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未拆的纸条憾了青春 > 第一章

第1章:图书馆的占位之争
九月的晨光把图书馆三楼的玻璃窗染成暖金色,我攥着帆布包站在走廊口时,满脑子都是同住四年的闺蜜苏晓昨天的叮嘱:三楼靠窗第三排能看见悬铃木,最适合啃《现当代文学》那本厚书,你早去占座。
可那把木椅上,已经坐了个陌生人。
浅蓝衬衫袖口卷到小臂,露出半截干净的手腕,手里攥着支黑色0.5mm水笔,笔尖断了墨都没察觉,眉头微蹙着盯着摊开的《电磁学》课本——物理系的,和苏晓说的安静角落多是文科生完全不一样。
我在原地犹豫了半分钟,书包里的参考书硌得肋骨发疼。终于硬着头皮走过去,声音轻得像怕惊飞书页上的影子:同学,请问……这里有人吗
他抬头的瞬间,喉结轻轻动了动,像是刚喝完水。眼睛很亮,像浸在水里的玻璃珠,带着点刚从公式里拔出来的茫然。没等他说话,桌角的保温杯先倒了,水顺着桌沿往我的白球鞋溅——我下意识伸手扶住,掌心扣住杯底时,冰凉的水沾了半只手。
抱歉抱歉。他比我还慌,抽了张纸巾递过来,又把草稿纸往旁边挪,没洒到你书上吧这里没人,你坐旁边,刚看见你在书架找这本,帮你留了。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旁边空桌上果然放着《现当代文学》,书脊上还贴着我上周没撕干净的便签角。原来他早看见我翻书时的窘迫了。接过纸巾擦手时,指尖不小心碰了碰他的手,比保温杯还凉,大概是握了太久的笔。
谢谢。我把书包放下,偷偷瞄他的草稿纸——电路图线条干净得像用尺子量过,桌角压着张泛黄的书签,铅笔画的小雏菊歪歪扭扭,看着有点眼熟,却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他重新低下头写字,握笔的姿势很稳,骨节分明的手指捏着那支黑笔,笔尖划过纸的声音很轻,和窗外的风声混在一起。我翻开参考书,眼睛却总往他那边飘,看见他笔袋上绣着个小小的屿字——岛屿的屿,和他安安静静的样子真像。
闭馆铃响时,我收拾东西的手顿了顿,他已经站起来了,手里拎着保温杯和《电磁学》。路过我身边时,他忽然指了指我脚边:你的笔滚到地上了。
是我的粉色水笔,笔帽摔松了。他弯腰帮我捡起来,递过来时指尖又轻轻碰了碰我的手。这次我没缩,只说了句谢谢,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心跳忽然有点快——原来物理系的男生,也可以这么细腻。
走出图书馆时,晚风带着桂花香吹过来,我摸了摸口袋里的粉色水笔,忽然想:下次再见到他,一定要问问那小雏菊书签是在哪买的。
第2章:选修课的被迫组队
《逻辑学》课表贴出来那天,苏晓拽着我这个同住四年的闺蜜往公告栏冲,手指戳着每周四下午2-4节哀嚎:这课要组队做报告,咱俩加起来凑不够半个逻辑脑,必须找个学霸大腿抱!
我脑子里莫名跳出来图书馆那个穿浅蓝衬衫的男生——握笔的手,还有那本写满公式的《电磁学》。正晃神呢,上课铃响了,我俩抱着课本往阶梯教室冲,最后一排只剩两个空位,旁边的人抬了抬头,我瞬间僵在原地。
是陈屿。
他还是穿那件浅蓝衬衫,袖口卷到小臂,面前摊着本崭新的《逻辑学》,书页上已经用铅笔勾了重点。见我站着,他往旁边挪了挪椅子,声音比图书馆那次更轻:坐这吧,还有位置。
苏晓立刻拉着我坐下,凑在我耳边小声喊:这不就是你说的‘图书馆小哥’我打听了,他叫陈屿,物理系的,绩点3.9!我没敢接话,只敢用余光瞄他的书——主谓项用不同颜色铅笔标着,例题旁还注了此处需注意周延性,比我的笔记工整十倍。
上课十分钟后,老师果然宣布组队:四人一组,下节课开始报告。苏晓立刻举手:老师,我们俩一组,还缺两个人!话音刚落,陈屿身边的男生——后来知道是他铁哥们室友张扬,就站起来喊:我们俩也缺人,要不一起
组队就这么定了。下课后,我们四个凑在走廊讨论选题,我攥着草稿纸,上面的逻辑框架乱得像团麻,紧张得说话都打结:我、我觉得‘三段论的谬误’挺好,可例子……例子想不出来。
陈屿接过草稿纸,没说话,从笔袋里摸出支红笔——就是那支黑笔旁边的,笔帽沾着点墨水渍。他低头划了两道线,把框架拆成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栏,又在中项不周延那栏写:比如‘所有学生爱学习,陈屿爱学习,所以陈屿是学生’,这里‘爱学习’没周延,就是谬误。
我盯着纸上的字,忽然发现他写陈屿时笔尖顿了顿,耳尖有点红。张扬在旁边笑:你别拿自己举例子啊,林微该记混了!陈屿没反驳,把草稿纸递回来时,顺手帮我摞好散在桌上的课本——我的《现当代文学》压在最下面,他特意把书脊朝上,怕我找不着。
收拾东西时,苏晓故意撞我的胳膊,嘴型比着他喜欢你。我慌忙摇头,却忍不住闻了闻他留在空气中的味道——不是旧书味,是淡淡的柠檬香,像刚晒过的被子。
走到教学楼门口,陈屿忽然停下来,转头问我:你那本《现当代文学》,下周还去图书馆看吗我愣了一下,点头说去,他哦了一声,和张扬转身走了。苏晓凑过来,一脸我懂了:他问你去不去,就是想偶遇!
我嘴硬说只是同学,心里却偷偷把每周一、三、五的下午空出来——刚好是上次在图书馆碰到他的时间。晚上回宿舍,我把陈屿标过的草稿纸夹进《逻辑学》课本,红笔字迹浅浅洇开,像颗小石子投进心里,漾开一圈涟漪。
第3章:食堂的原味奶茶
周三中午的食堂永远挤满人,三号窗口的南瓜粥是我的最爱,每次都要排二十分钟队。我攥着饭卡站在队伍里,前面的人刚走,就有人往我身后撞了一下,饭卡啪嗒掉在地上。
对不起对不起!熟悉的声音响起,我回头,陈屿正弯腰帮我捡饭卡,浅蓝衬衫的衣角扫过我的鞋尖。他把饭卡递过来时,我看见他手里拎着两杯奶茶——透明杯子里装着浅褐色液体,没有珍珠椰果,是原味的。
没事。我接过饭卡,指尖碰了碰他的手,比上次暖一点,大概是刚从奶茶店过来。他站在我前面排队,张扬不在身边,只剩我们俩,空气有点安静。我盯着他的后脑勺,看见头发梢沾了点饭粒,想提醒,又怕唐突。
轮到他打饭时,他对着窗口说:一份糖醋里脊,一份炒青菜,不要香菜,谢谢。窗口阿姨笑着说:小伙子每次都不要香菜,记得真清楚。他笑了笑,接过餐盘,转身把其中一杯奶茶递给我:刚买多了,原味的,你喝吗
我接过奶茶,杯壁有点凉,贴着掌心。谢谢,多少钱我转给你。他摆摆手:不用,几块钱的事。说完就端着餐盘往角落走,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他吃饭很慢,每口都嚼得很细,不像其他男生那样狼吞虎咽。
我打了南瓜粥和青菜,犹豫半天,还是端着餐盘走到他对面。没人吧他抬头,眼睛亮了亮,摇头说没有。我低头喝奶茶,没放糖的有点涩,却越喝越甜,心里像泡了颗糖。
你也喜欢喝原味奶茶我没话找话,问完就后悔——万一他只是买多了呢。他夹菜的手顿了顿:嗯,不太喜欢甜的。又补充一句:上次在图书馆,看见你买矿泉水,没加过糖。
我心里猛地一跳,原来他注意过我。不敢抬头,只敢盯着粥碗,看见他把自己餐盘里的糖醋里脊夹了一块给我:这个不酸,你试试。我接过咬了一口,肉嫩得很,酸甜刚好。
吃完后,他帮我把餐盘送到回收处,我跟在他身后,看见他衬衫后摆沾了点粥渍——大概是我溅到的。我想提醒,他却先拍了拍我的外套:你外套上沾了饭粒。说着伸手帮我摘掉,指尖轻轻碰了碰我的肩膀。
走出食堂时,阳光有点晃眼,他说要回物理系楼,我要回宿舍,顺路走了一段。快到宿舍楼下时,他忽然说:下周选修课,我带了逻辑题资料,给你看看我立刻点头:好啊,谢谢。
他转身走后,我握着空奶茶杯,忽然发现杯底写着奶茶店地址——就在学校东门旁边。后来每次和苏晓来食堂,我都会下意识说不要香菜,苏晓笑我爱屋及乌,典型的暗恋症状,我嘴上否认,心里却偷偷记住了:他不吃香菜,那我也少吃点。
第4章:操场的偷偷观望
选修课上,张扬跟苏晓说:陈屿每周五下午都去操场打球,上次院系赛拿了MVP!苏晓立刻拽着我:周五下午没课,咱们去看帅哥打球!我嘴硬说晒太阳会变黑,心里却开始盼着周五。
周四晚上,我翻遍衣柜挑了件浅粉色连衣裙,又找了两瓶冰镇矿泉水——想着他打完球渴,递水时刚好能说句话。周五下午的操场挤满人,我和苏晓坐在看台角落,眼睛盯着入口处。
三点整,陈屿和张扬他们来了。他换了件白色运动T恤,黑色运动裤,头发用发带束起来,露出光洁的额头,和平时安静的样子完全不同。一上场就有人喊陈屿,传球!,他笑着跑过去,接过球转身投篮——唰的一声,篮球进筐,场边立刻有人鼓掌。
我握着矿泉水的手紧了紧,心跳得飞快,眼睛像粘在他身上。苏晓在旁边戳我:你看你,眼睛都看直了!快下去递水,再不去我就直接喊‘陈屿,林微给你送水’了!我摇摇头说再等等,其实是怕——怕他正兴头上,怕别人起哄,更怕他只说句谢谢就转身。
太阳慢慢西斜,他打了一个小时,停下来擦汗。张扬递给他一瓶温水,他拧开盖子仰头喝了大半瓶——原来他打球只喝温水,不喝冰镇的。我手里的矿泉水瓶被攥得变形,冰凉的瓶壁贴着掌心,却没勇气走下去。
他靠在篮球架上休息,偶尔朝看台这边瞥一眼。我赶紧低下头,假装看苏晓的手机,心里却在想:他是不是在看我苏晓笑着说:他肯定在看你!你没看见他刚才投篮,总往这边瞄
我抬头,刚好对上他的眼睛。他愣了一下,立刻移开视线,耳尖红了。我赶紧低下头,脸上烫得厉害。这时张扬喊他上场,他跑回去时,动作有点心不在焉,传球时差点砸到别人。
五点半,他们终于结束了。张扬搂着陈屿的肩膀,往看台这边走。我赶紧把矿泉水塞进包里,拉着苏晓说快走,该去食堂了。苏晓不肯:再等会儿啊!可我已经站起来,脚步飞快地往操场外走。
data-fanqie-type=pay_tag>
走到门口,我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陈屿站在看台下面,手里拿着温水,朝我这边望过来,眼神里有点失落。我心里一紧,想回去,却被苏晓拉着走了。
晚上回宿舍,我把那两瓶矿泉水放进冰箱,看着瓶身上的水珠,心里空落落的。苏晓坐在我旁边叹气:你就是太胆小了,再这样下去,他就要被别人抢走了!我没说话,只是摸了摸口袋里的粉色水笔——笔帽还是松的,像我悬着的心,落不下来。
第5章:图书馆的固定座位
周一下午,我提前半小时到图书馆,走到靠窗的第三排——陈屿还没来。我把自己的诗集放在他常坐的椅子上,又把《现当代文学》放在旁边,假装占座。其实是在赌:赌他会来,赌他明白我的意思。
我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诗集,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眼睛盯着门口。三点整,熟悉的脚步声传来,陈屿来了,还是穿那件浅蓝衬衫,手里拎着《电磁学》和笔袋。他看见椅子上的诗集,愣了一下,拿起诗集走到我面前,笑着说:谢谢,我还以为今天没位置了。
我接过诗集,心跳得飞快:不客气。他坐在我旁边,从笔袋里拿出那支黑笔,又从包里摸出一支粉色的笔——是我上周落在图书馆的,笔帽用透明胶带缠好了。
你上周落在这里的,笔帽松了,我帮你粘了一下。他把笔递给我,指尖碰了碰我的手,暖乎乎的。我看着缠好的笔帽,心里像被什么填得满满的:谢谢,你有心了。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们没怎么说话,只有翻书和笔尖划过纸的声音。阳光透过窗户,把他的影子投在我的诗集上,像幅淡淡的画。我偷偷看他写题的样子:皱着眉,咬着笔杆,偶尔抬头想问题,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星星。
五点半,我有点困,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人给我盖了件东西,带着淡淡的柠檬香——是他的薄外套。我没敢睁眼,能感觉到他的手轻轻碰了碰我的头发,然后坐回椅子上继续写题。
等我醒来时,已经六点多了。他还坐在旁边,手里拿着我的诗集,正翻到我夹了小纸条的那页——纸条上写着今天的云像棉花糖。见我醒了,他赶紧合上书,有点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看的,刚才风吹开了。
我脸一红:没事。把外套递给他:谢谢你的外套,没弄脏吧他接过闻了闻:没有,还挺香的。——其实是我头发上的洗发水味,和他的柠檬香混在一起,有点甜。
收拾东西时,他忽然说:周三下午我也来,你……要不要一起我立刻点头:好啊。他笑了笑,眼睛弯成了月牙。走出图书馆时,他把诗集递给我:里面的诗很好看。——我知道,他根本没看懂那些抒情的句子,只是想夸我。
周三下午,我又提前来占座。他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杯原味奶茶:刚买的,给你。我接过喝了一口,还是那个不甜的味道,却比上次更甜了——这次不是买多了,是特意给我买的。
后来的每周一、三、五下午,这个靠窗的位置成了我们的固定座位。我帮他占座,他帮我带奶茶,偶尔聊聊天,大多时候只是安静看书。苏晓在宿舍问我:你这周是不是天天去图书馆我点头,她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俩肯定有戏。
第6章:雨天的共撑一把伞
周四下午的课上到一半,外面忽然下起大雨,豆大的雨点砸在窗户上,噼里啪啦响。我看着窗外发愁——没带伞,宿舍离教学楼还有一段路,跑回去肯定会淋成落汤鸡。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拿着伞往外走,我站在教学楼门口叹气。忽然,一把黑色的伞举到我头顶,熟悉的柠檬香飘过来——是陈屿。
没带伞他笑着问,伞明显偏向我这边,他的肩膀已经湿了一小块。我点点头:嗯,忘了看天气预报。他说顺路,送你回宿舍吧,说着往雨里走,我赶紧跟上,和他并肩走在伞下。
雨下得很大,地上的水洼倒映着路灯的光,像碎掉的星星。伞下的空间很小,我的胳膊偶尔会碰到他的,暖乎乎的,让我心跳得飞快。路过校门口的花店时,我指着门口的小雏菊小声说:好可爱。——那些雏菊被雨水打湿,花瓣倔强地翘着,像他书签上画的那朵。
他顺着我的手指看过去:是挺可爱的。站在花店门口看了几秒,没进去。走到宿舍楼下时,雨小了点。我接过伞:谢谢,伞我明天还你。他摇摇头:不用,你拿着用吧,我宿舍离得近。说着转身往雨里跑,浅蓝衬衫的背影很快被打湿。
我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点酸——我知道,他宿舍离得比我远,只是故意这么说。第二天早上,我拿着伞去物理系楼找他,张扬说他去实验室了,让我把伞放在他书桌抽屉里。
我打开抽屉,看见里面放着一小束干的小雏菊,用透明袋装着,没有署名。肯定是苏晓偷偷放的,她这个闺蜜最懂我喜欢小雏菊。我把伞放进去,偷偷拿了一朵,夹进我的诗集里。
中午的时候,陈屿发来微信:伞收到了,谢谢。抽屉里的小雏菊,喜欢吗我盯着手机,心跳得飞快,回了句喜欢,谢谢你。他回了个笑脸表情,没再多说。
后来苏晓问我:昨天送你回来的是不是陈屿我点头,她拍了拍我的肩膀:他肯定喜欢你,不然怎么会特意给你买小雏菊!我嘴上说别瞎猜,心里却偷偷记住了那个雨天——伞下的距离,比任何情话都让人心动。
第7章:答辩前的资料助攻
大三下学期,我的《红楼梦》论文卡壳了。找了很久关于林黛玉性格悲剧的期刊,都没找到合适的,眼看就要答辩,我却连提纲都没写好。
那天在图书馆,我对着电脑屏幕叹气,陈屿的声音忽然在耳边响起:怎么了愁眉苦脸的。我抬头,看见他手里拿着一叠打印纸,笑着看着我。论文写不出来,找不到资料。我说。
他把打印纸递给我:我室友是中文系的,他说这个可能有用,你看看。我接过纸,上面是期刊节选和硕士论文摘要。翻到第三页,看见纸页边缘有他的批注:这里可以结合人物判词,‘堪怜咏絮才’对应才情,‘玉带林中挂’对应悲剧结局。
字迹是他的,黑色0.5mm水笔写的,和平时一样工整。这是你找的吧你室友怎么会有这么详细的资料我抬头问。他耳尖红了:算是吧,我找了好久,觉得对你有用。
谢谢你,等我答辩过了,请你吃饭。我说。他点点头:好啊。答辩别紧张,你写的提纲很好,只是缺了点资料支撑。
接下来的几天,他每天都来图书馆帮我改论文。从提纲到论点,再到论据,一点一点帮我梳理。有一次,我熬夜改论文,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醒来时看见他在帮我打字,把我手写的修改意见输进电脑,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他肯定熬了一晚上。
答辩那天,我穿着正装站在讲台上,紧张得腿都在抖。看见陈屿坐在台下,朝我比了个加油的手势,我忽然就不紧张了,顺利完成答辩,拿到了优秀。
答辩结束后,我兴奋地跑去找他,想请他吃饭。他却摇摇头:不了,我要去做实验,下次吧。我有点失落,点点头说好,没注意到他转身时,耳尖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后来张扬告诉我,陈屿那天根本没实验,只是怕吃饭时忍不住说我喜欢你,紧张得不敢去。
苏晓帮我打听陈屿的实验时间,想帮我约他,却听说他最近总在实验室熬夜。他肯定是为了帮你改论文,才耽误了自己的实验。苏晓说。我把他帮我找的资料夹进论文册,每次翻到那些批注,都会想起他熬夜的样子,心里像喝了原味奶茶,有点涩,却很甜。
我以为我们还有很多下次,却没想到,毕业季来得那么快,快到连下次的机会都没有。
第8章:毕业季的试探信号
大四上学期,毕业晚会的通知贴出来时,苏晓拿着海报跑来找我,这个急脾气的闺蜜直接把海报拍在我桌上:毕业晚会!最后一次机会了,你赶紧约陈屿一起去!你不表白,我就帮你写情书贴在物理系楼门口!
我咬着唇犹豫了很久,终于在晚上鼓起勇气,给陈屿发了条微信:毕业晚会,你去吗消息发出去后,我盯着手机屏幕,手心都出汗了。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两个小时过去了,他还没回。
我有点难过,觉得他肯定不想去,或者不想和我一起去。删掉了打好的想和你一起去,只等他的回复。凌晨一点,手机终于响了,是陈屿的消息:可能不去,实验没做完。
我看着消息,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回了句好,那你忙,然后把手机扔在一边,蒙着被子哭了。苏晓听见哭声,爬过来坐在我床边:别哭了,他肯定是故意的!张扬跟我说,陈屿早就把实验做完了,就是怕你不去,才故意说忙,想让你主动点!
我没说话,只是抱着那本诗集——里面夹着他送的小雏菊,还有我写了又改的表白纸条,本来想在晚会上递给她。毕业晚会那天,我没去,躲在宿舍看电影。苏晓回来时,手里拿着一张照片:你看,陈屿在晚会上等了你半小时!
照片里,陈屿穿着黑色西装,手里拿着一支白玫瑰,站在入口处,眼神里有点失落。他站在那一直看入口,后来见你没来,就把玫瑰送给了旁边的小朋友。苏晓说,张扬劝他‘喜欢就去表白’,他却说‘怕她不想见我’。
我看着照片,眼泪掉了下来——原来我们都在试探,都在害怕。后来我才知道,陈屿发完消息后,一直在等我的回复,想等我说我希望你去,他就立刻请假去晚会。可我只回了好,那你忙,他以为我不想让他去,只能站在入口处等。
毕业季的风,好像比平时更凉,吹得人心里发疼。我看着诗集里的小雏菊,已经有点干了,像我们之间的感情——明明很近,却始终没敢再往前一步。
第9章:误会的实验女生
离毕业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终于下定决心,想借请教考研问题向陈屿表白。我知道他要考本校研究生,特意找了几道考研真题,拿着题目去物理系楼找他。
走到走廊时,我听见熟悉的声音——是陈屿的。顺着声音走过去,看见他和一个女生站在走廊里,女生手里拿着实验报告,陈屿低着头帮她改数据,还笑了,眼睛里好像有光。
这里的数据算错了,应该用这个公式。他指着报告上的字,声音很温柔,和平时对我说话的语气不一样。女生笑着说谢谢学长,幸好有你,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
我手里的真题掉在地上,发出啪嗒的声音。他们回头看我,陈屿愣了一下,想走过来,却被女生拉住了。我没敢看他,弯腰捡起真题,转身就往楼下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原来他喜欢的是这个女生。
跑回宿舍后,我把自己关在被子里哭了很久。苏晓回来后,看见我哭,赶紧问怎么了。我把事情告诉她,她急得跳起来:你肯定误会了!那个女生叫李娜,我跟她一个社团,她早就有男朋友了!就是实验数据错了,急着交报告,才找陈屿帮忙!
可我已经听不进去了,心里认定了他喜欢那个女生。后来陈屿发来微信:刚才怎么了怎么突然走了我回了句没事,找错人了,然后把他的微信设成了免打扰。他没再发消息,我也没再去找他,图书馆的固定座位,再也没有我们的身影。
直到毕业很久后,张扬才告诉我真相:那天李娜确实有男朋友,就坐在走廊尽头的椅子上。陈屿看见我掉在地上的真题,想追上去解释,却被李娜拉住问最后一个问题,等他挣脱时,我已经跑远了。他回宿舍后,跟张扬吐槽了一晚上:我是不是让她误会了
青春里的误会,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淋湿了我们的路,让我们在路口,朝着不同的方向走了下去。
第10章:散伙饭的未递纸条
散伙饭定在学校门口的餐馆,全班二十多个人坐了两桌。我和苏晓坐在靠窗的位置,陈屿和张扬坐在斜对面,中间隔了两个人。我不敢看他,只敢低头扒饭,筷子在碗里戳来戳去,没吃几口。
喝了点啤酒后,脸有点烫,勇气也多了点。我摸了摸口袋里的纸条——上面写着陈屿,我喜欢你很久了,从图书馆第一次见面开始,是我昨天晚上写的,改了又改,叠得整整齐齐。
我想递给他,哪怕他喜欢那个女生,也要让他知道我的心意。鼓起勇气抬起头,却看见他正在给李娜夹菜——李娜坐在他旁边,笑着接过:谢谢学长。我的手僵在口袋里,纸条被攥得皱巴巴的,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苏晓看出了我的不对劲,拉着我去敬酒。走到陈屿面前,我端着酒杯,声音有点抖:祝你考研顺利。他看着我,眼睛里有点红:你也是,找工作顺利。我们碰了碰杯,我仰头喝了一大口啤酒,苦涩的味道顺着喉咙往下咽,比眼泪还苦。
散伙饭快结束时,李娜站起来,端着酒杯对陈屿说:学长,谢谢你平时帮我改实验报告,我和我男朋友敬你一杯。说着指了指旁边的男生——原来她真的有男朋友。我愣在原地,手里的酒杯差点掉在地上,心里又悔又疼——如果我当时多等一秒,是不是就不会误会他
陈屿喝完酒,朝我这边看了一眼,眼神里有点复杂,像有话要说,却最终只是低下头。我攥着纸条,想递给他,却看见他收拾东西准备走。张扬拉着他:再坐会儿,林微还没走呢!他摇摇头:有点事,先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走出餐馆,我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苏晓抱着我,拍着我的背:都怪我没早点帮你问清楚,别哭了,还有机会的。可我知道,没有机会了——毕业在即,我们很快就要各奔东西,那些没说出口的话,大概再也没机会说了。
散伙饭结束后,我把那张皱巴巴的纸条拿出来,想扔掉,却又舍不得,最后夹进了我的《现当代文学》课本里——那本他帮我留过的参考书,成了我青春里最遗憾的见证。
第11章:车站的再见遗憾
离校的前一天,我收拾行李时,看见那本《电磁学》课本——是陈屿之前落在图书馆的,我一直没还给她。抱着课本,我犹豫了很久,终于决定给他送过去,就算是最后的告别。
走到物理系楼,张扬说他去车站送同学了,让我在宿舍等他。我坐在陈屿的书桌前,看着抽屉里的小雏菊——已经干得只剩花杆,却还是被我夹在诗集里。忽然,门开了,陈屿回来了,手里拎着一个袋子,看见我,愣了一下。
你怎么来了他笑着问,眼睛里有点红,大概是送同学时哭了。我把《电磁学》课本递给她:这个还你,之前落在图书馆了。他接过课本,摸了摸封面:谢谢,我还以为丢了。
沉默了一会儿,他把袋子递给我:给你的,路上吃。我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杯原味奶茶,还有一本崭新的《电磁学》课本,扉页上写着林微,祝你一切顺利——是他的字迹,比平时更用力,笔画有点抖。
车站的车快开了,我送你过去吧。他说,语气有点沙哑。我点点头,跟着他往车站走。路上,我们没怎么说话,偶尔有风吹过,带着桂花香——和我们第一次在图书馆见面时的味道一样。
到车站时,广播里正在喊我的车次。我接过行李:谢谢你送我。他看着我,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却只说了句记得常联系。火车开始检票了,我转身跑向检票口,没敢回头——怕自己回头了,就舍不得走了,更怕看见他眼里的不舍。
坐在火车上,我打开袋子,喝着原味奶茶,还是那个不甜的味道,却比平时更涩。翻到《电磁学》课本的扉页,眼泪掉在纸页上,晕开了顺利两个字。我知道,常联系只是客套话,我们大概率不会再联系了。
后来张扬告诉我,那天陈屿在车站,手里攥着一张写好的纸条,上面写着林微,我喜欢你很久了,能不能等我考研结束找你,却没敢递给我,怕我拒绝,更怕耽误我的前途。而我,也带着那张皱巴巴的表白纸条,离开了学校,离开了他。
第12章:离校前的空座位
火车开了很久,我才敢回头看——车站已经变成一个小点,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离校前的最后一天,我还是忍不住,让苏晓陪我回了趟图书馆,想再看看那个靠窗的第三排座位。
图书馆里很安静,只有几个留校的学生在看书。我走到第三排,座位是空的,桌上没有《电磁学》课本,没有诗集,只有一张泛黄的书签——是我之前落下的小雏菊书签,背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字:我每周一三五都来,等你来。
字迹是他的,和他写题的字迹一样工整,只是笔画有点轻,像是怕被别人看见。我拿起书签,心里咯噔一下,眼泪瞬间掉了下来——原来他早就知道我在等他,早就喜欢我,只是我们都太胆小,太会误会,错过了彼此。
你就是太胆小了,当年要是喊他一声,或者多等他一会儿,就不会这样了。苏晓站在我旁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想去找他,想告诉他我也喜欢他,想把那张纸条递给他。可张扬发来微信:陈屿已经提前离校了,怕送别的时候舍不得,让我跟你说再见。
我握着手机,手指发抖,原来我们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我把书签夹进那本《电磁学》课本里,和他写的字放在一起。走出图书馆时,阳光刚好照在那个靠窗的座位上,和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一样温暖明亮,却再也没有那个穿浅蓝衬衫的男生,和那个偷偷帮他占座的女生。
苏晓陪我走出图书馆,叹了口气:青春里的遗憾,大概就是这样吧——明明喜欢,却不敢说;明明误会,却不敢解释;明明舍不得,却只能说再见。我点点头,看着手里的课本,忽然明白:那个靠窗的座位,成了我们之间最温暖的回忆,也成了最遗憾的见证。
第13章:毕业五年的平凡生活
毕业五年,我在城市里找了份编辑的工作,每天朝九晚五,偶尔加班到深夜。租的房子不大,却收拾得很干净,书架上放着那本《电磁学》课本,还有那本诗集——里面夹着小雏菊书签和那张皱巴巴的表白纸条。
每次整理书架,我都会翻到那本《电磁学》,看着扉页上的字,和背面的书签,愣神很久。苏晓经常给我打电话,这个一直关心我的闺蜜,总会提起陈屿:我朋友说陈屿留在学校当老师了,教《电磁学》,和当年一样认真,听说还单身了好久。
你要不要回去看看说不定能碰到他。苏晓说。我摇摇头:不了,都过去了。心里却偷偷盼着——盼着能再见到他,哪怕只是说句好久不见。
有一次,公司派我去母校出差,路过物理系楼时,我忍不住停下脚步,想进去看看,却又怕碰到他,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绪。最后还是转身走了,像当年在操场门口一样,不敢回头。
整理旧物的时候,我翻出了那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的字迹已经有点模糊,却还是能看清我喜欢你很久了。我看着纸条,笑了笑,眼泪却掉了下来——如果当年我勇敢一点,把纸条递给他,会不会就不是现在这样
可人生没有如果。我把纸条重新夹进诗集里,和小雏菊书签放在一起,像珍藏一件宝贝——那是我整个青春里,最纯粹、最勇敢的喜欢。苏晓偶尔还会劝我:要不我帮你问问张扬,陈屿现在的情况我摇摇头:不用了,就这样吧。
我以为我们再也不会见面,却没想到,五年后的一个下午,命运会给我们一次重逢的机会。
第14章:书店的意外偶遇
苏晓约我去市中心的书店,说:这家旧书区有你喜欢的《红楼梦》版本,顺便带你散散心,别总闷在家里。我本来不想去,却被她硬拉着去了。书店很大,旧书区在二楼,堆满了老书,空气里飘着旧书的味道,像极了当年的图书馆。
我在旧书区翻《红楼梦》,想找一本和当年论文相关的版本。转身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一个人,手里的书掉在地上,发出啪嗒的声音。对不起对不起!我赶紧弯腰捡书,对方也弯腰帮我捡——抬头的瞬间,我们都愣住了。
是陈屿。
他还是穿那件浅蓝衬衫,只是比以前成熟了点,头发短了些,戴着一副细框眼镜,手里拿着一本《电磁学》课本,和当年的那本很像。林微他笑着问,声音比以前低沉了点,却还是熟悉的味道。
陈屿,好久不见。我也笑了,心里像被什么撞了一下,心跳得飞快。我们并肩站在书架前,聊起现在的生活——他留在学校当老师,教《电磁学》,每天和学生打交道,很充实;我说我在做编辑,偶尔写点小文章,也算实现了当年的梦想。
他看着我手里的《红楼梦》:你当年的论文写得很好,我看过,老师在系里表扬过你。我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他笑了笑:我托你室友苏晓拿给我看的,想看看你写的东西。
原来他一直记得我,记得我的论文,记得我的喜好。我看着他,眼睛有点红,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那些没说出口的喜欢,那些误会,那些遗憾,堵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我们走到书店的咖啡馆,点了两杯原味奶茶——还是那个不甜的味道,和当年一样。他看着我:你还是喜欢喝原味奶茶。我点点头:你也是。空气有点安静,却不尴尬,像当年在图书馆一样,舒服又温暖。
张扬现在在外地工作,偶尔还会跟我说起你,说苏晓总问他你的近况。他忽然说。我愣了一下,原来苏晓和张扬一直都在帮我们留意彼此,只是我们都不知道。
第15章:未说出口的可惜了
喝奶茶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问他:当年那个物理系的女生,李娜,是你女朋友吗就是毕业前在走廊里问你实验题的那个。
他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眼睛弯成了月牙,和当年一样:不是,她是我同系的学妹,只是实验数据错了,急着交报告,才找我帮忙。她有男朋友,当时就坐在走廊尽头的椅子上。我以为你看见了,想追上去解释,却被她拉住问最后一个问题,等我挣脱时,你已经跑远了。
我看着他,眼泪差点掉下来——原来那个误会,真的只是误会。我从包里拿出那本《电磁学》课本,翻到夹着纸条的那一页,把那张皱巴巴的表白纸条递给他:其实我当时想给你这个,在散伙饭上,却看见你给她夹菜,以为你们在一起了,就没敢递。
他接过纸条,看着上面的字迹,眼睛也红了。他拿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是当年他写的那张纸条,上面写着林微,我喜欢你很久了,能不能等我考研结束找你,照片有点模糊,却能看清上面的字迹。
我当时在车站,手里攥着这张纸条,想递给你,却没敢。后来我每周一三五都去图书馆,坐在那个靠窗的位置,等你回来,却一直没等到。他说,声音有点沙哑,我跟张扬说过,当年要是勇敢点,就好了。
我们看着对方,都笑了,眼泪却掉了下来。原来我们都在喜欢着对方,都在等对方,却因为误会和胆小,错过了五年。
可惜了。他说,语气很轻,却带着浓浓的遗憾。是啊,可惜了。我说,心里像被什么填满了,又空落落的。
咖啡馆的钟响了,他看了看时间:我要去接孩子了,我老婆还在等我。我点点头:好,你去吧。他站起来,递给我一张名片: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有空联系。我接过名片,放进包里,知道我们大概率不会再联系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也有了自己的路。
走出书店时,阳光照在身上,很温暖。我看着手里的名片,上面写着陈屿,物理系讲师,和当年那个穿浅蓝衬衫的男生,重叠在了一起。我把名片夹进《电磁学》课本里,和小雏菊书签、表白纸条放在一起——那是我青春里最遗憾,也最珍贵的回忆。
苏晓打来电话,问我怎么样。我笑着说:挺好的,见到他了,说开了。苏晓叹了口气:可惜了,不过没关系,你的青春没白过。我点点头,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忽然明白:青春里的喜欢,就是这样——热烈又胆小,勇敢又懦弱,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但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会永远留在心里,像图书馆里的阳光,明亮又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