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月那句“这就够了”像一枚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李飞心中持续荡漾,但回响却并非单一的安慰。它更像是一面棱镜,让他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也审视他与苏清月,乃至整个世界的距离。
技术实力是根,是锚,这点毋庸置疑。但只有根和锚,无法航行至远洋。他开始有意识地观察,不仅仅是苏清月,还有公司里那些优秀的同事、管理层。他们如何沟通,如何决策,甚至如何穿着,如何在一场轻松的咖啡闲聊中不经意地交换信息、建立联系。(必须做
#29:向比你优秀的人学习(从技术到软实力))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走进一家从未踏足过的快时尚品牌店。他不再只看价格标签,而是学着观察橱窗模特的搭配,买了几件基本款、剪裁合身的衬衫和长裤,替换掉了那些洗得发白、款式陈旧的T恤和牛仔裤。(必须做
#40:走出舒适区(改变外在形象))
花费让他肉痛,但当他穿着新衣服走进办公室,感受到那细微却真实存在的、来自周围目光的变化时,他觉得这投资值得。(这不是虚荣,而是必须做
#XX:塑造专业形象(投资自己的一部分))
他不再回避同事间的闲聊。虽然依旧插不上关于高尔夫和红酒的话题,但他开始尝试倾听,并在自己懂的领域——比如某个新出的电子产品性能、某款游戏的引擎技术——谨慎地发表看法。他甚至开始每天抽出半小时,听新闻,看财经科技报道,努力让自己的知识库不至于除了代码一片荒芜。(必须做
#13:练习公开演讲和表达(从small
talk开始))
变化是缓慢的,但确实在发生。他发现自己开会时发言更流畅了,提出的技术方案也更能考虑到商业成本和用户体验——这是他从苏清月那里学到的。(必须做
#38:从错误中学习(完善产品思维))
苏清月敏锐地注意到了他的变化。一次项目碰头会结束后,她笑着打趣:“李工最近不一样了,看来没少下功夫啊。”
李飞有些不好意思,坦诚道:“还在学,很多东西都不懂。”
“挺好的,”苏清月点点头,语气真诚,“保持学习是最重要的。对了,下周有个行业峰会,不少头部公司和技术大牛都会去,要不要一起去听听?公司有名额。”
行业峰会!李飞的心脏猛地一跳。那是他仰望和获取信息的地方,以前只在网上看图文报道。
“我去!”他几乎是立刻答应下来。
峰会那天,李飞穿上自己最好的一套衣服,提前查好了所有演讲嘉宾的背景和议题。会场里精英云集,衣香鬓影。他依旧会感到些许不适,但更多的是一种兴奋。他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吸收着前沿的技术趋势和行业洞察。
茶歇时,他看到苏清月正和几个看似是投资人或大佬的人物侃侃而谈,举止优雅,自信从容。他没有贸然上前,而是选择在一旁倾听,学习着她如何与人建立连接,如何表达观点。
(必须做
#31:学会独处与思考(观察学习))
过了一会儿,苏清月看到他,主动向他招手,向那几位介绍:“这位是我们公司的技术骨干,李飞。刚才演讲里提到的那个分布式系统的优化思路,他之前在我们的项目里就有过类似的实践,效果非常棒。”
那几位大佬的目光落在李飞身上,带着些许好奇。李飞深吸一口气,压下紧张,接着苏清月的话头,言简意赅地补充了几句技术细节和自己的思考,没有夸大,也没有怯场。
一位投资人听了,颇感兴趣地多问了几句。李飞对答如流,技术层面是他绝对的领域。
短暂的交流结束后,大佬们告辞。苏清月看向李飞,眼中带着赞许:“表现不错嘛,李工。看来带你来是对的。”
李飞的心还在砰砰跳,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涌上心头。他不仅代表了他自己,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公司的技术形象。(必须做
#33:建立自己的原则(用专业赢得认可))
回公司的路上,苏清月心情似乎很好,聊了不少行业八卦和趋势判断。李飞大多时间在听,偶尔提问,都能问到点子上。
“其实,”苏清月忽然说,“你没必要总和别人比那些他们擅长而你不熟悉的领域。你的技术深度和专注力,就是你最独特的价值。刚才那样就很好,扬长避短。”
她的话像一道光,再次照亮了李飞心中的迷雾。他一直在努力弥补短板,试图变得“全能”,却差点忘了自己最大的长板是什么。
“谢谢苏经理。”他由衷地说。
“叫我清月就好,”她笑了笑,“下班时间,没必要那么正式。”
李飞怔了一下,心跳漏了一拍。“好……清月。”
这一刻,他感觉到那道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无形的墙,似乎变薄了一些。苏清月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另一个世界”的符号,而是一个具体的、优秀的、也会给他真诚建议的同行者。
但他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这细微的靠近,是建立在他自身价值提升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他依旧只是那个躲在角落、除了代码一言不发的运维,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苏清月像一面镜子,让他看清自己的不足;也像一面棱镜,让他折射出自身更多的可能性。
回到城中村的出租屋,李飞看着窗外繁华的夜景,打开电脑。他没有立刻开始写代码,而是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是:《自我提升计划2.0》。
除了技术深耕,他加入了新的条目:每周分析一个商业案例、练习英语口语、阅读非技术类书籍(从陈大爷给的《联邦论》开始)……
他知道,逆袭不仅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整个人全方位的蜕变。而这个过程,虽然艰难,却开始散发出一种令人着迷的挑战性和成就感。
他已经看到了更远处的风景,并且,有了想要同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