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盏也会在放假的时候,陪朋友来这边逛街,经常会遇到外国来的游客在这边打卡拍照。
但这边明显不是住宅区,直到车子穿过人声鼎沸的闹区,开到巷子深幽处,停在一处宅院前,立着一块牌子。
「私家宅院,拒绝参观」
厚重的黑胡桃木双开门板,纹理如凝固的暗色河流,镶着黄铜门环,两只石狮子踞守两侧,门楣之上悬着一方乌木匾额,「景府」二字瘦金体,极其有风骨。
陈盏惊讶,以前逛街也来过这里,但往往都会被旁边的保安亭里的大叔拦住,告诉他们这里是私家宅院,不是景区,不对外开放,让她们想逛去别处。
保安亭里的保安只看了眼车牌,便放行了,大门旁边的专供车辆出去的车库缓缓升起来。
陈盏下车后,还是忍不住惊叹道:“这里是周先生的住处?”
张青笑着解释道:“都说榕市中心的巷子跟京城以前的胡同很相似,其实在清朝的时候,都是满蒙八旗子弟的驻地,修的大差不差。
周家老太太祖上是正统的上三旗正白旗出身,巷子文化改造的时候,政府回收,几乎都卖了,老太太想留着,便一直放在这儿,请了专人打理,恰逢周先生这回过来榕川,正好房子坐落中心,交通方便,也就顺势在这儿住下了。”
“周家那位老太太祖上改了名,姓景,所以这里叫景府。”
陈盏闻言,又是对周家财富地位的一次震撼。
门庭深深,迎面并非庭院,而是一道儒雅的青石照壁,刻着水墨意境画,壁前有一方浅浅的水池,池水清澈见底,里面有游了几尾红白锦鲤。
穿过这方屏风般的天地,庭院的面目才真正的显露出来,院落开阔方正,格局承袭了传统四合院的骨架,却又在风格上面作了更符合现代住家的改良。
正北主屋最为轩阔,被改成了小二楼,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飞檐起翘,却铺有大面积的落地窗镶嵌其中。
陈盏去过最奢华的地方莫过于唐宫会所,但这里跟唐宫那种富丽到像暴发户的装潢比起来,这里处处透露着主人家的深厚底蕴。
一路过去,没看见几个佣人,张青说,周京聿不习惯太多人伺候,所以佣人都是每日有固定的时间过来打扫。
至于屋内的陈设,陈盏扫一眼过去,便看到不少青瓷白釉,艺术字画,不出意外应该全部都是真迹。
陈盏刚放下书包,张青去花园房里将那盆睡火莲搬了出来。
不知道这里的佣人每天都如何打理的这盆睡火莲,看着确实不如十月在外婆家时养的那么好。
陈盏也不娇气,挽起袖子就去检查土壤,又让张秘书去拿了些养花的肥料过来。
“榕川已经入冬了,睡火莲在冬季的生长期间需要保持水温在1度以上,否则会停止生长。”
陈盏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也就没有刚开始来时那么的拘谨,一边测量水温一边说道,“如果水温长期低于十度,可能会导致冻害,水深也要在25到30厘米左右,并且水质要保持清洁”
她说完不见张青搭话,便抬眼朝张青递去一个疑惑的眼神。
张青挠了挠头说道:“陈小姐,这花属实娇贵,今后就得麻烦你多照看着。”
他在集团的工作能力强,但养花确实是差点意思。
陈盏闻言,放下施肥的小铁铲,微微抿唇说道:“张秘书,我还要继续上学,不打算每天都住在这边。”
跟了周京聿,但不代表她就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张青倒是善解人意的说道:“这件事,陈小姐只需要跟周先生好好商量即可,周先生很好说话。”
陈盏轻叹了一口气,“或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