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女友的小惊喜
提交商业计划书的那天,天空飘着淡淡的云,像一层薄纱裹着蓝天。阳光透过行政楼的玻璃窗,在走廊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把碎银,随着微风轻轻晃动。
我抱着装订好的计划书,指尖轻轻蹭过封面
——
硬壳封面是苏轻晚特意选的浅米色,摸起来软软的,像她常用的素描纸。边角还被她用圆角器修过,圆润光滑,不会硌手,连装订线都对齐了封面边缘,整整齐齐,像她整理画具时的样子。
“别紧张,咱们的方案这么完整,肯定没问题。”
苏轻晚走在我旁边,手里攥着一个透明密封袋,里面装着她熬夜画的设计稿。她的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着淡淡的粉色,指甲修剪得圆圆的,像小小的贝壳。
她今天穿了件浅蓝色连衣裙,裙摆上绣着细小的白色花纹,是她自己用丙烯颜料画的,像撒了一层星星。头发扎成了低马尾,发梢别着一个小小的剪纸形状发夹
——
是她前晚特意做的,上面刻着迷你版的香樟树,叶脉清晰,像把春天别在了头发上。
我低头看了看她,忍不住笑了:“我不紧张,就是怕评委问的问题太专业,我答不上来。你呢?昨晚熬到三点画设计稿,今天还有精神吗?”
想起昨晚视频时,她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眼角还带着淡淡的红,却还在坚持修改最后一张剪纸草图,说
“要让设计稿和你的计划书一样完美,不能拖你的后腿”。
苏轻晚摇摇头,把密封袋往我手里塞了塞,袋子上还留着她的体温:“我没事!你看,我把
10
款设计稿都整理好了,每一款都附了说明卡,用便利贴写了设计灵感。”
她指着密封袋里的一张卡片:“比如‘初见款’情侣剪纸画,我还画了三种不同的背景
——
图书馆、香樟树下、操场,评委可以选最喜欢的一款推进,他们肯定会喜欢的。”
她的声音里满是期待,像个等着被老师夸的孩子,眼睛亮晶晶的,比走廊里的节能灯光还亮,连说话时的语气都带着点小骄傲。
走到提交室门口,里面已经排起了小队,每个团队都抱着厚厚的资料,有的在低头默念准备词,有的在互相整理衣领,脸上都带着紧张又期待的表情,像要参加考试的学生。
苏轻晚突然拉住我的手,手指轻轻捏了捏我的掌心,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对了,我在你的计划书封面,加了点‘小装饰’,你别生气呀……
我就是觉得纯文字太单调了,想让它好看一点。”
我愣了一下,低头翻开封面
——
原本空白的浅米色封面上,多了一幅小小的
Q
版插画,是用马克笔手绘的,颜色鲜亮却不刺眼。
左边是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眼镜框是黑色的,和我平时戴的一模一样,穿着浅蓝色衬衫,领口的扣子规规矩矩地扣到第二颗,手里拿着一把迷你算盘,算盘珠子画得圆圆的,像小汤圆,连算珠的纹路都画得清清楚楚。
右边是个扎着低马尾的女生,发梢和苏轻晚一样,别着小小的剪纸发夹,举着一支画笔,画笔尖还沾着红色的颜料,刚好对着男生的算盘,像是在
“指导”
他算账,嘴角还带着甜甜的笑,和苏轻晚的笑容一模一样。
两个小人中间,还画了一棵小小的香樟树,树叶是淡绿色的,树下摆着一本打开的计划书,书页上写着
“纸间忆”
三个字,是我们的团队名,字体是苏轻晚常用的圆体,可爱又好认。
“这是……”
我心里突然一暖,像喝了杯刚煮好的热奶茶,从喉咙暖到肚子里。指尖轻轻摸过插画,能感觉到马克笔留下的细腻纹路,连男生衬衫上的褶皱都画得很细致,“你什么时候画的?昨晚视频时你不是说在改设计稿吗?”
苏轻晚低下头,耳朵尖有点红,像染了层淡淡的胭脂:“就是改完设计稿后,已经三点多了,怕你熬夜写的计划书太单调,就偷偷画了这个。”
她小声补充:“我看你平时算成本时,总对着电脑皱眉头,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像在拨算盘一样,就把你画成了拿算盘的‘学霸’;我自己就当举画笔的‘小助手’,帮你把方案变得更漂亮……”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个字几乎细不可闻,却像羽毛一样,轻轻挠在我心上,痒酥酥的,又暖暖的。
我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软软的,像刚晒过太阳的棉花糖,发梢还带着淡淡的栀子花香:“特别好看,比我想象中还要好。有了你的‘小装饰’,咱们的计划书肯定是最特别的,评委一眼就能记住。”
系统面板突然在眼前闪了闪,弹出一行淡蓝色的提示:【检测到宿主与苏轻晚情感互动增强,双方协作默契度提升,“商业谈判基础”
技能点进度
+
5%,当前进度
15%。】
我忍不住笑了,原来这份藏在封面里的小惊喜,不仅温暖了我,还能让技能点进度提升,真是意外之喜,比拿到奖金还开心。
轮到我们提交时,提交室里很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
“沙沙”
声。评委是三位穿着正装的老师,坐在长桌后,面前摆着厚厚的评审表。
中间那位头发花白的教授,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手里拿着放大镜,正在仔细翻看前面团队的计划书,时不时在评审表上写写画画,神情严肃又认真。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商学院的李教授,专门研究文创产业,对
“有温度的设计”
格外看重。
我把我们的计划书递过去,苏轻晚赶紧把密封袋里的设计稿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旁边,生怕弄皱了:“老师,这是我们的文创设计稿,每一款都和计划书里的产品对应,设计灵感都来自校园生活,您可以看看。”
李教授抬起头,推了推金丝边眼镜,先拿起了设计稿,手指轻轻捏着设计稿的边缘,动作很轻,怕弄坏了。当他看到
“初见款”
情侣剪纸画的图书馆背景时,眼睛突然亮了,像发现了宝藏:“这个设计不错啊!把校园场景和情侣元素结合,还融入了剪纸非遗工艺,既有纪念意义,又传播了传统文化,很有新意。”
他又翻到计划书封面,看到那幅
Q
版插画时,原本严肃的表情突然柔和了,忍不住笑了:“你们还在封面加了插画?很可爱嘛,比其他团队的纯文字封面有意思多了,能看出你们很用心,连细节都考虑到了。”
坐在李教授旁边的女评委,是商学院的王老师,平时主讲
“商业策划与营销”,以严格著称。她接过计划书,指尖在目录页轻轻滑动,指甲修剪得整齐,涂着淡粉色的指甲油:“市场分析做得很详细,用户画像画得很精准,连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差异都考虑到了。”
她翻到
“成本预算”
页,眼睛微微睁大:“成本预算也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连印刷损耗率都算了进去,风险应对方案也很全面,逻辑很清晰。你们是商学院的学生吧?对商业流程很熟悉啊,比有些大四的学生做得还完整。”
我赶紧摇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是机械工程系的,学的是机械设计与制造,苏轻晚是美术系的,学的是油画。我们都是第一次做商业计划书,很多地方都是查资料、请教别人才弄明白的
——
比如成本核算,我请教了计算机系室友的表哥,他开了家文创工作室,给了我很多实用建议。”
王老师愣了一下,又翻到计划书里的
“市场分析”
部分,看到我用
“力学系统”
类比市场需求的段落时,忍不住感叹:“机械工程系?难怪成本预算做得像实验报告一样精确,连市场分析都用了‘力系平衡’的思路,把用户需求当‘作用力’,产品设计当‘反作用力’,这个比喻很新颖,也很有道理,真是‘降维打击’啊!”
她看向苏轻晚,笑着说:“你的设计稿也很出彩,把专业优势和商业需求结合得很好,你们俩搭档,真是‘严谨与温度并存’,很难得。”
苏轻晚站在我旁边,听到评委的夸奖,脸颊有点红,像熟透的苹果,却悄悄拉了拉我的手,指尖轻轻蹭过我的掌心,眼神里满是开心和骄傲,像在说
“你看,我们做到了”。
我看着她,又看了看封面上的
Q
版小人,心里突然觉得,所有的熬夜和努力都值了
——
不仅是为了完成系统任务,拿到
“商业谈判基础”
技能点,更是为了和她一起,把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想法,变成了一份
“颜值与逻辑并存”
的方案,让她的才华被专业的评委认可。
走出提交室时,外面的阳光更暖了,云也散了些,蓝天像被洗过一样干净。苏轻晚突然抱住我的胳膊,头轻轻靠在我的肩膀上,兴奋地说:“你听到了吗?评委说我们的方案很难得!李教授还夸我的设计有心意,王老师说我们搭档得好,说不定我们真的能进决赛,到时候就能用奖金买新颜料了!”
她的声音里满是雀跃,像只刚学会飞的小鸟,连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走的时候还会轻轻蹦一下,发梢的剪纸发夹也跟着晃,像在跳舞。
我点点头,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碎发,指尖蹭过她的脸颊,软软的:“肯定能进!就算没进也没关系,我们已经把你的文创梦想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方案,让更多人看到了你的才华,这才是最重要的。”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她脸上,给她镀了层淡淡的金光,她的笑容比阳光还暖,比封面上的
Q
版插画还可爱,连眼睛里都闪着光,像装着星星。
我知道,这份
“女友的小惊喜”,不仅让我们的计划书变得特别,更让我明白:最好的合作,不是一个人的
“降维打击”,而是两个人的
“双向奔赴”——
她用画笔为我的严谨添上温度,让冰冷的数字变得有情感;我用逻辑为她的梦想搭建框架,让灵动的设计找到落地的路径。
就像封面上的
Q
版小人一样,一个举着算盘,一个拿着画笔,看似不相关,却能一起把
“不可能”
变成
“可能”。而这,或许就是系统任务给我最好的
“奖励”——
不是冰冷的技能点,而是和她一起为了梦想努力、一起成长的温暖时光,是比任何奖励都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