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好啊!”
秦红梅姐妹俩对弟弟这个提议十分的赞同。
“得取个结实好养活的名,叫啥好呢?”
“小满。”
“小满?”
秦红梅看着怀里的奶娃娃,想了半晌忽然就笑了,“小满小满,粮食渐满,咱家的好日子也该跟那小满的节气似的,一点点满当起来!”
“这名字好!听着就喜庆富贵。”
“小满!小满!我是你四哥!”秦建民凑到炕边,逗弄着妹妹。
看着弟弟妹妹纯真的笑脸,秦建华也笑了。
小满,小满,日子总会满起来的!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秦建华就轻手轻脚地起来了。
他没惊动还在熟睡的家人,从锅里摸了个昨晚剩下的烙饼,提着木桶就出门了。
他得先去把昨天的笼起了。
到了地方一拽藤蔓,他顿时有些惊喜。
就见几条巴掌大的鲫鱼、几条泥鳅,居然还有十几只个头不小的青虾!
他忙把鱼虾倒进桶里,重新给笼子加了点麦麸沉回了原处。回到家放进水缸后,这才背着背篓和褡裢,拿着木矛朝着被晨雾笼罩的,莽苍苍的山林走去。
清晨的山林,空气清冽得带着甜味,吸一口肺腑都像被洗过一样。
秦建华熟门熟路沿着先前踩出来的路往前走,眼睛像探照灯似的朝四周瞧。
上次徐妙芬和林晓鸥提的粮票和布票让他实在心动,他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挖到山参。
只要能遇着,哪怕是株小的,也能顶他在地里刨食几个月!
就算遇不着参,也要多采些能换钱的山货。
“榛子,还没熟”
秦建华嘴里念叨着,不过再过个把月这就是好东西了。
再往前走的时候,顺手又采了些冒头的黄蘑菇,还遇到了一片野葡萄。那野葡萄还没熟酸涩的很,但晒干后可以用来泡水喝能败火,他也就采了一些。
不过他采的最多的是山荆子,红彤彤的跟小灯笼似的。这东西供销社有时候也收,可以拿来做果酱。就算卖不到供销社也能拿来给弟弟妹妹解解馋,还能给徐妙芬她们送点。
“这是刺玫!”
秦建华又往前走了走,在一处向阳的山坡上惊喜的发现了一大片刺玫果。
野玫瑰红艳艳的国师挂满了枝头,像是一颗颗红宝石似的看着就让人欢喜。刺玫果味道酸甜,听旁人说富含什么维生素,购销社那边收购的价格很不错,晒干了还能泡酒。
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些好东西,小心的避开尖刺摘了一大堆。
背筐渐渐沉了起来,秦建华抹了把汗靠在旁边的树干上,掏出揣在怀里的烙饼啃了几口。目光依旧警惕地扫视着周围,尤其是那些老松树下、腐殖质特别厚的背阴坡地。
那是山参最喜欢生长的地方。
可能是运气不好,他转悠了几圈也没找着山参的影子,倒是又采了些草药。
秦建华见背篓差不多满了,便晃晃悠悠下山往家里走。
哪想到快到家门口的时候,远远地就瞧见自家院门外戳着俩探头探脑的身影。
是他二叔秦江海,还有他婆娘赵金凤。
细看,他们手里各提着个袋子。
“哎哟!建华回来啦!”
赵金凤眼尖,一看到秦建华顿时满脸堆笑迎了上来,眼睛却一直往背篓上瞟。
“我们建华又进山了啊,瞅瞅这背篓沉甸甸的,真是出息了,真能干!”
秦江海脸上也挤出了笑,但却还维持着他长辈的姿态,“这一趟辛苦了吧?”
“走吧,咱们进去说。”
秦建华没接他们的话茬,扫了眼他们手里的粗布袋子,很快明白他们是来干啥的了。
“有事就在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