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这个冬,杜氏胖了不止十斤,瞧着富态多了,胖乎乎的看着就有福气。
老两口无比的欣慰。
就在这时,屋里又出来两个人,就是杜氏的大哥大嫂。
杜大舅母看见周家这行人,眼前一亮,直接凑上前来,张嘴便来,“哎呦,小妹日子真是过得好,天天吃肉吧。”
“景年愈发高大了,咦,这是景年媳妇吧,真是个标志的,这十里八村都没见过这么标志的,真让我眼睛都亮了”
她挨个儿夸一遍,嘴巴叭叭叭个不停。
众人都知道她是什么人,也不搭腔,就这么看着她表演。
直到她瞄到周景年手里提着的东西,眼睛发亮,“大外甥,这么客气,还提了东西来了,给我来看看。”
想必是好东西。
上次老二家的从周家回来,带了老多东西回来,她以为她没看到,实际上她看的清清楚楚。
想起自己这个妯娌,杜大舅母就不屑的撇了撇嘴,个小气吝啬鬼,她多次暗示她拿点东西分给她这一房,就是不干。
光让她眼馋。
杜大舅母一想起这事儿就忍不住翻一个白眼,在心里给二房两口子扎小人。
这次她都在场,她可是大舅母,就不信他们不分给她。
杜氏娘从鼻子里喷出一口气,不高兴的打断,“行了!闭嘴,没看到兰儿一家子大冷天的还在这里站着吗,都饿着肚子,叭叭个啥,还不去灶房帮忙。”
杜大舅母就撇撇嘴,翻了个白眼往灶房去了。
杜氏陪着娘在房里说话,连带着姜窈一起。
老太太高兴得很,让她们一左一右的坐在身边,问问杜氏,夸夸姜窈,“窈窈这孩子,我还是第一次细看她,长得真是好看,景年那小子也是好福气。”
杜氏一脸骄傲,仿佛夸得是她。
老太太看着女儿,内心无奈又为她高兴。
婆婆纯善,儿媳聪慧,婆媳融洽更胜亲母女,真是天底下最大的福气。
这日子又怎么可能过不好呢。
姜窈低头作羞状,“外祖母太过奖了,能够嫁给他,也是我的福气。”
老太太愈发笑眯眯的,“真是个聪慧懂事的好孩子,当初算命的就说我家兰儿命好,嫁给周大财时只觉得那算命的诓人,现在一看,好福气明明还在后头。”
杜二舅母在灶房忙活着,切菜切肉,还得忙锅里的。
大舅母在一旁有一搭没一搭的洗菜,时不时还望着灶门口的方向,似乎在等什么人。
二舅母忍不住催了一声,“你赶紧洗行吗,我急着要了。”
杜大舅母翻了个白眼,着急疑惑。
“杜兰怎么还没来,我们俩嫂子在灶房里忙活,她倒是会带着她那个小媳妇躲懒了,现在的小辈也是越来越不懂事了!”
“哎弟妹,你说是不?”
二舅母狠狠地撇了一下嘴,“大嫂,你还是安心做你自己的吧,小妹是回家来做客的,不是来干活的。”
“你这话就不对了,这里难道不是杜兰的家吗,她帮嫂子做个菜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