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元年,六月。
辽东的商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辽东商会经过数月磋商,终于成立了。
辽东不比中原,地广人稀经济发展远不如其他地方。
故多年来一直没有组建起像样的商会。
辽东商会的组建开了先河,八家商贾彼此相互扶持,互通有无,算是在其他地方的商会到来前,给辽东商界铸成一条“护城河”。
其二,辽东宁远县率先宣布,在县内收取商税。
收取商税的税率为三十税一,针对大户与拥有店铺的商家。
至于沿街叫卖的小商贩,暂时不予收取商税。
除此之外,宁远卫也将收取关税,税率为二十五税一。
消息一出,引起了许多商贾的不满意。
六月末,宁远县城公廨外就聚集起了一大批宁远县商贾,向知县请愿。
请愿宁远县知县取消商税,并且宁远关取消关税。
两国互开边贸,商贾们正憋着力气,想要从北蛮那边赚钱,结果宁远县内先朝他们割了两刀,谁能受得了?
当日,聚集在公廨外的人数,多达八百多人,闹腾了小半夜。
后宁远县尉司马朗亲自率领县军赶来,才将聚集的商贾们驱散。
商贾们想向赵勤施压,希望通过压力解除商税,尤其是关税,结果压根没用。
赵勤指望着收税捞取政绩,关系到赵勤的升迁之路,谁拦着赵勤对付谁。
至于宁远关那边,别看商贾们口号喊得响亮,一个到宁远关闹事的都没有。
宁远关,夏夜,指挥使府。
林枫翻阅着杨平安递上来的文书,仔细浏览。
“,商队终于能重新出发。
仙桃关就在眼前,商队的人都很是兴奋。
这是他们之中有人第一次离开边关,前往北蛮,都期待着赚大钱。
“站住!”
守卫仙桃关的士卒,将他们拦住,上下打量。
“军爷,这是我们的通关文牒,您请看!”
掌柜的说着取出文书,还给手下人使了一个眼色。
手下立刻会意,取了两包茶叶一起送给守关的兵卒。
守关兵卒看了看,跟身边的同伴耳语两句,同伴会意立刻跑走,不知干什么去了。
掌柜见长面露疑惑:“军爷,这……这是干什么?我的通关文牒哪里不对吗?”
兵卒瞥了掌柜的一眼,没好气道:“哪儿那么多废话?等着!”
被兵卒斥责了两句,掌柜的不敢再问,只能老实地等着。
过了一会儿,一个军官大摇大摆地走过来。
他身材高大,满脸横肉,一看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掌柜的陪着笑,迎过去。
“大人,不知我们的商队是哪里出了问题?”
那军官是个千夫长,掏了掏耳朵,直接狮子大开口:“二十两。”
什么?掌柜的笑容僵住,道:“大人这是何意?”
那千夫长旁边的兵卒闻言喝骂一声:“你聋了是不是?没听到我家大人的话吗?”
千夫长见掌柜的没反应,笑了:“二十两不满意?好,三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