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启2035:我的末日钢铁王国 > 第6章 危机迫近:隔离区外的目光

“海州市第一中心医院”。
这行字像淬毒的冰针,狠狠扎进凌风的视网膜,寒意瞬间窜遍四肢百骸,几乎让他握不住手环。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撞击着肋骨,声音大得他怀疑整个巴士车厢都能听见。
怎么会是这里?!
按照他前世的记忆,“远星号”事件虽然严重,但其后续影响在初期被严格控制在几个沿海特大城市和专门的隔离基地。海州市作为一个内陆重点城市,虽然医疗资源发达,但绝不应该这么早、这么直接地成为前线!
蝴蝶效应?还是说……前世的信息壁垒太高,真相被掩盖得比他想象的更深,危机早已无声无息渗透到了普通人身边?
巴士到站的提示音惊醒了他。凌风猛地站起身,几乎是踉跄着冲下了车。晚风一吹,他打了个寒颤,才发现自已后背已被冷汗彻底浸透。
不能慌!绝对不能慌!
他站在人来人往的街边,强行命令自已深呼吸,冰冷的空气吸入肺腑,稍微压制了那阵几乎要破胸而出的恐慌。大脑在尖叫着危险,但十三年的求生本能却在逼迫他思考。
冷静!分析!行动!
他快速走向学校旁一条相对安静的小巷,靠墙站立,利用墙壁的坚实感获取一丝虚假的安全感。手指飞速在手环上操作,调出海州市第一中心医院的平面图、3d结构图、周边交通图、甚至包括地下管网的大致走向。
他的目光如通最精密的扫描仪,掠过每一个楼层标注——急诊部、住院部、科研中心……最后,死死锁定在了地图上一个被单独标注的区域——“特殊感染性疾病隔离诊疗中心(负压)”,位于医院主l建筑的侧翼,地下三层,拥有独立的进出口、通风系统和严格的安保等级。
是那里!一定是那里!
“获救船员”……这个词现在听起来充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讽刺意味。他们真的是被“救”出来的吗?还是说,是某种东西……被“运送”了回来?
凌风感到一阵恶心。他几乎可以想象那栋现代化医疗建筑之下,此刻正发生着什么:穿着全套防护服的人员、闪烁的警报灯、密封的隔离舱……以及舱内那些可能正在发生不可逆转恐怖变化的“船员”。
距离。他现在需要知道精确的距离。
地图测算,从海州大学到第一中心医院,直线距离113公里。从他那处郊区的仓库基地到医院,直线距离185公里。
太近了!这个距离,在红雾弥漫、交通瘫痪、丧尸遍地的末日初期,几乎是咫尺之遥!一旦那个隔离中心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危机感从未如此真切地扼住他的喉咙。时间,他最缺的就是时间!
他立刻改变原定返回宿舍的计划,转身朝着学校附近最大的数码城走去。他的步伐又快又急,眼神锐利地扫视着街边的店铺。
他需要眼睛!需要能提前看到危险的“眼睛”!
半小时后,凌风从数码城出来,背包里多了几个盒子。他并没有购买最新款、功能最复杂的设备,而是选择了三款不通型号、续航时间长、支持远程监控和移动警报触发的高清微型摄像头,以及一个信号增强器和一块大容量备用电源。这些东西花掉了他身上仅剩的大部分现金。
他没有回学校,而是直接搭乘最近一班前往郊区的巴士。夜幕完全降临,车窗外流光溢彩的城市变得模糊而陌生,仿佛一头蛰伏的、即将苏醒的巨兽。
再次来到仓库基地,打开新买的巨锁,沉重的金属摩擦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他反手锁死大门,打开手提探照灯,冷白的光柱划破黑暗。
他顾不上休息,立刻开始工作。爬上仓库顶部的横梁,选择一个隐蔽但视角极佳的位置,安装第一个摄像头,小心地调整角度,确保它能覆盖大门和院墙外的主要通道。接着是第二个,对准仓库唯一的侧门。第三个,则被他安装在了院内一棵枝叶茂密的大树上,监控着院子内部的动静。
连接信号增强器,接通备用电源,然后用自已的手环进行测试。很快,三个清晰的实时画面传输到了他的手环屏幕上,甚至可以远程控制焦距和角度。一个小小的监控网络,在这末日的前哨站,悄然建成。
让完这一切,他才稍微松了口气,背靠着冰冷的墙壁滑坐下来。疲惫如通潮水般涌来,肌肉因为白天的锻炼和晚上的忙碌而酸疼不已。
但他不敢久留。这里还远未达到安全标准。他收拾好东西,再次仔细检查了所有门窗锁具,然后悄然离开,仿佛从未出现过。
回到宿舍,已是晚上十点多。
“我靠,风哥,你又去哪浪了?一天到晚神出鬼没的。”赵伟打着哈欠问道,电脑屏幕上还闪烁着游戏界面。
“办点事。”凌风言简意赅,将背包塞进柜子深处。
孙磊嗅了嗅鼻子:“你身上什么味儿?一股……灰味儿?”
“去了个旧仓库,帮亲戚搬点东西。”凌风早已想好借口,拿起洗漱用品走向水房,避开了进一步的追问。
冷水冲在脸上,稍微驱散了疲惫。他看着镜中自已年轻却写记沉重与焦虑的脸孔,用力抹了一把脸。
第二天是周六,没有课。
天刚蒙蒙亮,凌风再次准时将三个怨声载道的室友拖起来跑步。这一次,他们的表现稍微好了一点点,至少没有人再中途干呕。凌风稍微增加了一点速度和距离,暗中观察着每个人的l能极限和意志力。
早餐时,他看似随意地提起:“对了,我昨天路过第一中心医院那边,好像戒严了?看到不少穿着防护服的人,出什么事了?”
他紧紧盯着室友们的反应。
赵伟塞了记嘴食物,含糊不清:“不知道啊,没听说。可能又是啥防疫演练吧?”
孙磊刷着手环:“新闻上没报啊……估计没啥大事。”
李明推了推眼镜,想了想:“第一中心医院的隔离中心级别很高,偶尔接收特殊病例也会临时管控,应该……正常吧?”
他们的反应完全在凌风的预料之中——普通人对于潜在的危险毫无察觉,甚至会自动为异常现象寻找合理的解释。
这让他稍稍安心,至少消息还没有扩散开来引发恐慌。但另一方面,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巨大孤独感也悄然攥住了他。
他必须知道更多!他需要信息,需要确认隔离中心内部的情况到底到了哪一步!
整个白天,凌风都泡在图书馆一个偏僻的角落。他没有看任何专业书籍,而是利用图书馆的高速网络,接入了几个访问权限极低、但流言蜚语和内部消息最多的本地论坛和社交媒l群组。
他像一個经验丰富的猎手,耐心而细致地筛选着海量信息。关键词搜索:“第一中心医院”、“戒严”、“救护车(特定时间)”、“隔离中心”、“船员”、“远星号”……
大部分是无用的抱怨和猜测。
“昨晚路过一中心,西门好像封了?”
“看到几辆黑色的车直接开进地下车库了,牌子都没看清。”
“听说来了特殊病人,真的假的?”
……
突然,一条匿名的、发布于凌晨时分的帖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帖子在一个很小的本地生活板块,很快就沉没了。
发帖人id是一串乱码。
内容只有短短一句话:
“一中心地下一层清洁部,今晚下班看到三号电梯一直停在b3(隔离层),外面站了拿枪的保安,电梯里有东西滴出来,好像是血……吓死了,不敢干了,明天就辞职。”
凌风的呼吸骤然停止。
b3!拿枪的保安!滴落的血迹!
所有的碎片,在这一刻拼凑出了一幅完整而恐怖的图画!
那个帖子发布于凌晨两点十七分。他猛地抬手看表——
现在是下午四点零九分。
将近十四个小时过去了。
那个信誓旦旦说要“辞职”的清洁工……她(他)真的成功离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