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二舅离家之前,爹娘还总说,小妹真是受了大苦头,拉扯着一大家子,要多给她送一些东西,好过个年。
可怎么这一家子各个都比他家的气色好啊。
“二哥,你人来就好了,东西何必拿。”
杜氏不愿受,二舅母只一味地将东西塞给她,“我们走这么大老远提过来的,难道还原样拿回去?”
二舅母心里是对杜氏感激的,上次粮税征兵的事儿,爹娘都偷偷告诉她了,是杜氏的提醒,让家里男人上山去。
不然,粮税凑不起来,家里男人就要跟村里其他倒霉蛋一样,被抓壮丁了。
现在粮食也保住了,男人也保住了,是再好不过的结果。
到现在村里那些没了男人的家里都有些嫉恨他们家,就因为他们家损失最轻。
全村的嫉恨是自己一家承受不起的,爹娘小心翼翼,就连老大家的都没说,怕她管不住嘴,只与她一人说了。
她也不会把这事拿出来感激小妹,实在不宜说,隔墙有耳,记在心里,等来日还回去就好了。
杜氏只好收下。
二舅母见身上干得差不多了,老远就伸手想抱抱孩子。
周景年熟练地将孩子递给她。
二舅母嘴上哄着,喜欢的不得了,“哎呦,这么些年就没见过这么水灵的孩子,是个有福气的。”
杜氏眉开眼笑,“那是,我家窈窈一向聪明得很,又会读书识字,这孩子肯定又聪明又漂亮,还能读书学本事,将来肯定有出息。”
她就觉得龙生龙凤生凤,孩子娘好,这孩子将来差不了。
姜窈在一旁听得直扶额,捂脸。
真是太不谦虚了。
坐了一会儿,二舅两口子就要走。
杜氏连忙拦下,“吃个饭,歇一晚上,明日再走,我跟阿秀灶房里都忙活半天了!”
杜二舅两口子对视一眼,只能无奈留下。
正好也看看他们的伙食,到底吃的怎么样,“你们平常吃啥,我们就吃啥,不用费心多做。”
很快,晚饭上来了。
扎扎实实的米饭,一碗腊肉,一碗南瓜,一碗冬瓜,一碗蒸五花肉,一碗豆子猪肚汤,还有一碗炒鸡杂。
饭菜一端上桌,杜二舅两人被请上首座,看到这么多肉,肉菜竟然比素菜还多,差点看傻眼了。
二舅母连连道,“小妹,不是说了,就吃点平常的吗,没有必要做这么多肉,日子讲究长久。”
杜氏眨眨眼,“哎呦,二嫂,就比平时多了一道,这段时间都是这么吃的,窈窈刚生,也需要好好补补,不吃点好的怎么行。”
“你们放心,他们三兄弟时不时会上山打些猎物,上个月还打了一头野猪,肉够吃得很,你们不必省着,全都吃完是最好的。”
杜二舅的眉头舒展开来。
“原来如此,小妹,你有福气呀!”
二舅母连忙笑着道,“你二哥还担心你家里没存多少肉还硬要做这么多出来,恐怕这顿饭都不肯吃了,连夜就要回家去。”
说罢,还瞥了他一眼。
杜二舅仿佛被拆穿了一般,面色不自然的撇开。
杜氏笑,“来来来,都上桌,来吃饭!”
她甚至还弄了些家里不知道啥时候打的酒来,让老大几个陪着杜二舅喝。
满满一大桌,光盘,宾主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