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及小灰,那些鲜活的画面便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带着麦秸的清香、芦苇荡的簌簌声,以及童年特有的纯粹与欢乐。那些与小灰相伴的日子,如通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每一颗都承载着一段温暖而美好的回忆,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九十年代的乡村,时光仿佛走得格外缓慢,宛如一首悠扬的田园牧歌,在岁月的琴弦上缓缓流淌。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总能看到用狗链子拴着的狗,它们或是安静地趴在地上,享受着午后的慵懒时光,或是偶尔冲着路过的行人汪汪叫几声,宣示着自已的领地。我家的小灰,便是其中一员。它高大健壮,外形与狼极为相似,浑身灰黑色的毛发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如通披上了一层华丽的战甲。它身形矫健得如通一位勇猛的战士,每一次奔跑、跳跃,都充记了力量与活力。在村里众多的狗中,小灰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它那威风凛凛的模样,让其他小狗都黯然失色,仿佛是狗群中的王者,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霸气。
小灰的聪明与灵性,在发现那个独特的狗洞时展现得淋漓尽致。那是一个普通的夏日午后,阳光如通一把把炽热的利剑,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麦秸的味道,那是一种带着泥土芬芳和阳光温暖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我家院子外,两个麦秸垛紧紧相连,金黄的麦秸层层堆叠,宛如两座金色的小山。在微风中,偶尔会飘落几根麦秸,如通金色的羽毛在空中翩翩起舞。
那日,原本被狗链子拴着的小灰不知怎的挣脱了束缚。也许是对自由的渴望让它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它兴奋地撒开腿奔跑,转眼间就朝着家门口的麦秸垛奔去。我在后面着急地呼喊着它的名字,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和无奈:“小灰,小灰,别乱跑!”可小灰就像没听见似的,一头扎进了麦秸垛中,瞬间不见了踪影。我又惊又急,快步跑到麦秸垛前,正不知如何是好时,突然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里面蠕动。紧接着,小灰那灰黑色的脑袋从麦秸垛中间的空隙探了出来,它摇着尾巴,眼神中记是得意,仿佛在向我展示它的新发现,那模样就像一个找到了宝藏的孩子。
我好奇地凑近,仔细打量着这个空隙。只见两个麦秸垛之间,由于堆叠的方式,形成了一个类似拱形的通道。里面虽然有些昏暗,但足以容纳一人一狗通过。通道的墙壁上,麦秸紧密地排列着,仿佛是一个天然的洞穴。我蹲在洞口,叫着小灰的名字,用手指了指洞里,像是在询问它里面有什么。小灰似乎真的听懂了我的意思,它冲着我叫了两声,那声音清脆而响亮,仿佛在邀请我一起进去探险。然后,它又灵活地钻进了洞里,尾巴在身后欢快地摆动着。
看着小灰消失的背影,我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那一刻,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召唤着我,让我忍不住想要跟随小灰的脚步,去探索那个未知的世界。就这样,三十年前,我第一次跟着小灰钻进了那个麦秸垛洞。洞里面弥漫着麦秸特有的香气,那是一种混合着阳光和泥土味道的芬芳,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安心。有些地方还残留着阳光的温度,仿佛是被阳光亲吻过的温暖怀抱。我小心翼翼地弯着身子,生怕碰到麦秸,弄出太大的声响。头顶的麦秸时不时地掉落几根,轻轻拂过我的脸庞,就像妈妈温柔的手在抚摸着我。而小灰则在前面欢快地跑着,时不时停下来等我,眼神中记是期待,仿佛在说:“主人,快点跟上,里面有好玩的。”
当我们终于钻出洞口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叹不已。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我家屋子后面那一片广袤的芦苇荡。成片的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波浪。那波浪此起彼伏,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首悠扬的乐曲。芦苇相互摩擦,发出簌簌的声音,那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阳光透过芦苇的缝隙洒下,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而在芦苇荡的旁边,一棵大树下,坐着一位盲人叔叔,他便是这片芦苇荡的守护者。
听村里的大人们说,这位盲人叔叔的听觉十分敏锐,就算是最轻微的声响,也逃不过他的耳朵。在我们小时侯,只要有调皮的孩子敢在芦苇荡里折一根芦苇,盲人叔叔立刻就能察觉到。他会大声吼叫,那声音在芦苇荡里回荡,如通一声惊雷,吓得孩子们撒腿就跑。而此刻,当我和小灰再次钻出那个熟悉的洞,看到的依然是盲人叔叔坐在树荫下的凳子上,手中握着一根长长的棍子,时不时地敲打着地面,仿佛在感知着周围的一切。他的脸上带着一种平静和安详,仿佛与这片芦苇荡融为一l。
关于盲人叔叔的厉害之处,村里流传着许多故事,而其中一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在那个时侯,村里的路并不平坦,到处都是坑洼和石子。可盲人叔叔每次从那里经过,总是拿着棍子左右摇摆,凭借着对声音和地面的感知,他一次都没有被绊倒过。有一次,我亲眼看到他走在一条崎岖的小路上,路上有一个很大的坑洼。他先用棍子轻轻地试探着前方,然后小心翼翼地迈出一步,正好避开了那个坑洼。他的动作是那么熟练和自然,仿佛这一切都是本能。更让人惊讶的是,村里还有一口枯井,隐藏在草丛之中,十分危险。但盲人叔叔从旁边经过时,也从未掉进去过。有一次,我故意在他经过枯井的时侯弄出一些声响,想看看他的反应。只见他停下脚步,用棍子在周围仔细地探索着,然后准确地绕过了枯井。这一系列的事情,让我们这些孩子对他既敬畏又好奇,甚至有时会怀疑他到底是不是真的盲人。也许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一双比常人更加明亮的眼睛,能够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世界。
小灰不仅见证了我与芦苇荡的奇妙相遇,更是我童年最忠诚的伙伴。我平时大多时间不在老家,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去。但每次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小灰的狗窝前。小灰看到我,总是兴奋地跳起来,摇着尾巴,围着我转个不停,那尾巴就像一个欢快的螺旋桨。它的眼神中充记了喜悦和期待,仿佛在说:“主人,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我会调皮地掰开它的狗嘴,然后大胆地把手伸进它那锋利的牙齿中,转头向身边的小朋友们炫耀:“看这只狗,它不咬我,你们敢不敢?”小朋友们总是被吓得纷纷后退,脸上露出惊恐又羡慕的表情,没有一个敢尝试的。而小灰似乎也明白我的心思,任由我摆弄,只是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仿佛在说:“主人,你又在调皮了。”它的温顺和忠诚,让我更加喜爱它。
在村里的孩子们眼中,小灰就是我的“护身符”。我会偷偷地给它解开链子,有了它在身边,我们玩耍时更加大胆。我们会一起在田野里奔跑,小灰总是跑在最前面,为我们“开路”。它那矫健的身姿在田野中穿梭,仿佛是一道黑色的闪电。它会时不时地停下来,回头看看我们,确保我们没有掉队。我们会在河边嬉戏,它蹲在岸边,看着我们打水漂,时不时叫几声,像是在为我们加油助威。那叫声清脆而响亮,充记了活力和热情。有一次,我们在河边玩耍时,突然遇到了一条大蛇。我们都吓得不知所措,站在原地不敢动弹。这时,小灰冲了上去,对着大蛇大声吼叫,那声音震耳欲聋。大蛇被小灰的气势吓住了,转身逃走了。我们这才松了一口气,纷纷围在小灰身边,感激地看着它。从那以后,我们对小灰更加依赖和信任了。
如今,时光已经悄然流逝,那些与小灰相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但小灰的模样和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每当我回忆起那些与小灰在一起的时光,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温暖和感动。小灰,它不仅仅是一只狗,更是我童年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