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风沙凛冽如刀,刮在脸上生疼。军营大帐内,年仅十六岁的子衍一身银甲,正凝神研究沙盘上的地形。不过半年光景,他眉宇间已褪尽少年青涩,取而代之的是军旅磨砺出的坚毅与沉稳。
"报——!"斥候疾奔入帐,"狄人一支精锐绕道黑风峡,欲偷袭我军粮草!"
帐中诸将哗然。黑风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粮草被截,前线将士将陷入绝境。
老将王副帅沉吟道:"此时分兵救援恐中调虎离山之计,但粮草不容有失..."
"末将愿往!"子衍突然出声,"只需三百轻骑,必破敌军!"
众将皆惊。王副帅皱眉:"慕容小将军勇气可嘉,但狄人至少有八百精锐,三百骑岂非以卵击石?"
子衍指向沙盘上一处不起眼的谷地:"黑风峡虽险,但其侧翼的落鹰涧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小道。末将曾随玄机师父勘探过北境地势,记得此处可迂回至敌军后方。若趁夜突袭,火烧其营,再以疑兵之计..."
他详细道出计划,帐中渐渐安静下来。王副帅目光渐亮:"妙!就依此计!但你要带五百骑。"
"不,"子衍目光坚定,"兵贵神速,三百轻骑足矣。多一人反而多一分暴露的风险。"
当夜,子衍亲率三百精锐,悄无声息地绕至落鹰涧。果然如他所料,狄人自以为占据天险,疏于后方防备。
"将军,前方有狄人哨岗。"副将低声道。
子衍略一思索,对身旁的石磊耳语数句。不过半年前,石磊果然依约来投,如今已是子衍的贴身侍卫。
石磊领命,带着几个身手矫健的士兵潜行而去。不过片刻,远处传来几声夜枭啼叫——这是得手的信号。
子衍挥手,三百轻骑如鬼魅般突入敌营。他亲自点燃第一支火箭,精准射中粮草堆。顿时火光冲天,狄人大乱。
"不好!中计了!"狄人将领慌忙组织反击,却见四面山头突然火把林立,战鼓震天,仿佛有千军万马杀来——正是子衍安排的疑兵之计。
狄人军心大乱,溃不成军。子衍趁势追击,斩敌二百余,俘获百人,余者四散逃窜。
黎明时分,子衍率军凯旋,三百轻骑折损不过十数人,却斩敌二百余,俘获百人,焚尽敌军粮草,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军中沸腾,"小将军"的称号不胫而走。
雪夜奇谋
次月,大雪封山。狄人趁机发动猛攻,我军被困孤城,粮草将尽。
"必须尽快打通补给线。"王副帅愁眉不展,"但狄人重兵把守鹰嘴关,强攻必损失惨重。"
子衍站在城头望着一望无际的雪原,忽然道:"或许不必强攻。末将观察多日,发现每日酉时,狄人巡防队会换岗,其间有一炷香的空隙。"
"一炷香时间,大军如何通过?"
"不是大军,"子衍眼中闪着锐光,"只需一支小队,携带火油,烧其粮草。狄人畏寒,粮草被毁必军心大乱。"
当夜,子衍亲自挑选五十死士,白衣白甲,趁雪夜潜行。他们如幽灵般穿过狄人防线,直扑粮草大营。
然而就在得手之际,突然杀声四起——狄人早有埋伏!
"中计了!将军快走!"石磊急呼。
子衍临危不乱,迅速观察形势:"不对,若是早有埋伏,不会等我们得手后才杀出。这是巡防队提前返回!"
他当即下令:“各自为战,以火油罐就近纵火,制造最大混乱!”
顿时,士兵们将手中的火油罐奋力掷出,火箭随之而至,火借风势,不仅烧了粮草,更瞬间蔓延开来,狄营大乱。
趁着这片混乱,子衍心念电转,对石磊道:“你带人继续放火,吸引注意!”
自己则带几个好手直扑主帅大帐,生擒了正在酣睡的狄人副将。
"尔等主将已被擒!还不投降!"子衍将刀架在副将颈上,用流利的狄语高喊。
狄人群龙无首,又见粮草被烧,顿时大乱。此时王副帅也率军杀到,内外夹击,大破敌军。
荣归在望
经此一役,"小将军"慕容子衍名震北境。王副帅在战报中特意写道:"慕容小将军有勇有谋,用兵如神,实乃国之栋梁。"
捷报传回京城时,娇娃正在院中练剑。听到消息,她手中长剑"哐当"落地,眼中泪光闪烁,却是笑着对大黄说:"你听见了吗?衍儿成了真正的小将军了。"
而远在边境的子衍,此刻正摩挲着娇娃送的香囊,望着南方星空。胸前的剑伤隐隐作痛,他却毫不在意,只想着尽快结束战事,回到那个有姐姐等待的地方。
"姐姐,等我。"他轻声自语,"衍儿就快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