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铁丝网,站岗的哨兵,无一不透着肃杀和神秘。
经过层层检查和核实身份后才被放行,由专人将她领到了卫生所。
她拿着调函去办公室报到,负责接待的护士长姓王。
是个雷厉风行的中年女人。
王护士长看了她的资料,又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眼神锐利。
“跟我来。”
王护士长带着她领了白大褂和听诊器,指着一排铁皮柜,
“这是你的储物柜。今天你的第一项工作,去档案室,把所有研究员的健康档案按照新的保密等级,重新归类整理。”
“是。”
苏晚刚从办公室出来,准备去档案室,迎面碰上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苏晚?真的是你!”
杨雪端着一个放着药品的托盘,惊喜地看着她。
杨雪是她卫校的同学,也是她关系最好的闺蜜。
“你怎么也在这?”
苏晚又惊又喜。
“我也是今天早上才接到的通知,咱们班就来了我们俩!”
杨雪压低声音,兴奋又紧张地说,
“这里可真严啊!好了,我得赶紧去给三号实验室送药,回头再聊!”
“好。”
好友的偶遇冲淡了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感。
苏晚定了定神,按照指示牌找到了档案室。
档案室不大,架子上密密麻麻全是牛皮纸档案袋。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纸张的陈旧味道。
王护士长已经提前把需要重新归类的档案都搬了出来,堆在桌上。
“记住,这里面的每一份资料都是绝密,”
王护士长临走前严肃地叮嘱,
“不许看不许问,更不许带出这个房间一个字。整理完后叫我来检查。”
“我明白。”
苏晚立刻投入了工作。
她需要核对每个档案袋封皮上的名字和编号。
再根据旁边一份最新的保密等级名单,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放到不同的架子上。
工作很枯燥,但她做得一丝不苟。
就在她拿起一份档案时,手肘不小心碰倒了旁边一摞刚分好的档案。
哗啦一下,十几份档案袋散落一地。
她连忙蹲下身去捡。
其中,工程师刘振华那份档案的封口线开了,里面的几张报告纸滑了出来。
她捡起来,正准备塞回去,目光却无意中扫到了体检报告上的一行字——
“青霉素重度过敏史”。
作为医护人员,她下意识地多看了一眼。
就在这时,她听到走廊上传来了脚步声。
她心里一紧,赶紧将报告塞回档案袋。
想把封口线重新缠好,可那线头却怎么也穿不进扣眼里。
情急之下,她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用来记录病人要点的笔和小记事本。
想先记下刘工的名字,提醒自己等下一定要把这份重要的档案袋封好。
她飞快地在记事本上写下了“刘振华”这几个字。
也就在这一刻,档案室的门被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