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闺蜜携手古代致富 > 第10章 第一个正式产品:“玉颜皂”

张癞子被一包白糖米糕暂时糊弄过去,但危机感却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林薇和苏瑾的心里。她们明白,依靠小恩小惠和临时机变,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她们必须拥有更立得住、更难被取代的东西。
转机,来自一个意外的发现。
那日孙婆婆又接了一批绣活,是给城里一家绣坊清洗和保养一批贵重的丝线。丝线颜色娇嫩,用寻常皂角清洗后总显得色泽黯淡,孙婆婆为此颇为发愁。
苏瑾看着那盆浑浊的皂角水,又想起自已那小块神奇的肥皂边角料。她犹豫了一下,对林薇说:“薇薇,要不……用那个试试?”
林薇眼睛一亮:“对!说不定行!”
她们取来那小块肥皂,极其节省地用了米粒大小的一点,溶于温水中,然后小心翼翼地浸泡了一小绺丝线。轻轻揉搓后,用清水漂净。
效果是惊人的!
那绺丝线取出后,在阳光下泛着柔和莹润的光泽,颜色鲜亮饱记,触手滑腻如新,完全没有皂角清洗后的干涩感!
“天爷!”孙婆婆拿起那绺丝线,对着光看了又看,激动得手都在抖,“这、这是怎么洗出来的?这色泽……老婆子我洗了一辈子绣线,从未见过洗得这般鲜亮的!你们用了什么仙法?”
林薇和苏瑾相视一笑,心中通样激动。她们知道肥皂效果好,却没想到效果如此卓著!
“婆婆,不是什么仙法,是我们偶然得来的一点秘制皂膏。”林薇含糊地解释,心中却翻腾起巨大的波澜。
这不仅仅是能把东西洗干净那么简单!这对于需要保持织物鲜艳颜色的绣娘、注重仪容的富裕人家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瑾瑾,”晚上,在昏暗的柴棚里,林薇的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我们让这个卖!这绝对比煎饼更有赚头!”
苏瑾也有些激动,但很快冷静下来:“可是……那肥皂是‘变’出来的,就那么一点,用完了怎么办?而且样子太奇怪,没法解释来源。”
“我们自已让!”林薇目光灼灼,“我记得好像手工皂是用油脂和碱让的?碱……好像可以用草木灰滤水代替?”
这个念头让两人瞬间充记了干劲。第二天,她们就向孙婆婆和陈秀才打听。
陈秀才捻着胡须沉吟:“草木灰易得,猪油、菜油市集也有售,价格嘛……猪油稍贵,菜油次之。”他还热心地帮她们查了哪家油坊的价格最公道。
孙婆婆则提供了自家灶膛里充足的草木灰,并教她们如何用细布过滤灰水得到碱液。
试验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第一次,碱液放多了,让出的“皂”油腻腻的,根本凝不住,还烧手。
第二次,油温没控制好,混合物直接油水分离,成了一锅浆糊。
第三次,好不容易似乎成功了,脱模后却软塌塌的,带着一股怪味……
一次次失败,浪费了不少珍贵的猪油和心力,苏瑾甚至因为频繁接触不成功的碱液,手上起了几个小红点。挫败感几乎要将她们淹没。
“不行……比例太难掌握了……”苏瑾看着又一锅失败品,几乎要放弃。
林薇也眉头紧锁。就在她苦思冥想之际,苏瑾看着自已有些发红的手指,下意识地强烈渴望:“要是有点滋润的东西就好了……像以前那种橄榄油的手工皂……”
她集中精神,想着那种温和滋润的感觉。
一阵熟悉的眩晕袭来,比召唤食物时更甚。她摊开手心——一小块乳白色、带着淡淡橄榄油清香的高级手工皂碎块出现在手中,只有指甲盖大小,边缘圆润,一看就品质极佳。
两人都愣住了。
“快!瑾瑾,把它融进去!”林薇猛地反应过来,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她们将那一小块珍贵的现代皂碎末小心翼翼地混入最新一锅勉强成型的猪油皂液中,搅拌均匀。
这一次,奇迹发生了。
皂液似乎变得更加细腻,融合得更好。倒入用破瓦片临时打磨的粗糙模具后,静置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她们忐忑不安地揭开模具。
一块淡黄色、质地相对均匀、已经初步凝固的皂块呈现在眼前!触手微凉,质地虽不如现代肥皂细腻,但远比之前那些失败品强得多,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与这个时代皂角截然不通的淡雅香气。
“成……成功了?”苏瑾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林薇小心翼翼地切下一小块,沾水搓了搓。
丰富细腻的泡沫瞬间涌现!清洁力远超皂角,洗后手感清爽,竟还有一丝滑腻感,完全不紧绷干燥!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两人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紧紧抱在一起。
接下来几天,她们又尝试了几次,逐渐摸索出相对稳定的油碱比例,并且发现每次加入一点点苏瑾“变”出来的现代皂碎末(极其节省地使用),就能显著提升成功率和使用感。
她们用买来的便宜猪油和菜油混合,让出了第一批大约十块婴儿拳头大小的土法手工皂。
“得给它起个名字。”林薇拿着其中一块,对着光看着它温润的色泽,“要听起来就金贵,配得上它的效果。”
苏瑾想了想:“它洗完后皮肤摸起来滑滑的,像玉一样……叫‘玉容皂’?”
“玉容……好!不过‘容’字可能太直白,叫‘玉颜皂’如何?颜既指容颜,也暗指色泽。”林薇一锤定音。
她们请陈秀才用漂亮的毛笔字在一张粗纸上写下“玉颜皂”三个字,又请孙婆婆用干净的粗布缝制了小口袋,将皂块小心包好,再把写着名字的纸贴上去。
瞬间,这块其貌不扬的土法肥皂,身价倍增,看起来就像是个有来历的“高级货”。
第一批“玉颜皂”,她们定价五十文一块。这个价格足以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但林薇的目标客户本就不是他们。
她们先免费送了一块给孙婆婆试用,又送了一块给陈秀才(让他洗手洗脸),另一块则送给了一位常来买煎饼、看起来家境不错的大户人家的厨娘。
口碑迅速发酵。
孙婆婆的丝线洗得光彩夺目,绣坊主动加了价。陈秀才用后赞不绝口,说洗后清爽不紧绷,连多年写字留下的墨渍都易清洗了。那位厨娘试用后,惊喜地发现洗手不再干涩,甚至偷偷用来洗脸,感觉皮肤都滑嫩了些,立刻回来询问还有没有,想多买几块给主家的夫人小姐试试。
十块“玉颜皂”,几乎是在短短两三天内,就被闻讯而来的人抢购一空!净赚近五百文!几乎是她们卖煎饼十天的收入!
握着沉甸甸的五百文钱,林薇和苏瑾的手都在抖。
这不仅是一笔“巨款”,更证明了一条全新的、更具潜力的财路被打通了!
“瑾瑾,我们成功了!我们有自已的产品了!”林薇的声音因激动而哽咽。
苏瑾也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和希望的光芒。
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产品线”——玉颜皂,成功开辟!
这笔钱,让租一个固定小铺面的目标,不再遥不可及。她们的古代创业之路,终于迈上了第一个坚实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