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点,吃饱吃好,多干活。”
姜窈给骡子喂草,又喂了空间水,骡子的状态立刻就好多了。
随着周家的秋收接近尾声。
姜窈发现,还有不少人家也悄咪咪的开始收割了。
她想,这可能就是人性的劣根性了。
当初地动,天天预警,天天提醒,就是不听。
现在村长专心忙自家了,不管他们,随便他们了,他们倒是心里不安起来,自己主动动起来了。
有句话叫什么,好东西才要悄咪咪的藏起来呢。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不服管教不听话没有危机意识的人,大多数早已葬身在上次地龙翻身之中。
现在活下来的就听话学乖了。
这叫适者生存。
第六日,周家秋收正式完工了。
饱满的哗啦啦的稻谷进了粮仓,看着都叫人觉得舒服。
周大很仔细的算了算数量。
他都做好了比去年少很多的准备,可数起来,竟然比去年还多上五大筐。
这绝对算是丰收了呀。
当他说出这消息,果然引得众人欣喜,就连晚饭,杜氏都不吝惜的多放了一大碗米。
而周家三兄弟弄完自己家的稻子,又开始拉着骡子去帮阿铁了。
这家伙孤身一人,但家里也传下来二亩肥田,一亩中等地,需要费一些力气收割的。
你帮我,我帮你,这叫礼尚往来。
有了三兄弟帮忙,阿铁不过废了一日多功夫,便全部收割了,接下来,就是晒谷,再入粮仓的事儿,就不必帮忙了。
又一日。
当周家人坐在饭桌上,品尝着杜氏和杏儿精心制作的犒劳这次秋收的大餐时,灾难悄然而至。
“这鸡汤可真甜!正如我的心情!”周三脸上露出十分夸张的表情,但又十分恰当的代表了众人的心情。
这场秋收终于完美结束啦。
大石头喝了一碗鸡汤,在院子门口玩。
“那是什么?”
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小片肥嘟嘟的虫子。
大石头眼疾手快抓了一把,献宝似的递给阿娘看。
李阿秀一眼还没发现端倪,仔细一看,瞳孔猛缩,这不是蝗虫吗?
当初,窈窈是怎么说的来的?
旁人只当是他们全家一起发疯,只有他们自家人知道,这些决定都是窈窈做的,是她做的梦,是她的提醒,全家才能从那次地震中全身而退。
这次,她说会有蝗灾,要提前十几日甚至二十日收割,冒着粮食减产的风险,全家还是答应了。
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她的每次决定都是对的。
哪怕错了也无妨,后果全家一起承担。
其实,李阿秀心里也在犹疑,蝗灾啊,许多年未见了,今年真的会出现吗?
她担忧着,又期待着。
一直到看到儿子手中这只硕大的蝗虫。
李阿秀心中的忐忑不安终于消失。
姜窈又一次说对了。
她又一次救了全家。
李阿秀慌忙的跑出院子,跑到外面,看着广阔的田地,村里是有许多人未曾收割的,此时那些地里,黑压压的一片,密密麻麻,叫人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这场灾难,如此不给人留生路。
“娘!蝗灾!蝗灾啊!”
李阿秀一喊,顾不上吃饭了,全家都一股脑跑出来了。
望着家门口的邻居家的田地,震惊,恐惧,深深的叹息。
身为庄稼人,这一幕是他们最不想见到的,这么多的庄稼啊,全被虫子糟蹋了,可惜,可惜,哪怕不是自家的地,不是自家的庄稼,也像是硬生生的被从身体里剜下一块肉。
姜窈提醒:“别发呆了,快去吃饭!一会儿饭菜都被虫子糟蹋了!”
杜氏如梦初醒,连连点头,“对,咱们快些吃饭!”
“吃了饭,老大,你们两口子回你们娘家,去帮帮他们抢收!”
“老二老三你们俩去杜家,帮着外公外婆收谷子!能抢多少抢多少!吃饱了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