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风山脉深处,一处陡峭的崖壁如刀削般直立,高约百丈,崖壁上布满了墨绿色的苔藓和暗红色的岩石纹路,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狰狞。白狐的洞穴便藏在这崖壁的中段,距离地面约莫三十丈高,入口被几丛茂密的枯藤遮掩——枯藤的叶子早已落尽,只剩下灰褐色的藤蔓相互缠绕,像一道天然的屏障,远远望去,与崖壁浑然一体,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发现这里竟藏着一个洞穴。
洞穴入口狭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内部却渐渐宽敞起来,形成一个约莫两丈见方的空间。洞壁是天然的岩石,经过常年的打磨,变得十分光滑。岩壁缝隙中渗出的微弱暖意,隔绝了外面的风雪严寒,让洞内始终维持着十多度的温度,温暖而舒适。洞穴角落里,堆着一些干燥的干草和柔软的鸟羽,是白狐精心打理的巢穴,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与阳光的味道。
白狐叼着襁褓,小心翼翼地穿过狭窄的入口,将婴孩轻轻放在巢穴中央的干草堆上。它松开口,甩了甩有些发酸的脖颈,随即伏在一旁,用那双琥珀色的眸子,一瞬不瞬地端详着这个意外来客。
婴孩似乎感受到环境的变化,不再被刺骨的寒冷包裹,紧绷的小脸上露出一丝放松。微弱的哭声变成了细小的、断断续续的呜咽,像小猫般惹人怜爱。他的眼睛依旧半睁着,黑葡萄似的眼珠转动着,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地方——洞壁上跳动的光影(那是洞外月光透过藤蔓缝隙洒进来的),空气中陌生的草木香,还有眼前这团雪白的生灵,都让他感到既茫然又安心。
白狐歪了歪头,像是在思考如何照顾这个陌生的小生命。它站起身,轻盈地走到洞穴的另一角,那里堆着几枚它储存的野果。这些野果是它前些日子在山林深处找到的灵果,通体朱红,色泽莹润,表皮泛着淡淡的光泽,散发着清甜的香气。灵果吸收了山间的灵气,不仅味道甘甜,还有滋养身体的功效,是白狐平日里舍不得轻易食用的“宝贝”。
它用鼻子将一枚最饱满、看起来最甜的灵果推到巢穴边,然后用前爪笨拙地扒拉着。它的爪子锋利,却在此刻变得格外迟钝,生怕一不小心将果皮抓破,弄脏里面的果肉。试了好几次,它才勉强将灵果的果皮撕开一道小口,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果肉,甜美的汁液顺着果皮的缝隙流出来,滴在干草上,散发出更浓郁的香气。
白狐退到一旁,用脑袋指了指灵果,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鸣,像是在说“吃吧”。可婴孩显然无法吞咽这个,他只是茫然地眨巴着眼睛,小嘴巴微微蠕动了几下,没有任何要进食的动作。白狐看着他懵懂的样子,琥珀色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困惑,又用爪子将灵果往他面前推了推,结果婴孩反而被吓得缩了缩脖子,呜咽声变得更委屈了。
尝试失败后,白狐显得有些焦躁。它在巢穴边来回踱了几步,尾巴尖微微颤抖,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带着安抚意味的呜鸣,像是在安慰婴孩“别害怕”。它从未照顾过人类幼崽,不知道该给这个小生命吃什么——野兽的肉太硬,灵果他又不会吃,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他饿死吗?
忽然,它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停下脚步,眼睛亮了起来。它转过身,再次俯下身,用温热的、带着细小倒刺的舌头,轻轻舔舐着婴儿冰冷发紫的脸颊和手脚。它的动作格外轻柔,舌头划过皮肤时,带着恰到好处的力度,既清洁了肌肤上的雪水和污渍,又用自己的体温为婴儿活血取暖。
舌尖的暖意一点点渗透进冰冷的皮肤,婴孩似乎感受到了这份温柔,呜咽声渐渐小了下去。他的小脑袋微微转动,主动蹭了蹭白狐的舌头,小脸上露出一丝满足的神情。白狐感受到他的亲近,舔舐的动作更加温柔了,从脸颊到额头,从手心到脚尖,不放过任何一个冰冷的角落。
渐渐地,婴孩的皮肤终于恢复了一点血色,不再是那种吓人的青紫色,胸口的起伏也变得平稳了些。他停止了呜咽,只是睁着黑亮的眼睛,定定地望着上方那团雪白的身影,小拳头无意识地攥着,像是在抓住什么救命的稻草。
温暖暂时解决了,可饥饿才是更大的威胁。白狐知道,仅凭体温无法让这个孩子活下去,他需要食物,需要能让他活下去的奶水。它抬起头,望向洞穴外漆黑的夜空,琥珀色的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它必须外出寻找奶水,哪怕外面风雪正急,危机四伏。
它再次低下头,深深地看了婴孩一眼,像是在确认他暂时安全。随后,它站起身,抖了抖身上的皮毛,将沾着的干草抖落,然后转身,如同一道白色的闪电,悄无声息地窜出洞穴,瞬间没入依旧狂暴的风雪夜色之中。
风雪夜的山林,危机四伏。呼啸的北风遮挡了视线,厚重的积雪掩盖了陷阱,随时可能遇到饥饿的狼群、潜伏的毒蛇,或是守护领地的强大妖兽。但白狐对这片山林的熟悉程度,不亚于对自己巢穴的了解。它知道哪条路积雪较浅,哪片区域有危险,哪处地方能找到食物。
它的身影在林间穿梭,动作敏捷而优雅,如同雪地里的影子。遇到低矮的灌木丛,它便纵身跃起,轻盈地落在枝头,再借力跳向远方;遇到陡峭的斜坡,它便四肢展开,像一片雪花般滑下去,稳稳地落在雪地上。它避开了潜伏在雪堆下的毒蛇(那蛇蜷缩着身体,正在冬眠,被白狐敏锐的嗅觉察觉),躲过了在枝头凝视的夜枭(那夜枭正盯着地面,寻找猎物,却没能发现快速移动的白狐),还绕开了一群正在雪地里觅食的狼群(那狼群有七八只,个个体型壮硕,白狐不愿与它们发生冲突,远远便绕了过去)。
它的目标很明确:山脉更深处的“暖谷”。那是一处被群山环绕的山谷,谷底有天然的地热,即使在严冬,谷内也暖意融融,长满了青翠的草木。暖谷里生活着一种名为“椰羊”的低阶灵兽,这种灵兽体型似羊,皮毛呈淡棕色,性情温和,不会主动攻击其他生物,且产的奶水蕴含着淡淡的灵气,最适合哺育幼崽。
半个时辰后,白狐抵达了暖谷外围。谷口被一片茂密的竹林遮挡,竹子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不时有雪块从竹梢滑落,发出“噗通”的声响。白狐拨开竹枝,小心翼翼地钻进谷内。一进入暖谷,一股暖意便扑面而来,与谷外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谷内草木葱郁,野花盛开,溪水潺潺,与外面的冰天雪地仿佛是两个世界。
白狐的嗅觉很快锁定了目标——前方不远处的草地上,一头母椰羊正卧在那里,身旁依偎着两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羊羔。母椰羊低着头,耐心地给小羊羔喂奶,眼神温柔,时不时用脑袋蹭蹭小羊羔的身体。周围还有几头成年椰羊,有的在低头吃草,有的在溪边饮水,显得十分悠闲。
白狐屏住呼吸,利用岩石和灌木的阴影,一点点靠近。它的脚步轻得没有一丝声响,蓬松的尾巴紧紧贴在身体两侧,避免碰到树枝发出动静。它知道,椰羊虽然性情温和,但警惕性很高,一旦发现危险,便会立刻逃跑,到时候再想取奶就难了。
就在它距离母椰羊只有几步远,准备扑过去取奶时,一声震耳欲聋的熊吼突然打破了暖谷的宁静!“吼——!”
声音来自谷内的密林深处,带着愤怒与威严。紧接着,一头体型庞大的铁爪熊从林中猛地窜出,朝着白狐的方向冲来。这头铁爪熊身高近两丈,体重足有千斤,全身覆盖着黑色的厚毛,毛发上沾着枯草和泥土。它的一双前爪格外巨大,爪子锋利如刀,闪烁着寒光,能轻易拍碎岩石,是这片暖谷的霸主,所有生灵都要臣服于它。
显然,铁爪熊将白狐当成了窃取自己“食物储备”的小偷——椰羊群是它罩着的,任何敢动椰羊主意的生物,都会遭到它的攻击。它人立而起,一双铜铃大的眼睛怒视着白狐,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然后挥舞着巨大的熊掌,带着呼啸的劲风,狠狠向白狐扑来!
白狐瞳孔骤缩,毫不犹豫地放弃目标。它身体在空中硬生生扭出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如同一片雪花般轻盈地避开了熊掌的拍击!“啪!”熊掌重重砸在地上,积雪和泥土四溅,地面被砸出一个半尺深的浅坑,周围的野草瞬间被压平。
白狐落地后毫不停留,化作一道白线,朝着谷外疾驰而去。铁爪熊怒不可遏,嘶吼着在后面追赶,沉重的脚步声震得地面咚咚作响,积雪簌簌掉落,连周围的树木都在微微摇晃。
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在暖谷中上演。白狐凭借极致的速度和灵活性,在树木和岩石间穿梭。它时而纵身跃起,躲过铁爪熊的扑击;时而钻进狭窄的石缝,让庞大的铁爪熊无法靠近;时而绕着树干奔跑,迷惑铁爪熊的视线。铁爪熊虽然力量强大,却不够灵活,好几次都扑了空,愤怒地咆哮着,却始终无法抓住白狐。
最终,白狐瞅准一处狭窄的石缝——那石缝只有一尺宽,刚好能容它通过,铁爪熊却无论如何也挤不进去。它猛地钻了进去,转身对着外面的铁爪熊发出一声示威性的低吼。铁爪熊冲到石缝前,愤怒地用熊掌拍打着岩石,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白狐在石缝里,无可奈何。
白狐待在石缝里,屏住呼吸,直到铁爪熊的怒吼渐渐远去,才小心翼翼地探出头,确认安全后,立刻朝着另一个方向飞奔。刚才的追逐动静太大,很可能吸引来其他掠食者,它必须尽快找到奶水,返回洞穴——那个小小的婴孩还在等着它,它不能让他失望。
幸运的是,在离开暖谷不远的一处林地边缘,白狐发现了一头落单的母鹿。这头母鹿体型中等,皮毛呈灰褐色,刚刚生产不久,乳房胀满,正低头在雪下刨食根茎。它的警惕性不高,或许是刚生产完,身体还很虚弱,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
这一次,白狐没有失手。它悄悄绕到母鹿的身后,然后迅如闪电地扑出,用爪子轻轻拍击母鹿的后腿。它的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既没有伤到母鹿,又成功惊走了它——母鹿受惊之下,立刻撒腿就跑,很快便消失在密林深处。
白狐立刻凑上前,贪婪地吮吸着温热的鹿奶。它的体内有一个特殊的嗉囊,专门用来储存食物,此刻正被鹿奶一点点填满。它喝得很专注,直到嗉囊变得鼓鼓囊囊,足以让婴孩吃饱,才停下动作,恋恋不舍地离开。
来回奔波,历经惊险,当白狐终于回到洞穴时,天边已经泛起了一丝微弱的鱼肚白,风雪也小了许多,只剩下细密的雪沫在空中飘洒。它迫不及待地跑到巢穴边,窝里的婴孩正因为饥饿和寒冷,发出微弱的啜泣声,小脸蛋皱成一团,看起来格外可怜。
白狐俯下身,用一种极其温柔的姿态,将体内温热的、混合着淡淡灵气的鹿奶,一点点渡入婴儿的口中。它的动作很慢,生怕呛到这个脆弱的小生命。感受到温暖和食物的流入,婴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小嘴巴本能地蠕动着,贪婪地吞咽着,小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神情。
看着婴孩吃饱后沉沉睡去的模样,白狐琥珀色的眼中,渐渐流露出一种近乎母性的柔和光辉。它轻轻用脑袋蹭了蹭婴孩的小手,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咕噜咕噜的声响,然后卧在婴孩身边,将他护在自己的皮毛下,用体温为他保暖。
这个被遗弃在风雪中的孩子,从此有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守护者,在这远离尘嚣的悬崖洞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