眯了两三个时辰。
等天刚刚亮的时候,杜氏就睁开眼睛起床了。
去灶房弄最后一顿早饭,再准备好接下来逃荒要吃的干粮,至少得准备三天。
杜氏依旧大方,想着去土匪窝里不知生死的儿子们,狠狠的放了几碗米,烧火煮稀饭,又煮了几个鸡蛋。
分出一大份放在盆里,这是留着给三个儿子吃的。
“娘,我来帮忙。”
李阿秀也起来了。
杜氏道,“先吃饭,吃完了收拾东西,窈窈杏儿起来了吗?”
“我去喊她们。”
在门口喊了一声,很快所有人出来了。
喝粥吃肉。
吃饱喝足。
杜氏开始安排,“我去收拾灶房里的东西,油盐酱醋都不能少,阿秀,你去井边提水,带着石头去帮你,多抬点,这路上想打水可不容易。”
“杏儿窈窈,你们各自收拾好房里的东西,先捡着要紧的,衣服被子铺盖卷,放在驴车上,骡车,等他们回来就有了”
骡车被他们带走了,也不知道要做什么用。
分头行动。
杜氏来到灶房,径直看向碗柜,家里有十多个碗,四个大大小小的盆,一口大锅,熬汤熬粥的釜。
毫无疑问全都得带走。
猪油还有不老少,上次野猪炼出的油可以供他们吃整整一年,她还在碗柜底下藏了大半桶,带走。
盐倒是只有小半罐了,酱醋也不多,全都放在驴车上也不占空间。
就是可惜这一整面墙的柴了,剩下好多没有烧完。
斗笠两副,帽子三副,丝瓜络,瓢
杜氏全都放在驴车上,用搓的麻绳绑好,绑紧实。
就这,已经占了一小半的空间。
她已经舍弃掉了不少东西,其实她什么都想带走,都是她一点一点做好的,收集的,舍弃哪个她都难过。
偏偏空间有限,全都带走只能拖累全家。
还有粮食。
几百斤的粮食,腊肉腌肉肉干,干菜腌菜梅菜,咸鸭蛋在路上这些可都是他们的命。
看到这些粮食,杜氏就一阵阵苦恼加上心酸。
家里人口多呀,每日吃的也多呀。
三个壮劳力,两个半大小孩,一个比一个能吃,每日怎么也吃不饱,饭桶都没他们能装。
上次秋收,好在老天保佑,提前收割,还很神奇的多了些产量,杜氏不会算具体有多少,装了十八袋满的。
现在过了差不多九个月,吃了整整十一大袋,哦不对是十三袋,因为后面又去镇上买了两大袋粮食。
现在还有不到八大袋,顶多能够撑个半年。
这逃荒路上肯定更辛苦更饿更累,饭量更大,吃饭是个大问题呀。
杜氏只能祈望,他们能够早日安定下来,再寻生路。
杜氏不知道,姜窈还暗中从空间里拿出了不少粮食。
镇上买的两大袋是其一,其二是她偶尔会在杜氏和李阿秀做饭的时候进去帮忙淘米,淘米时偷偷加上一碗米,就很多了。
驴车满了。
八袋粮食才装了五袋,驴车就有点不堪重负了。
“其他的都放在院子里,等他们兄弟几个带着骡车回来!”
杜氏也不想把她心爱的驴子累死了。
摸一摸驴头,赶紧给它送来一把干草。
对呀,还得准备几顿驴和骡子的干草,不然驴和骡子饿了走不动道的,老想停下来吃草。
杜氏叉着腰喊紫晴和大石头,“你俩不是天天跟骡子称兄道弟吗,你们兄弟饿了,赶紧去后山和地里,给兄弟多割点草!”
紫晴和大石头拿着柴刀和麻绳就往后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