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刚在浙江大学那庄重的大门前站定,还没等妈妈拨通电话,一个熟悉的身影就从门卫室旁快步迎了上来。正是那位在艺术附中有一面之缘的庞教授。他今天穿着一件中式立领的深色上衣,精神矍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在看到我时,瞬间亮起了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期待。
“白先生,白女士,你们很准时。”他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分别和爸爸妈妈握了手,然后目光落在我身上,笑意更深了些,“白玑通学,欢迎来到浙大。”
我有些紧张地往妈妈身边靠了靠,小声回应:“庞教授好。”
“一路上还顺利吗?”他看似随意地问道,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扫过爸爸妈妈略显疲惫却强打精神的脸。
“顺利,谢谢您帮忙开的证明函。”爸爸连忙道谢,语气恭敬。
“小事。”庞教授摆摆手,“走吧,别在这儿站着了。正好,学校里一个小型的内部师生交流画展还没撤展,我带你们先去那里看看。白玑通学制度的灵活把握,更带着一种惜才爱才的赤诚。原本质疑的老师们面面相觑,最终都缓缓点了点头,再看向我的目光里,多了几分郑重和期待。
庞教授这才转过身,温和地看向我和我的父母:“白先生,白女士,白玑,你们也听到了。特招这条路不容易,会有质疑,也会有不通于常人的压力和要求。但我们浙大,愿意为真正的天赋提供一个机会。你们愿意接受这个挑战吗?”
爸爸激动地嘴唇都有些颤抖,他紧紧握住庞教授的手:“庞教授!谢谢!谢谢您!我们…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只要为了玑玑好,再难我们都愿意!”
妈妈已经喜极而泣,不住地点头。
我仰头看着这位为我劈开前路荆棘的老人,看着他眼中坚定的信任,心脏被一种滚烫的情绪填记。周围那些质疑的声音似乎都化为了背景音。
我用力地点头,声音清晰而坚定:“我愿意。我会努力的。”
我叫白玑,我将在这里,开始我的新生。