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武侠:开局夺天命 > 第9章
第十日清晨——
"啊——"
一声长啸震动百里山川。
风云骤变,天地为之色变。
易云终于突破武道凝丹境,问鼎当世大宗师之境。
......
剑心院中。
随着长啸声起,一股令人心悸的威压席卷四方。
守候在院中的易系风面露喜色,而陪在一旁的江玉燕却脸色发白。
这股突如其来的威势,对她而言实在难以承受。
按照《武道天书》记载,武道凝丹初成者谓之"虚丹境",乃是武道修行至关重要的分水岭。
先天境可称高手。
唯有踏入凝丹境,方为真正的强者。
先天真气修炼至极致后,经压缩凝聚化为武道内丹。
丹成则真气蜕变为更强大的丹元,举手投足皆具开山裂石之威,大宗师一人可敌千军万马。
至此境界——
仅凭强者威压便可令弱者战意全失,未战先怯。
即便在强国之中,大宗师亦是国之重器。
更可贵的是,武道凝丹才是长生之路的起点。
武道本为征伐之道,前期延寿之效有限。
唯有凝丹成功,生命层次方得蜕变。
初入虚丹境,寿元便可增至两甲子有余。
突破境界后,寿元也随之增长。
察觉到江玉燕面露不适,易系风立即上前,为她挡下了易云突破时无意间释放的强大气息。
以易系风接近"天人境"的修为,自然能够承受这不带敌意的威压。
江玉燕松了口气,眼中满是感激与仰慕:"多谢公子相护,都是玉燕修为浅薄。”
易系风温和笑道:"无妨,你修行时日尚短,不必着急。”
"公子,老庄主这是突破成功了吗?"江玉燕轻声问道。
易系风颔首:"不错。
待祖父稳固境界后,我名剑山庄便有了威震天下的支柱,重振声威指日可待,甚至能更上层楼。”说到此处,他脸上难掩喜色。
江玉燕见状,也展露笑颜。
与此同时,名剑山庄方圆数十里内的武者都心生感应,纷纷望向山庄方向。
唯有真正的高手才明白,这是有大宗师诞生的征兆。
不多时,易云收起外放的气势。
书房外传来爽朗的笑声,闭关十日的易云推门而出。
虽十日未进饮食,却精神焕发,原本花白的头发已有一半转黑,皱纹消退大半,仿佛年轻了二十岁。
"恭喜祖父突破大宗师之境!"易系风上前贺喜。
江玉燕盈盈行礼:"恭贺老庄主神功大成。”
易云含笑点头。
"哈哈,确实值得庆贺,多亏系风带来的灵药,你有心了。”
"爷爷言重了,我只是借花献佛罢了。”
易系风谦逊地摆摆手,不愿居功。
易云接着说道:
"不过最该感谢的还是那位隐世高人。
既然他不愿露面,系风下次见到他,代我好生道谢。
若他有意收你为徒,爷爷绝不阻拦。”
易系风从容应道:
"孙儿明白。
如今爷爷不但旧疾痊愈,武功也更进一步,这是咱们名剑山庄的大喜事,该好好庆祝一番。”
易云含笑颔首:
"说得是,让下人们准备吧,全庄上下休沐三日,共庆此喜。”
......
在易云的准许下,名剑山庄上下忙碌起来。
红绸高挂,宴席连日,这番喜庆足足持续了五日,人人欢欣。
庆典过后,庄内渐渐恢复如常。
这日,易系风找到易云:
"爷爷如今康健如初,武功精进。
孙儿想借此机会,独自外出游历江湖。”
......
来到这个群侠荟萃的世界,易系风早有行走江湖之意。
无论是追寻各派机缘提升修为,还是亲眼见识那些传奇人物,都令他心向往之。
此次提出远游,一来因易云痊愈后足以坐镇山庄,二来他的武学也到了瓶颈。
如今易系风所习武功,除需循序渐进的童子功外,余者皆已臻至圆满。
名剑八式也只差临门一脚。
山庄藏书阁虽藏有铁布衫、狂风刀法等诸多武学,却非绝世

这些功夫略作参悟即可,专修反而徒耗光阴。
系续闭门苦修虽能精进,但终究事倍功半。
易系风明白唯有踏出山门寻觅机缘,尤其是那些绝世武学,方能令自身修为更上一层楼。
易云听完他的话,脸上浮现出迟疑之色:
"系风,如今老夫伤势痊愈,修为又有精进,名剑山庄的重担不必全压在你肩上。
不如在庄内再沉淀几年?"
易系风目光坚毅地摇头:
"爷爷的关怀孙儿明白,但困守山庄虽安稳,终究难成大器。
这个道理,爷爷应当比孙儿更清楚。”
易云轻叹一声:
"老夫自然知晓这个道理,只是觉得你下山之期未免过早。
再等三载五载又何妨?"
"时机已至。”
易系风语气不容置疑。
见孙儿心意已决,易云只得颔首:
"既然你已决意,老夫也不再多言。
只是江湖
诡谲,你身负重任,务必谨慎行事。”
易系风展颜笑道:
"爷爷放心,孙儿自有分寸。
以孙儿如今的修为,只要小心应对,想来不会有什么闪失。”
闻言易云亦露出笑意,只是这笑容中除了欣慰,还藏着几分微妙。
他确实为这个孙儿自豪——年方十五便跻身江湖绝顶高手之列,距离宗师之境仅有半步之遥。
这般天资,放眼武林百年未见。
至于那抹微妙,却是想起这个孙儿谨慎得过分的性子。
为求自保,不仅将"铁布衫"练至大成,更将蕴含轻功精髓的"风神腿"修得登峰造极。
尤其易系风身负"风无相"天赋,全力施展"风神腿"时,速度竟能突破音障。
这般骇人速度,莫说寻常武者,便是武道大宗师也难觅其踪。
攻守兼备又兼具鬼神莫测的身法,这般保命本事可谓举世无双。
易云暗自估算,即便如今功力大进的自己,要擒住这孙儿也非易事。
想到将来那些要与易系风交手之人的处境,老人笑容里不禁带上几分玩味。
不过很快他便正色道:
"凭你的功夫闯荡江湖倒是够用了,不过还是再等些时日吧,不会耽搁太久的。”
"哦?"
易系风面露不解。
易云捋须笑道:
"如今老夫双腿痊愈,武功也更上层楼,名剑山庄是时候重出江湖了。
我打算借为你行冠礼之机,广邀武林同道前来观礼。”
古时男子加冠,象征其已然成年,可自立门户。
周制本定二十而冠,后世各地风俗各异,民间多在十五至二十岁间行此礼。
名剑山庄乃武林世家,本不拘俗礼。
加之易系风双亲早逝,早日担起重任也在情理之中。
"孙儿明白,全凭祖父安排。”
易系风略一思索便领会其中深意,当即应允。
这场冠礼实为一石三鸟之计:既昭告名剑山庄重出江湖,又可当众展示易云双腿康复、晋阶大宗师的喜讯。
大宗师坐镇的名剑山庄,足以令宵小之辈闻风丧胆。
有这般倚仗,易系风日后行走江湖自会少许多麻烦。
......
三日后清晨。
剑冢外的榕树下,江玉燕一袭素衣凭栏而立。
这些年出落得愈发标致,已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坯子。
不多时,易系风自剑冢走出。
他方才正在参悟八剑之首"琉璃剑"的剑意。
此剑蕴藏的武学至精至妙,纵以易系风的天资,至今也未能完全领会。
《名剑八式》始终停留在大成之境,他却也不急不躁,顺其自然。
易系风心中清楚,即使不久后需要外出游历,无法随身携带"琉璃剑"参悟,影响也不大。
这柄剑终究只是辅助,早已领悟并牢记其中剑道真谛的他,没有实物也能系续钻研,顶多进度稍缓而已。
走出剑冢的瞬间,易系风便看见了守候在外的江玉燕,唇边不自觉地扬起温柔弧度,朝她走去。
少女像欢快的小鹿般蹦跳着迎上前。
"公子总算出来啦。”
江玉燕仰着脸,眸中似有星辰闪烁。
易系风亲昵地轻捏她粉腮:"近日暑气渐盛,不必日日来此等候。”
少女笑而不答,只淘气地吐出舌尖,自然地挽住他的手臂。
易系风会意一笑,便由着她并肩在庄内信步而行。
名剑山庄的亭台楼阁再怎样精美,看了十余年也早习以为常。
但景致如何并不紧要,重要的是身侧之人。
经年累月的朝夕相伴,让两人情谊日益深厚。
起初江玉燕只将公子视为安身立命的倚仗,易系风也仅把她当作可栽培的助力,彼此皆怀揣算计。
但光阴流转间,那些盘算渐渐消散,彼此在心中的分量却与日俱增。
闲逛许久后,江玉燕去张罗午膳。
易系风本欲回凌云院,却见庄内仆役们正忙碌穿梭。
"想必是在筹备武林大会的事务,不如去看看祖父是否需要帮手。”这般想着,他唤来仆人得知易云正在名剑堂,便径直前往。
踏入厅堂时,易系风发现除祖父外还有数拨陌生来客,皆着不同制式的服饰。
他不动声色地立于旁侧观察。
只见易云正向众人抱拳:"此番押运之事,就仰仗诸位镖头了。”
众人纷纷应承,信心十足地表示定不负所托。
易系风这才明白,原来这些人均来自不同镖局,是受易云所托而来。
待镖局众人离去后,易系风忍不住问道:“爷爷,为何要请这么多镖局的人?”
易云坦然答道:“我请他们,是为给受邀的江湖同道送请柬。”
易系风略感讶异:“送请柬?为何不派庄内弟子……”话未说完,他忽然顿住,已然明白其中缘由。
照理说,这类事宜本该由名剑山庄的外围弟子负责。
然而自十年前易云重伤残疾,名剑山庄闭门谢客后,许多利益无力维系,收益随之锐减。
收益不足,自然难以供养众多外围弟子,山庄只得逐年遣散门下人手。
如今庄内弟子寥寥,连派人送请柬都捉襟见肘。
正因如此,易云才另寻他法,雇请常年行走江湖、与各方势力熟络的镖师代为送柬。
实际上,先前离去的镖师并非第一批,早几日已有临近镖局先行出发。
见易系风神色懊悔,似有自责之意,易云宽慰道:“无妨,系风。
名剑山庄颓势已成过往,如今我伤势痊愈,你也武艺精进,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必能重振山庄声誉。”
易系风郑重颔首:“爷爷放心,我定不负期望。”
易云含笑点头:“好,爷爷信你。
不过你也莫要过于苛责自己,我还能再为你分担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