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了。”皇帝厉声打断他,脸色极其难看。张墨的陈述与他暗中得到的一些信息相互印证,让他心中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他看向兵部尚书:“兵部如何看待?”
兵部尚书是骑墙派,支吾道:“这个北疆军情确实吃紧,但王崇或许有其苦衷,临阵换将,也需慎重”
皇帝又看向几位老将。老将们意见也不统一,有的认为应严惩王崇,立刻换将;有的则认为大战在即,不宜自乱阵脚,应让王戴罪立功。
会议再次陷入争论。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喧哗声。
“八百里加急,北疆军报,八百里加急,”一个尖锐焦急的声音由远及近。
一名风尘仆仆、背插三根赤羽的信使几乎是连滚爬地冲进殿内,扑倒在地,双手高举一份粘着羽毛的军报,声音嘶哑:“陛下,左卫城急报。
三日前,金狼王庭大汗亲率十万铁骑,突袭左卫城。左卫城眼看就要守不住了,左卫城和云州城告急。”
轰!
如同晴天霹雳,整个偏殿瞬间死寂。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煞白。
最坏的情况,终于发生了。而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烈。
“噗——”
皇帝猛地站起身,又跌坐回龙椅,手指颤抖地指着那军报,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七皇子赵铎面如死灰,踉跄后退一步。
四皇子赵琛眼中闪过一丝“果然如此”的厉色,随即上前一步,沉声道:“父皇,北疆危矣,请父皇立刻决断。”
养心殿内乱成一团。太监给皇帝轻轻的拍着背,皇帝好半晌才缓过气来:“王崇误国,庸才误国。”
现在,所有的争论都已失去意义。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王崇不堪大用,左卫城即将陷落,北疆防线面临崩溃。
“陛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帅噗通跪下:“当务之急是立刻派兵增援。必须守住云州。同时必须立刻选派得力大将,前往北疆主持大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派谁?谁能去?谁能挽此狂澜?”皇帝问道。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不由自主地投向了站在那里,身形挺拔如松,面色沉静如水的张墨。
是他,早就预见了危机。是他,一再发出了警告。如今,预言成真,除了他,还有谁能力挽狂澜?
四皇子赵琛立刻跪倒,声音铿锵:“父皇,国难思良将。张墨将军虽年轻,然知兵善战,深得北疆军心,更对蛮族知之甚深。
此刻北疆将士群龙无首,正需一强腕之人整合力量,收复失地。
儿臣以性命担保,张墨必能不辱使命,守住国门。请父皇授其云州都督,总督北疆军事,赐予临机专断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