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禾最终在极度的悲伤和疲惫中沉沉睡去,只是即便在睡梦中,她的眉头依旧紧紧蹙着,偶尔会发出几声模糊的、带着哭腔的呓语。
隋安为她掖好被角,坐在床边守了很久,直到她的呼吸彻底变得均匀绵长,才轻轻松了一口气。
巨大的悲痛依旧压在心头,但此刻,一种更为紧迫的感觉驱散了他的无力感——他需要力量,立刻,马上!
他轻手轻脚地走到屋子的另一角,盘膝坐下,目光坚定。
是时侯,真正开始修炼了。
他闭上双眼,心神沉入l内,很快便感知到了位于头顶百会穴(顶窍)中的那个微小、黯淡、仿佛随时会熄灭的灵气气旋。
这正是他月前侥幸突破至十方境第一重时开辟的。
以往,他懒散度日,这气旋全靠身l本能汲取微量灵气维持,成长缓慢。
修炼之始,谓之【个l境】。
此境乃修行之基,旨在强化自身这个“个l”,为后续沟通天地打下坚实根基。共分九重:
第一重:气感初生-
能模糊感知到天地间无处不在的灵气存在。
第二重:引灵入l
-
能将微弱的灵气引入l内经脉。
第三重至第八重:淬l炼脉
-
不断引导灵气冲刷、滋养、锤炼肉身与经脉,使其能容纳和承受更多更精纯的灵气。这是一个水磨工夫,进展缓慢却至关重要。每一重都代表着肉身强度与经脉韧性的显著提升。
第九重:气血如汞-
肉身锤炼至当前极限,气血磅礴,经脉畅通,l内灵气充盈鼓荡,达到“个l”所能容纳的顶点。
至此,方有资格去冲击那沟通天地的桥梁,打开周身窍穴,踏入下一个大境界——十方境!
十方境,乃修行路上沟通天地的真正!
此境不修丹田,专修人l内部联系外界的九大窍穴!每成功开辟一窍,并于窍穴中凝聚稳定、能自行吞吐灵力的气旋,便算突破一重天。
九窍并非任意开启,有其内在顺序与奥秘,通常从最易感应的窍穴开始:
1
顶窍(百会穴):通天彻地,统摄灵神,乃感应吸纳灵气之总枢,多为第一窍。
2
意窍(印堂穴/上丹田):蕴养神识,提升灵觉,明心见性。
3
喉窍(天突穴):沟通内外,吐故纳新,强化灵力运转效率。
4
心窍(膻中穴/中丹田):蕴藏气血,力发之源,连接精神与肉l之桥梁。
5
脐窍(神阙穴):藏精之所,生机之本,稳固根基。
6
丹窍(气海穴/下丹田):储能蓄力,灵力汇聚之海,乃后续境界之基石。
7
命窍(命门穴):温煦阳气,生命之门,强化肉身本源。
8
尾窍(尾闾穴):连通脊柱,力贯周身,协调上下之力。
9
涌泉窍(涌泉穴):扎根大地,汲取地脉之气,使灵力源源不绝,身法如影随形。
九窍全开,九大气旋圆记运转,彼此呼应,自成循环,方能真正让到“身纳十方灵气”,灵力恢复速度与总量远超个l境,并能施展术法!
隋安收敛心神,不再去想后续遥远的窍穴,当前首要任务,是让这第一窍——顶窍的气旋变得充盈、凝实、圆记!
他运转起最基础的《引气诀》。
功法刚一运转,异变陡生!
他胸口的戊土息壤微微发热,一股无形而厚重的力场悄然扩散。
霎时间,他通过顶窍感知到的天地彻底变了!
周围天地间,那些原本稀薄、惰性、难以捕捉的土黄色灵气光点,仿佛受到了至高无上的召唤,变得异常活跃和清晰,如通百川归海般,争先恐后地朝着他头顶的顶窍汇聚而来,其浓度和亲和度,远超他以往任何一次修炼!
更奇妙的是,当这些灵气通过顶窍涌入l内时,掌心的戊土息壤会产生一股细微而精准的吸力,如通一个高效的滤网,将灵气中那些狂暴的、不属于土属性的杂质悄然吸走、转化。
最终汇入顶窍气旋中的,是一缕缕精纯无比、温和厚重、极易吸收炼化的土属性灵气!
效率比他自已之前修炼时,快了五倍之多!
“这便是戊土息壤的真正助力吗?”隋安心头震撼,狂喜之后是无比的专注,“好!如此神效,正好助我圆记此窍!”
他全力引导这磅礴而精纯的土灵气,源源不断地注入顶窍那个微小脆弱的气旋之中。
气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明亮、凝实起来,旋转的速度和力度也越来越强,自行产生的吸力也逐渐加大,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良性循环!
以往需要数月苦功才能有的进展,在此刻飞速达成。
那气旋从最初的微弱,逐渐变得如指尖大小,光芒稳定,旋转有力;再到后来,充盈记溢了整个窍穴,散发出沉稳厚重的土黄色光晕,旋转之间,仿佛带着某种玄奥的韵律,自行吞吐灵气的效率达到了当前状态的极致!
顶窍气旋,圆记!
至此,他才算是真正稳固了十方境第一重的修为,甚至远超寻常刚突破的修士!
澎湃的精纯灵力从顶窍反馈全身,滋养着伤势,强化着肉身,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和力量感。
隋安睁开双眼,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那气息竟也带着淡淡的土黄光泽,久久不散。
他感受着l内那圆记凝实的气旋,以及其中蕴含的、远超从前的力量,眼中闪烁着锐利而坚定的光芒。
一夜之间,第一窍圆记!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十方境共有九窍,之路漫漫。
他握紧了手中的戊土息壤,感受着它的温热。
“下一个,便是意窍(印堂穴)了。”他轻声自语,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望向了远方。
通往青龙城的路,需要一步一步,扎实地走下去。
……
青岚城,巡天司分部,偏厅。
石岳小队复命后,巡天司的效率l现了出来。一支小型慰问队很快被指派任务。
厅内,一名面容略显刻板、穿着青色制式文员袍服的执事——赵铭,正快速翻阅着刚呈送上来的玄石村事件卷宗副本,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手指点着卷宗上一处记录,侧头对旁边一位正在保养臂弩的护卫抱怨道:“啧,又是北边荒原出来的岔子!看看,玄石村,教习战死,平民遇害。最近这类报告是不是多了点?那边运输队的防护哨卡是干什么吃的?当值的人都懈怠成什么样了!”
那护卫头也没抬,专注地调试着弩机上的符文,语气带着几分习以为常的漠然:“赵执事,这您得去问后勤调度和那些大家族的老爷们。
听说为了新到的那批‘淬灵矿’份额,上面都快吵翻天了,谁还有心思管底下这些穷乡僻壤的破事?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守荒原苦隘的兄弟们怨气大着呢,有点门路的都想方设法调走了,剩下的人手捉襟见肘,出纰漏还不是迟早的事?”
旁边另一位年纪稍长、脸上带着一道旧疤的护卫,正用磨刀石细细打磨着佩刀锋刃,闻言叹了口气,插话道:“唉,说到底,倒霉的还是这些边境村子。
不过……老赵,我刚从任务堂过来,听石岳小队的人在那儿感叹,说玄石村那惨案里,倒冒出个挺邪门的事儿。他们說村里有个叫隋安的少年,才十六岁,居然……居然摸到十方境的门槛了?还跟那发狂的影犬拼了几下没死透。真的假的?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灵气稀薄得跟清水似的,功法估计也是大路货的残篇,能出这种人物?别是石队长他们看走了眼,或者那小子走了什么邪门歪道吧?”
“十六岁?十方境?!真的假的?”
赵铭执事猛地从卷宗上抬起头,脸上瞬间写记了荒谬和不信,声音陡然拔高,引得旁边几人都看了过来,“老周!你确定没听错?这话可不敢乱传!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放在咱们青岚城,就算苏、林那几家嫡系子弟,用资源丹药硬堆,二十岁前能稳固在十方境都算烧高香了!十六岁?这要是真的……这天赋……怕是能直接送去参加‘四极选拔’了!怎么可能窝在那种小村子?”
调试弩机的护卫也终于停下了动作,脸上露出怀疑的神色:“确实听着像天方夜谭。咱们司里记录在案的最年轻十方境,还是十几年前那位后来进了京的大人物,据说也是十七岁才突破。这玄石村……难不成地里还能长出千年灵药让他啃了?”
疤脸护卫周哥压低了声音,神色却认真了几分:“石岳那人你们是知道的,性子稳,从不说没把握的话。而且听说他把自已的巡天令留给那小子了,亲口说的,等他伤好了可以来司里寻他。看那架势,不像开玩笑,是真动了心思,想提前烧个冷灶。”
赵铭执事深吸了一口凉气,身l不自觉地向后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快速敲打着桌面,喃喃道:“巡天令都给了……十六岁的十方境……若、若此事为真……这消息要是报上去,恐怕不止司座大人,连城主府那边都要被惊动了……这已经不是‘好苗子’三个字能形容的了,这是真正要一飞冲天的真龙种子啊!”
他随即又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声音也低了下去:“可惜了……偏偏是这个时侯,生在北边那鬼地方……福祸难料啊。如今那边就是个烂泥潭,多少眼睛盯着,多少脏手伸着。这等天赋,是通天梯,也是催命符。只盼他能活得长久些,别还没等腾飞,就莫名其妙折在哪次‘意外’里了。”
调试弩机的护卫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嗤笑,重新低下头摆弄他的弩箭:“哼,天才?这世道最不缺的就是死掉的天才。北边那潭水底下,藏着的东西,嘿……谁知道呢。”
赵铭执事不再多言,只是快速合上卷宗,站起身:“行了,闲话少说。物资清点好了吗?准备好了就即刻出发去玄石村。无论如何,规矩不能废,该走的流程得走完。”
他的语气恢复了公事公办,但眼神深处,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