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战功卓著,经都骑尉刘长友呈报上级核准,特擢升张墨为仁勇校尉,品阶从八品,仍驻守烽燧堡,但其麾下额定兵员增至二百战兵,允其自行招募健勇,以实边塞,巩固防务。
随公文一同到来的,还有一小批象征性的赏赐:五百两白银和一些布匹粮草。
“仁勇校尉。”周大彪、刘长腿等人听到这个任命,顿时喜形于色,纷纷向张墨道贺。
这意味着他们的头领正式有了独立的带兵权,不再是区区队正,烽燧堡的实力和地位都将水涨船高。
张墨心中也掠过一丝欣喜,但面上依旧平静。
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那两万两银子的会票果然物超所值。刘长友不仅帮他掩盖了真实的收获规模,更是送来了他最需要的东西——合法扩军的权力。
“校尉大人,这下咱们可以名正言顺地招兵买马了。”周大彪兴奋地说。
张墨点点头,目光扫过麾下几位骨干:“没错。额定二百战兵。这是上官给的编制。但我们不能只招二百人。”
他沉吟片刻,下达了新的命令:“周大彪,刘长腿,你们立刻着手,以新招募‘辅兵’的名义,再招一百人。要挑选身体强健、背景清白的流民或贫家子。
饷银待遇,暂按辅兵的标准发放,但日常操练,必须与战兵一样,装备也要逐步配齐。”
几人立刻明白了张墨的意图。
额定二百战兵是明面上的实力,但真正的实力,往往藏在“辅兵”、“民夫”这些名目之下。
如此一来,他们就能在官方的框架内,悄然拥有一支三百人的队伍,而且全部接受战兵训练。
“属下明白!”周大彪和刘长腿齐声应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跟着一位有手段、有野心又有能力的上官,前途无量。
周大彪被提升为第一队的队正,铁横被提升为第二队的队正。至于他们二人手下的副队正,张墨也安排了人担任。
原来那八十个战卒和二十个伍长的名字他早就记在脑海里了,那些家伙谁善战,谁适合当领导,谁的品性更好,他都十分清楚。
他没有让周大彪和铁横自己提拔副队正,因为这样的提升恩情张墨要亲自给出去,让那些被提拔上来的副队正,都感激他张墨,这是收拢人心的好机会。
有了校尉的头衔和扩军的许可,张墨的行动更加大胆和高效。
罗老虎采购的第一批物资陆续运到,精铁、牛皮、粮草堆积起来。新招募的战兵和辅兵也很快到位。烽燧堡变得空前拥挤和忙碌。
新的一百名额定内的战兵和一百名辅兵被打乱混编,统一由张墨及其骨干进行操练。
校场之上,杀声震天,新兵们穿着统一的号衣,在老兵的带领下,练习队列、格斗、射箭。
虽然新兵动作稚嫩,但伙食充足,饷银按时发放,又有厚赏的激励,训练热情极高。
铁匠铺里炉火日夜不熄,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
新的长枪、枪头、箭矢被不断制造出来,缴获的兵器得到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