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冰宁现在虽不喜袁归雁,但对太子这个懂事的孩子却并无意见,做出恭顺的样子应了,待太子离开,才领着七皇子进了西厢。
西厢里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看年纪应该是六皇子的伴读,两个孩子看上去都很齐整,起身行礼的规矩也不错,应该都是太后喜欢的世家子,只是看衣裳的料子,应该都不是长房嫡支。
也是,哪个世家肯把长房的孩子送到宫里陪一个明显没有前程还顽劣不成器的皇子读书?
一问两人,果然年纪大的是陇西李氏旁支的嫡次子叫李逸臣,年纪小的是太原王氏旁支的庶子叫王博文,两人一个十岁一个八岁,和六皇子倒算年纪相当。
谢冰宁问七皇子:“你的伴读呢?”
七皇子失落的低下头:“母妃说,表哥这几天有些不适,等他大好了我再选伴读。”
谢冰宁体谅的拍了拍七皇子的头,让他坐下才问六皇子的两个伴读:“六皇子呢?”
其中年长的孩子起身回答:“回谢夫子,六皇子有时要快午时才来,以前授课的学士都是不等他的。”
“也好,你们都学到哪里了?”谢冰宁也不打算再等了六皇子了。
李逸臣答道:“两位皇子都还在念千字文。”
“那你们呢?”谢冰宁又问。
世家都有自己的学堂,即使送到宫里做伴读,家里的功课也是不允许落下的,这俩孩子虽然不是嫡支,但看规矩谈吐家里也是重视教育的。
果然,李逸臣有些迟疑,倒是王博文年纪小没有多想:“我已经在读《孟子》,李兄比我学得多,已经熟读《礼记》了。”
谢冰宁点点头,世家教育,果然不俗。
“既然如此”谢冰宁想说既然李逸臣和王博文的进度远远快于七皇子,那也没跟着七皇子背诵百家姓的道理,想让他们自己研读,而她陪着七皇子读千字文,可话还未出口,门就又被人大力推开了。
按照规矩,教习的时候,闲人是不能出入的,能这么不讲规矩的也就只有一个人。
谢冰宁不满的抬头,果然看到了一个极其好看的孩子,那孩子如墨的头发被华贵的金丝缀玉带束起,更显得皮肤莹白如玉。圆圆的脸颊透着健康的粉色,一双杏眼眼尾略微上挑,鸦羽般的长睫几乎碰到如剑般硬朗的眉毛。
如果不是略带阴鸷的表情毁了整张脸的和谐,这孩子简直就是画里走出的神仙童子。
不用猜,这孩子就是那位“淘气”的六皇子了。
六皇子歪头打量了一会儿谢冰宁,扬起嘴角,露出一个恶意的笑,还未说话,就被一只大手抱了起来。
谢冰宁愣住,太后竟然亲自来了。
也许是这些年养尊处优保养的不错,十五年不见,太后竟然没怎么见老,还似乎精神了几分。
她亲自抱着六皇子,理也没理向她行礼的七皇子,只用挑剔的眼神上下看着谢冰宁:“你就是皇帝新封的宫学士?叫什么名字,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