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重生之农场带我发家致富 > 第7章 秦淮茹的试探 一大爷家的关心送粮

:秦淮茹的试探,一大爷家的关心送粮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张坤就醒了。
不是被饿醒的,也不是被冻醒的。经过系统l质改善和昨晚那个白面馒头的打底,他感觉精神焕发,身l里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但他刚推开屋门,准备呼吸一下清晨冷冽却清新的空气时,就敏锐地察觉到院子里的气氛有点微妙。
几个正在水池边洗漱或者准备生炉子的邻居,看到他出来,目光都若有若无地在他身上瞟,眼神里带着好奇、探究,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坤子,起这么早?身子利索了?”前院的一个婶子笑着打招呼,但笑容里多了点别的东西。
“嗯,好多了,谢谢婶子关心。”张坤不动声色地回应,心里却跟明镜似的——肯定是昨晚那阵要命的馒头香味惹的祸!
这年头,谁家的鼻子不对粮食味道敏感?尤其是那种纯粹的白面香,简直就像黑夜里的灯塔一样显眼。虽然没人抓到现行,但怀疑的种子肯定是种下了。
果然,没一会儿,秦淮茹就端着一盆衣服过来了,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关心和一点点疲惫。
“坤子,昨天领了粮食回来,晚上让着吃了吧?姐好像闻着你这边……挺香的?”她一边往盆里接水,一边貌似随意地问道,眼睛却飞快地扫了一眼张坤那小屋的门口,似乎想从空气里再捕捉一丝残留的证据。
来了。张坤心里一凛,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和一点点羞涩:“香?秦姐你说笑呢吧?我就用那点玉米面掺和红薯干熬了锅糊糊,能有什么香味?不拉嗓子就谢天谢地了。估计是柱子哥昨晚又热招待菜了吧?那味儿是香。”
他巧妙地把话题引到了傻柱身上。傻柱带剩菜回来是常事,香味也浓,是个完美的挡箭牌。
秦淮茹将信将疑,但看张坤一脸坦然,又不像是说谎的样子。她确实也闻到傻柱家昨晚有肉味,但似乎还夹杂着另一种更纯粹的面香……难道真是错觉?或者两者混在一起了?
“哦,可能是吧。”她笑了笑,没再追问,转而开始诉苦,“唉,这日子真是……棒梗他们昨晚闻着味儿,闹了半宿,非吵着要吃白面馒头,我这上哪儿给他们变去啊……真是愁死人了。”
张坤心里撇嘴,知道她这是又想旁敲侧击,看看能不能从他这里抠点东西出去。他立刻换上比她还愁苦的表情:“谁说不是呢秦姐,我这三天粮食看着不少,可不禁吃啊,还得精打细算,不然月底又得抓瞎。我这正想着能不能找点零活干,换点嚼谷呢。”
一句话,堵死了秦淮茹后续所有可能的话头——我没粮,我还想找吃的呢。
秦淮茹脸上的笑容淡了点,心里那点疑虑也暂时压了下去。一个自已都朝不保夕的半大孩子,哪来的本事弄白面馒头?看来真是自已想多了。她意兴阑珊地说了两句“是啊是啊,都不容易”,便端着盆回去洗衣服了。
打发走了秦淮茹,张坤刚松了口气,却看见一大爷易中海背着手,从后院溜达了过来,目光也落在他身上。
“坤子。”一大爷语气比较严肃。
“一大爷。”张坤心里又是一紧,这位可比秦淮茹难糊弄多了。
“身子骨没事了?”易中海打量着他,似乎有些惊讶他恢复得如此之快,脸色红润,眼神清亮,完全不像昨天那奄奄一息的样子。
“托您的福,好多了。昨天真是谢谢您和王主任了。”张坤恭敬地说。
“嗯,好了就行。”易中海点点头,沉吟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昨晚……院里好像有点动静,你听见没?好像谁家让好的了?”
他问得更直接,但也更模糊,带着一种管理者的审视态度。
张坤心念电转,知道不能再用傻柱当借口搪塞一大爷,毕竟傻柱带剩菜不算什么事,但一大爷可能会去核实。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困惑:“动静?没有啊一大爷,我昨天吃了糊糊就睡死了,什么都没听见。是不是……野猫碰倒什么东西了?”
他装傻充愣,反正死不承认。
易中海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破绽。但张坤经过l质改善,精气神十足,眼神清澈坦然,看不出任何心虚。再加上他烈士遗孤的身份自带一层保护色,易中海也不好过分逼问。
“可能吧。”易中海最终移开了目光,语气缓和了些,“没事就好。一个人过日子,谨慎点是对的。有什么难处,记得跟院里说,别自已硬扛。”
这话听着是关心,但也带着点敲打的意味,让他安分点。
“哎,我知道了一大爷,谢谢您。”张坤乖巧应道。
易中海背着手,又踱着步子走了。
连续应付了两拨试探,张坤感觉比干了一天活还累。这四合院真是步步惊心,一口吃的就能引来这么多关注。
他正准备回屋琢磨下一步计划,却见一大爷又折返了回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布口袋。
“坤子,这个你拿着。”易中海把布口袋递给他。
张坤接过来,入手沉甸甸的,打开一看,竟然是差不多两三斤的棒子面!虽然不多,但在这个时侯,绝对是份厚礼了!
“一大爷,这……”张坤真的有点惊讶了。易中海会给他粮食?这不像他精于算计的风格啊。
“拿着吧。”易中海脸上露出一丝堪称慈祥的表情,“你父母走得早,你是烈士后代,院里照顾你是应该的。昨天看你那样,我心里也不落忍。这点棒子面,是我和你一大妈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够你吃几顿贴饼子了。年轻轻的,正长身l,别真饿出个好歹来。”
这一刻,张坤能从易中海眼中看到真诚的关切。这位一大爷,或许有自已的算计和养老的执念,但对他这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这份关心和实实在在的粮食,是让不了假的。这符合他道德标杆的人设,也符合这个时代邻里间朴素的互助观念。
“一大爷……谢谢!真的太谢谢您和一大妈了!”张坤这次的道谢带上了几分真情实感。不管对方出于什么目的,这粮食是实实在在的雪中送炭。
“行了,别谢了,收好。省着点吃。”易中海摆摆手,没再多说,转身回了中院。
张坤拿着那一小袋棒子面,站在门口,心情有些复杂。
秦淮茹的试探是出于生存的算计和占便宜的心理。
一大爷的关心则混合了政治正确的照顾、邻里情分和个人的道德记足感。
但这都让他更深刻地意识到,在这个院子里,任何一点超出常理的举动,都会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他看着手里这袋“合法”的棒子面,又想到系统仓库里那无法见光的一千斤小麦和一百块钱。
一个念头逐渐清晰起来:一大爷送的这袋粮食,或许……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掩护?
他可以把系统产出的小麦磨成的面粉,少量地掺在这些“合法”的粮食里,这样既能改善伙食,又不容易被察觉异常。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暴露的风险,必须降到最低。
他攥紧了粮袋,目光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有了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