也没有自己的飞机”
“那么在天空作战,我们唯一能够依赖的只有自己。与敌偕亡,那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勇气。”
“敌军拥有钢铁的武器,那么我军拥有钢铁的意志,方才能够勉强匹敌。”
“1·28淞沪会战时,我中国空军便是如此,向来劣势,但死战不退。”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夫舍死,万夫莫当’的古训。”
“虽然人类的武器日新月异,但战争的逻辑其实并未有什么彻底的改变”
年轻将官娓娓道来:“如果中国空军的军人,人人舍生忘死,则敌寇虽胜,也要多付出千倍、百倍之损失。”
“如果中国空军像欧美一样。允许甚至鼓励飞行员跳伞或者投降”
“则我空军与敌相比,再无半点优势,不战亦死,战亦死。”
“那如果不要组建空军的好。”
年轻将官有些嘲讽地咧嘴道:“飞机这么贵,培养飞行员这么烧钱,有这些钱还不如多造一些坦克、大炮来的实际,不是吗?”
听到年轻将官的话,站在朱爱德身后的十名美国飞行员竟是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毛邦初也懂英语,他听到这里,也是忍不住猛猛点头。
朱爱德看向那名年轻将官,眼神有些热诚,主动伸出手来。
“用你们中国的一句老话送给你”
“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年轻将官笑了笑说道:“不敢当,不敢当!”
毛邦初赶紧在一旁介绍说:“朱爱德先生,这是我们航空委员会的周至柔主任。”
周至柔于1919年进入保定军校第八期步兵科学习,1922年毕业。
1924年到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队,加入中国国民党。
1931年起,先后任第十八军第十四师副师长、师长、第十八军副军长。
他长期对欧美各国的军事,尤其是空军有研究,遂被蒋介石安排在了航空委员会里面、
周至柔笑了笑说道:“朱爱德先生,久仰大名了!”
很快,在毛邦初、朱爱德等人的努力下,重铸中国空军的大业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朱爱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南京国民党空军现有的200名飞行员按照美国空军的标准进行筛选和鉴别。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吃惊的发现这200多人中竟然有150多人跟不上飞行员的标准。
朱爱德的建议下,毛邦初毫不犹豫决定将这些不合格的人员全部剔除,以免浪费经费。
同时,中央航校向全国有志青年发出了邀请——欢迎报考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