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一名镇江青年也说道。
“还是蔡廷锴将军说得对,知道小日子鬼子没安好心!”
他眼神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就是不知道,我们这次来前线,能不能亲眼见到蔡廷锴将军。”
“若是能得到他的签名可真就太好了!”
自“一·二八”事变以来,随着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对日军的顽强作战被全国媒体集中报道。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也成为了全国人民眼中的“偶像”与“明星”。
蔡廷锴将军领衔发表的《告第19路军全体官兵书》与《告淞沪民众书》更是在民众间疯传,传抄之盛,一时间洛阳纸贵。
“宁为玉碎而荣死,不愿瓦全而偷生。”
“为救国而抵抗,虽牺牲至一人一弹,绝不退缩,以丧失军人之人格。”
“此物此志,质天日而昭世界,炎黄祖宗在天之灵,实足凭之!”
这些名句更是被各大媒体、报刊引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像镇江义军救护队这样的热血青年,义无反顾地奔赴淞沪战场。
陈天和毫不例外地也是其中的一员。
他随身携带,爱不释手的软面抄里,开篇就抄写着蔡廷锴将军的《告第19路军全体官兵书》。
提到蔡廷锴将军,青年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听说将军平时一身白袍,使双枪,枪法特别准”
林岳龙旁边一名镇江青年神往道:“两里开外就能一枪干掉鬼子的机枪手!”
“人称战场赵子龙”
青年里也有人说道:“我也听说了。说书先生讲过,蔡廷锴将军是得到了‘燕子李三’的真传,不仅枪法准,而且身法更好,会飞檐走壁。”
众人越说越玄乎,陈天和与陈天民两兄弟对视一眼,眼神里有些无奈。
在第19路军从江西换防淞沪的时间,兄弟两人就在警察局里见过与父亲陈子祥会话的蔡廷锴将军。
方正面庞,眼窝深陷,寸头短须,有着粤籍将领一贯的面部特征,平日里穿一件呢绒军装。
跟小说里的白袍小将形象毫不相干。
不过陈天民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薛白虽然已经启程北上抗日,但他之前带给陈天民的进步杂志里,经常提到这位将军。
第19路军从江西调防,也是因为他拒不执行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坚持“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这样正直的言行,得到了海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推崇与认可。
此时一阵刺耳的刹车声,旋即是紧急刹车时的巨大惯性,瞬间让车内众人摔得七荤八素,人仰马翻。
一阵阵尖锐的哨吗,打断了众人的欢叙。
林岳龙一头撞在车厢的门板上,头上鼓起了一个大包,捂住脑袋,骂骂咧咧道。
“他妈妈的,会不会开火车?”
“不会开,不要开!”
车厢里顿时骂声一片,忽然,一阵刺耳而连续马达声从车厢上方响起。
陈天民的眼神一变,他一把拉住身边还在喋喋不休的林岳龙。
“不好了,快下车!”
“所有人立刻下车!”
“快,再不下车,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